中俄贸易跷跷板

2009-11-09 11:26574

虽然俄方打击走私和腐败,整顿市场的行为并不是单纯针对中国商人,但是包括民间贸易在内的中俄贸易已经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转型时期

本报记者 王晓明 北京报道

  11月3日,天还没亮的时候,赵伟就早早的起床出门了。作为数万名在俄罗斯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简称大市场)事件中受到影响的华商之一,自6月份以来,他的生活好像是电影中的情节。

  “现在还留在俄罗斯的原因,就是想尽快把手里的存货卖出去。”赵伟说。他在过去的两个月中,陆续拿回了被扣在市场中的货物,“目前只有把货物尽量处理出去,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但是,最让他不安的,还是越来越紧的身份盘查。赵伟身边的华商们越来越多的选择了回国。“用以前的老办法,现在已经不能继续在俄罗斯经营下去了。等我的货甩得差不多了,我也会回去,再找其他的途径,重返俄罗斯市场。”赵伟说。

  虽然没有了大市场的保护,但随着新年的临近,需求的高涨使得很多像赵伟一样的商人还是决定,在甩货的同时,铤而走险的再次进货,灰色清关的现象或许再次迎来一个高峰。

  本报记者从中国驻俄商会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随着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简称大市场)前后遭遇的两次大火和彻底关闭,俄方查处走私货品和经营人员身份的力度不断加强。因此,华商在俄经商的风险再次加大,中方相关管理机构已经向在俄华商发出预警。

  而就在赵伟开始他一天的甩货生涯的同时,11月3日,在北京国贸饭店的会议厅里,正举行一场贸易洽谈会。

  洽谈会的主角们是来自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工业名城车利亚宾斯克的企业代表,他们在俄罗斯工商会和中俄机电商会的协助下,带着合作意向第一次来到北京。迎接他们的,包括中国建材、中国石油和多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代表们。

  一名与会中方代表向本报记者表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长期合作的欧美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开拓新市场的压力之下,俄罗斯广阔而尚未开发成熟的市场散发着巨大的吸引力。“我们的期待很高。”他说。

  “能源、机电产品类的进出口贸易,在中俄贸易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俄贸易额有所下降,但是在近期的接触中,已经明显感受到俄方在关闭国内的大市场,减少从中国进口日用产品的同时,对机电等大宗商品的合作热情越来越高。”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总贸易额的大幅下降和民间贸易遭受的重创,将中俄贸易带到了关键的转型时期。在历经了突袭、驱逐、查抄、大火的蹂躏后,大市场的繁荣已经成为历史,中俄贸易模式是否也能找到新的模式?

  大市场彻底落幕

  10月26日,莫斯科东部行政区新闻处发布公告,宣布莫斯科市政府已经从市场名单中将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彻底剔除

  在东躲西藏的日子里,赵伟常常想起以前在大市场里的生活。来自浙江的他,在莫斯科生意最旺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租下一只四十尺的集装箱,起早贪黑地批发廉价的皮革制品。“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是生意还不错。”

  10月17日凌晨,被封闭许久的大市场忽然燃起了大火。火灾历时五个半小时才被扑灭,据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表示,火灾面积在

  1000平方米以上,存放在上下两层仓库的日用品被烧毁。火灾共烧毁了14个货柜,涉及商品多数是产自福建的旅游鞋。

  在此前的两天,每天都有几十名原来在大市场经商的商人聚集在市场门口,要求重返市场,开始经营。他们的理由是:伊斯梅洛沃地区法院于7月15日做出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暂停工作90天的决定,已经于10月15日到期,按照规定,如果没有新的禁止开业的文件,当局不应继续关闭该市场。

  但是,大市场里突然腾起的大火,彻底烧灭了他们的幻想。

  10月26日,在火灾原因尚未查明之前,莫斯科东部行政区新闻处发布公告,宣布莫斯科市政府已经从市场名单中将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彻底剔除。这意味着大市场彻底被关闭,退出了历史舞台。

  该公告表示,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从法律上已经不存在。目前当局正在紧张地拆除市场上的架构和商亭。在原大市场上将为体育学院教师兴建住宅楼、大学生宿舍和函授生住的招待所,恢复“斯大林涅茨”体育馆,兴建三座商贸中心。

