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问P2P平台运行:前景几何?如何避免“踩雷”?

2018-07-30 16:45 6760

新华社厦门7月26日电题:三问P2P平台运行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9日,央行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向社会通报;16日,中国互金协会在北

新华社厦门7月26日电题:三问P2P平台运行


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9日,央行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向社会通报;16日,中国互金协会在北京召开落实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要求座谈会。7月以来管理部门释放的种种信号表明,国家对P2P行业规范监管的姿态没有变,仍然强调P2P网贷机构要规范审慎经营,发挥在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方面的作用。

当前新形势怎么看?

P2P网贷平台最早在国外出现,而后引入我国。2014年开始,P2P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6年4月,原银监会牵头开展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同年8月,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至此,P2P行业正式告别野蛮粗放的发展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杨东认为,近期一些地区P2P行业出现的项目逾期增加、平台退出增多、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等现象并不可怕,P2P行业作为传统金融业的补充,能够覆盖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领域,有关各方应正确看待行业吐故纳新的发展过程。


“这轮行业变化恰恰让披着普惠金融和P2P外衣的问题平台加速退出市场。”微贷网创始人姚宏认为,近年来可以明显感觉到P2P行业正在积极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一些大型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了风险控制能力。不少平台已成长为依托科技手段的新型智慧型企业。

行业前景几何?

7月9日,央行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部门各地区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按照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整治工作,互联网金融总体风险水平显著下降,监管制度机制逐步完善,行业无序发展、生态恶化的局面有所改善。


会议指出,将再用1年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有利网首席执行官吴逸然认为,在国家监管部门和行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P2P行业正经历一段短暂阵痛的改良升级期,这也为未来行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业内分析认为,行业正在经历的此轮震荡恰恰反映了一些平台非法自融、传销式发展、发放假标劣标、长期将资产和资金错配等问题,监管部门应当予以重视。

如何避免“踩雷”?

P2P不是刚性兑付产品,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必然存在风险。投资者应怎样预防风险,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踩雷”?


——不抱“赌徒心态”,不碰“庞氏骗局”。一些非法平台打着“数字普惠金融”的旗号,大行“庞氏骗局”的集资诈骗之实。这些平台并不真正撮合借款人和投资者,而是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以高额返利为诱饵,甚至通过“0元购”的方式让投资者尝到甜头,最后在灯枯油尽之时“清盘跑路”。此外,一些投资者抱着“赚了就走”的心态,明知是“庞氏骗局”却以身犯险,最终上当受骗。


——拓展信息渠道,不迷信平台宣传。一些平台为吸引投资者,刻意将自己包装为“国资控股”或“国企领投”平台。事实上,所谓的“国资背景”并不可靠,一些宣传内容存在夸大造假成分。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权威信息发布平台进行背景调查,通过多信源交叉核实平台此前的经营情况。


——优化资产配置,充分知晓投资风险。业内专家指出,P2P投资的实质是发生债务关系,也意味着存在还款逾期甚至是借方丧失还款能力的风险,投资者需理性谨慎投资。


2
标签: 新华社 运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