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收紧信号释放 牛步踟躇
8月6日,“7.29”暴跌余波未了,行进中的牛市再次闪腰。
这一次的绊脚石是,流动性紧缩的靴子随着央行《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发布落地。
尽管所有机构对流动性收紧政策早有心理预期,但还是引发了市场剧烈震荡。当日,A股主要指数跌幅均超过2%,沪综指盘中探至3309点,两天来,A股最多下跌170点,接近“7.29”。
流动性拐点
7月23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所作的《我们该在什么时间逃顶》的报告,受到普遍关注。
高善文指出,在中国实体经济领域,流动性最宽松时期已结束,三季度后,流动性宽松状态已进入不可逆、持续的下降和弱化过程。
与之对应的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上涨过程基本会结束,并掉头下降。
在高善文看来,流动性转入下降和弱化趋势,并不是可怕,可怕的是该趋势在未来某一天会漫过临界点,重新转入短缺和紧张状态,股市和房市上升会倒着重放一遍。
7月29日,央行将改变宽松货币政策传闻的冲击下,股市暴跌,创出年内单日最大跌幅。
当晚,央行高调宣布,坚决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令市场悬在半空、对流动性充裕逆转担忧的一颗心得以暂时放在肚里。
然而,8月5日,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出,宽松货币政策动态微调,被市场普遍理解成央行未来将逐步从前期的深度刺激政策逐步退出。
东北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张宗兴认为,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是后危机时代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动态微调举措的国际背景则是,7月21日,美联储提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战略。
这与央行的看法高度一致,我国央行表示,“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有必要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进行货币政策微调。
国信证券研究员林松立指出,最新公布的超储率显示,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超储率均跌至历史低位: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15%,股份制商业银行为0.95%,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如此低,折射出银行体系流动性已非去年底可比。
央行和政府多次强调,货币政策仍维持适度宽松,但真实情况则是明松暗紧,约束商业银行的非理性行为。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背景下,A股流动性会如何变化呢?
把脉流动性
考虑逃顶的高善文认为,下半年流动性转向全面紧张的可能性并不大,需密切跟踪利率、资本流动及主要资产市场等方面的数据变化。
对于三季度A股资金供需平衡状态,联合证券研究员冶小梅的测算结果,似乎可以令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暂时松口气。
据其测算,潜在资金供给上限1421亿元;现阶段正在募集尚未投入运营的基金资产约605亿元;专户理财规模最低有40亿元;社保基金交由各大基金公司管理,推测其仓位与公募基金接近,加之不断流入的转持股份,预计其潜在资金供给将有限;企业年金对股市的资金供给约200亿;保险机构可投入资金量为1146亿元;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资金供给约64亿元;券商可投入资金约295亿元;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大概有335亿元供给;而QFII入市资金非常有限;散户入市资金规模约7338亿元。八九月可统计的潜在资金供给规模约1.14万亿元。
从资金需求角度看,按截至三季度末,累计减持占比达30%计算,股改解禁股约需4316亿元;创业板总融资规模不超过300亿元。
截至8月5日,过会但尚未发行的公司有34家,主板合计约300亿元拟募集资金;若根据已公告的增发预案统计,剔除定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增发的部分,增发募资超过2000亿元。八九月潜在股票供给约1.02万亿元。
测算结果表明,三季度A股资金供求趋于平衡,供略大于求。
不过,冶小梅指出,测算结果并未考虑沪市国际板推出等因素影响,一旦国际板市场推出力度较大,脆弱平衡则可能改变。
驱动力双变单?
A股7月流火,国联证券策略研究员肖彦明认为,“不差钱”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大都是能在外面疯玩到忘记回家吃饭,被流动性“宠坏”的A股亦如此。
南京证券研究员温丽君在8月投资策略报告中写道,7月,上半年的经济数据集体公布,在投资仍将惯性冲高的带动下,全年保八基本“板上钉钉”,中国基本实现“率先复苏”的目标。
而数据逐渐验证复苏预期后,充裕的流动性“如获大赦”,开始在A股“兴风作浪”,7月份,大盘涨幅超过15%,创23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成交量屡创出新高。一段时间内,很难确切判断行情到底能演绎到何程度,估值已不再是市场紧箍咒,流动性之惑困扰着A股。
如今,给A股猛进壮胆的流动性已现微妙变局。
长城证券2009中期策略报告指出,下半年关注的焦点显然应在流动性与经济复苏前景两大增量预期。最理想的情景是双轮驱动再次上演,并催生第二轮中级反弹行情;但经济复苏单轮驱动可能是概率更高的情景,市场将相应由爆发性上涨阶段,步入温和上涨阶段。
8月6日,采掘行业指数下跌4.42%,金属行业指数下跌3.91%,金融行业指数下跌3.96%,而纺织、IT、运输、电子行业指数的跌幅则分别为0.27%、0.89%、1.09%、1.04%,批发零售指数更是强劲,当日上涨0.35%。
前期受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激励的金属、采掘业上市公司大跌,与实际经济复苏紧密挂钩的运输、纺织等行业上市公司明显抗跌,甚至逆势上涨。
这是否意味着,A股上升轨道开始从流动性充裕和经济复苏双驱动,转为经济复苏单一驱动,估值紧箍咒再不仅是一个摆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