  “看到这个公告,一些一直留在俄罗斯观望的华商马上开始预定回国的机票。大家心里清楚,俄罗斯政府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赵伟说。

  10月28日,大市场仓库再次发生大火,过火面积也达1000平方米以上,据蔡桂茹介绍,第二次火灾中,一个被烧毁的仓库内存放的也大多是华商的鞋类商品以及纺织品,另有一个约有60个房间的小旅馆也被付之一炬。

  据中国海关总署驻俄海关处参赞张建对本报介绍,俗称的大市场其实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占地约20公顷的商贸区,用来进行日常的商品买卖,商人一般利用废弃的集装箱作为门面,前面是商铺门脸,后面则存放货物。而更多的货物则存放在大市场的另外一个部分,占地达50公顷的仓库区。

  在6月29日查封大市场的行动中,被关闭和扣押货物的是商贸区,而仓库区则在更早的2008年9月11日被俄罗斯当局查封。

  目前部分华商已将大市场商贸区内的货物和私人物品转移了出来,但是去年9月11日被俄方查封的6000个集装箱、总价值约20亿美元的货物,至今却仍未放行。而火灾的发生地,就位于仓库区,所受损失的华商货物,多为去年9月11日查封,至今仍未放行的货物。

  至此,这座俄罗斯最大的服装鞋帽等日用品批发市场彻底成为了历史。

  寻找大市场“继承者”

  自大市场被查封之日起,在莫斯科修建取代大市场的“新的,规范的,现代化的贸易城”就成了热门的话题

  随着大市场的彻底关闭,原来在大市场经营的华商们,开始辗转于莫斯科市内的“园艺”市场、卢日尼基市场,最终大部分落脚在位于莫斯科东南柳布利诺区的莫斯科商贸中心,通过低价甩卖,处理受到查封影响而错过最佳销售季节的产品。

  但是,他们逐渐发现,这些地方并不可能成为从前的大市场,在那里,他们可供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小。

  9月29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向俄媒表示,一定要把莫斯科市场的一大半给本土生产企业来发展本国经济,让他们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即使某一天的本土企业不能带来足够的产品,货架是空的,这些地方的任何人也都不能用。所有这些都会在我们的严格控制下。”他说。

  同一天,他签署了禁止在莫斯科商贸城进行批发业务的命令,而且,莫斯科环城公路内(即莫斯科市区内)都不允许从事类似贸易。他表示,此决议的做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居民抗议、交通堵塞、卫生条件差、外国商人对本土商人的冲击等。

  这个命令,连同俄政府早在2007年4月1日起就发布的禁止外国人在露天市场和商亭内从事零售贸易的命令,几乎彻底打碎了华商持续“大市场”式贸易模式的幻想。

  而自从大市场被查封之日起,在莫斯科修建取代大市场的“新的,规范的,现代化的贸易城”就成了热门的话题。

  最早关注新建贸易城的,是由俄罗斯著名学者,社会贤达等组成的民主团体——俄罗斯社会院。他们提出,将监督莫斯科室内和莫斯科州出现的即将取代大市场的新兴市场和大型商贸中心,确保他们不会再出现大市场那种混乱的贸易状况。此举得到莫斯科市政府的支持。

  但是,虽然监督方已经确定,但是大市场的“取代者”迟迟没有消息。

  于是,这就成了很多中国公司关注的投资热点。到9月份,就有3个不同的“中国城”项目进行了面向媒体的发布活动。

  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国际部经理助理陈大文向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已于7月18日与俄罗斯AFI公共发展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共同在莫斯科建设一座全新的“中国商贸城”,成为首个与俄企真正签下意向书的“中国城”建设工程。

  而浙江乐清北京商会会长潘金立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分别会晤了莫斯科州政府,议会以及国家杜马之后,乐清商会与莫斯科州政府的“首个两国政府间”投资合作已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该项合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莫斯科建立“中国城”。

  但是对于中方的投资热情,俄方并不急切。俄罗斯社会院成员、俄罗斯社会院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工作小组负责人亚历山大·布罗德表示,外国商人在形成自己“民族区”时,例如,中国人在一个地方大量购买住宅的时候,会出现排外和反移民问题,“这方面隐患很大。”由于俄罗斯政府的不明朗态度,在莫斯科建立“中国城”的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渺茫。

  寻找大市场的“继承者”虽然无望,但很多新的合作方式还是被开发了出来。

  据乐清商会的秘书长钱昌平介绍,当地的多家服装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刚刚结束了一次对黑龙江省东宁县和接壤的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的专题调研活动。

  黑龙江东宁县紧邻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国家级对俄贸易重要口岸,通过海参崴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来自中国内地的商品,可以在此集散,顺畅抵达莫斯科和欧洲市场。

  这次调研的目的,是在东宁建立外贸生产加工基地,用“加工贸易境内境外连锁经营”的方式,在东宁境内设立总公司,生产服装鞋帽的半成品,出口到俄罗斯。同时,在俄罗斯境内乌苏里斯克康吉经济合作区开设子公司,对半成品进行连锁加工,再以注册的俄罗斯品牌销往莫斯科市场。用这种方法降低出口成本、规避“灰色清关”。

  据钱昌平介绍,俄罗斯对于半成品出口的限制不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那么苛刻。而在乐清的出口企业中,很多是专门面向俄罗斯市场的。由于面向俄罗斯市场的出口产品还是以低端、价格实惠的品种为主,这些产品改销其他国家市场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大市场的关闭,对当地打击很大。

  钱昌平说,目前东宁县委、县政府已和6家乐清企业联合签署了合作协议,明确了与企业共同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对批准入驻企业减免两年厂房租金,政府还采取出资为企业培训大批技术工人等扶持措施。而俄罗斯相关地区政府,也对这项合作表示了欢迎。

  治理核心:非法报关行

  不少华商在俄罗斯办理进口手续时,把货物交给俄清关公司,大市场成了“变味清关公司”所产生的最大的畸形儿

  在积极寻找新贸易模式的同时,华商心里都清楚一件事,就是要得到最可靠的合作保障,还在于政府间的担保。

  中国海关总署监管司司长郝崇福向本报记者介绍,中俄海关合作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大市场关闭事件之后,两国在治理灰色清关问题上的合作日程又大大提速了。

  10月1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期间,中俄两国海关在北京签署了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在经历了今年6月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关闭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两国新一轮海关合作正式启动。

  但是,郝崇福也表示:“灰色清关,说到底是俄罗斯国内的问题,中国海关会给予最大程度上的支持和协助,但是这个问题能不能得到根治,还是要看俄方。”

  11月5日,张建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备忘录签署之后,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的海关合作分委会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根据灰色清关的特点,本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尽快开展双边贸易中进出关境货物信息的预先交换以及互换报关企业目录并通报变动情况两项工作。“目前,中方已经基本完成了中方正规报关企业目录的制定工作,但是俄方还没有给出具体的名录。”

  “其实很多华商不是不想通过正规的清关途径进行贸易,可是并不知道哪一些俄罗斯公司是合法正规的,在俄语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只好选择服务相对简便的灰色清关公司。”赵伟无奈地说。

  事实确实如此,据郝崇福介绍,“清关公司”最早的出现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缓解国内市场轻工业产品的供应紧张,大量进口便宜的日用消费品。为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鼓励进口,俄罗斯海关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由发货人交纳费用,由清关公司全程代理报关、纳税、商检等手续。

  慢慢的,这些清关公司就“变了味”,依靠自己跟俄罗斯海关或者其他执法机构的私人关系,不再将进口的货物采取正规手段报关,通过瞒报,少报的方式牟取暴利。而大市场也就成了“变味清关公司”所产生的最大的畸形儿。

  不少华商在俄罗斯办理进口手续时,把货物交给俄清关公司,然后在俄市场接收货物,同时交纳运输和清关费用,而俄清关公司却不向华商提供进口单据。因此,这些华商面对俄罗斯执法部门的查抄时,拿不出任何完税凭证,也无法证明货物归属,导致利益受损。

  在俄罗斯看来,中国商人通过“灰色清关”公司办理货物进口通关手续是一种走私行为,因为拿不出任何完税证明。而广大在俄华商则认为,既然已经请人办了通关手续,交了税,就是合法的。

  “所以我们海关合作,首要的就是制定报关企业名录。把不合法的渠道掐断,华商的生意才能正常做。”郝崇福表示。

  对于中国海关的提议,俄罗斯海关反馈说,鉴于本国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考虑本国现实情况,无法完全采纳中国海关的建议,但同意双方开展互换报关企业目录的合作,即交换因违反海关法规,依照本国法律规定被撤销报关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信息,并相互通报该目录变更的情况。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获悉,俄罗斯海关也已经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仅2009年,俄海关系统已经处理了400余起官员贪污案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海关自查而出的。

  对此前述业内专家的解释是,俄罗斯国内经济对海关税收的依赖程度很高,2008年甚至达到了50.7%,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府必然要采取措施,保证海关的税收。

  “中方协助打击黑色清关的诚意是很大的,但是目前在俄罗斯国内掀起的反腐肃整工作是否能够进行到底,才是“大市场”贸易模式能否彻底终结的关键,也是我们所担心的。”他说:“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而不是若干年后,再来一个新的大市场。”

  贸易跷跷板

  在中俄贸易中,能源类、大宗的机电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大市场模式”的商品零售在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但大市场关闭风波带来的潜在影响却不容小觑

  而这种信心的不足,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显得尤其危险。

  据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9月份中俄双边贸易40.7亿美元,虽然比前几个月都有所增长,但是同比仍下降25.8%。其中,出口17.7亿美元,同比下降45.6%;进口23亿美元,同比增长3.2%。

  反观前三季度,中俄双边贸易出现明显下降。我国对俄累计实现进出口28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9%。

  一贯占据中俄贸易的重要地位的大宗商品进出口所受的影响尤其明显。前3季度,我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48.5亿美元,下降57.1%。而钢材的出口更是下降了75.6%,仅达2亿美元。

  前述业内专家表示,虽然俄方减少国外日用品的进口,强化发展本国轻工业的意图仍然十分明确,但是在金融危机所造成的贸易额大幅下滑的压力下,在中俄主要贸易产品,如机械、能源资源类产品的合作领域,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毕竟中国是俄罗斯排名前三大的贸易伙伴。”

  在俄罗斯总理普京10月份的中国之行中,为中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贸大单。包括有关中俄双方《相互通报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发射的协定》、《关于在俄境内发展快速及高速铁路运输的谅解备忘录》、《中俄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2010~2012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以及两国海关《关于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等涉及政治、经济、安全、文化诸方面的13项协议。

  中俄经济合作的意向书和协议,总共涉及35亿美元。同时,双方商定,将加强双方在核能、机械制造等可能增加俄对华出口的产业方面的合作。受普京访华的刺激,俄罗斯疲弱的股票市场出现了连续6天上涨的难得景象。

  其中,《在俄罗斯境内组织和发展快速和高速铁路运输的合作备忘录》由中国铁道部、俄罗斯交通部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共同签署。该备忘录的内容包括,共同制定法律规范,以便在俄罗斯境内与中国投资者共同建设高速铁路。虽然目前还未确定可以投资的具体数额,但是中俄双方有可能在莫斯科至下诺夫哥罗德和莫斯科至索契的线路上,共同建设新型铁路。

  相比起在俄罗斯辗转各大市场,艰难甩货的“赵伟”们,组团来到北京,洽谈大型机电贸易的乌拉尔商贸代表团所代表的中俄贸易中的另一个领域,似乎更加重要。

  据程亦军介绍,在中俄贸易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类产品和大宗的机电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而“大市场模式”的商品零售贸易在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但是,大市场关闭风波对中俄贸易带来的潜在影响却是不容小觑的。

  中国机电商会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坦诚,虽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国内的出口企业更加重视俄罗斯市场。但是,大市场风波之后,很多中方企业在面对俄罗斯伙伴的时候,顾虑明显增多了。

  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高锡云表示,虽然俄方打击走私和腐败,整顿市场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针对中国商人,但是包括民间贸易在内的中俄贸易已经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转型时期。”

  (文中赵伟为化名)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必看】加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中俄贸易去美元化大局已定

2017-03-24 11:00
8908

普京:中俄贸易额2015年有望达1000亿美元

2014-05-21 09:21
1001

服务贸易或将改变中俄贸易增长模式

2014-03-20 17:34
1053

专家建议增强法律意识提升中俄贸易空间

2014-01-21 14:08
940

大力推动中俄贸易多元化

2013-10-14 15:17
1219

商务部:中俄贸易有望年内实现正增长

2013-08-27 16:09
97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