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2015年开始,北美每生产两辆汽车,就有一个零部件来自万向。在万向集团位于杭州的总部大楼里,其新任董事长鲁伟鼎为万向的产品能够获得美国市场感到自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能在标准严苛的北美市场站住脚跟,需要强大的实力,万向证明了自己。
来源:工人日报
从2015年开始,北美每生产两辆汽车,就有一个零部件来自万向。在万向集团位于杭州的总部大楼里,其新任董事长鲁伟鼎为万向的产品能够获得美国市场感到自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能在标准严苛的北美市场站住脚跟,需要强大的实力,万向证明了自己。
万向是中国制造业在对外开放中获得成功的一个缩影。引进国外先进装备、技术和管理,再消化、吸收、创新,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再“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几乎所有优秀的中国制造企业所走的道路。
鲁伟鼎说,如果没有越来越开放的政策,万向很难获得今天的成功。
万向集团于1969年由鲁伟鼎的父亲鲁冠球创立,从1979年开始专业生产汽车零部件,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之一。截至2017年,其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300多亿元,净利润80多亿元。
万向集团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大。
如今,万向集团已经陆续在美国、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建立35家公司,其中在美国21个州建有30个工厂,为北美的汽车企业提供零部件。
和万向一样,中国制造业中那些成功的企业,几乎都受益于越来越开放的政策。
2010年,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吉利集团完成对世界知名汽车制造企业沃尔沃的收购,创造了中国企业收购欧洲知名汽车品牌的历史,也是中国制造更加开放的标志之一。
“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才真正在汽车研制领域摸着了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颇为感慨。受益于沃尔沃的技术和品牌,吉利近8年来在技术、品牌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越来越开放的政策,让中国制造在更高端的领域也能获得国外的支持。
据C919大型民用客机项目总经理吴跃介绍,C919的研发在举起中国民机主制造商大旗的前提下,聚合了以美国GE等为代表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家一级供应商,促成了国外系统供应商与中国企业组建了16家合资企业。正是这些供应商和企业的参与,才保证了C919的成功研制。
中国商飞发展规划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陆峰称,大型民机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产业链的支持,这是产业特点。
改革激发了活力
对外开放政策帮助中国制造迅速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但国内的改革才能让这些政策更有效发挥作用。
7月3日,李书福向记者讲起当年“求得造车机会”的故事时充满了感慨,如果没有当时市场化改革的环境,也许就没有如今的吉利。
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一次座谈会上,一心想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李书福,为了自己生产的轿车能够获得“准生证”,向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求情”:“能不能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让我们尝试一下!”当时,我国的轿车生产资格管制还比较严格,只允许国营企业来做。
在那次座谈会上,他获得了“不反对”的态度。
几经波折,吉利借壳生产的轿车,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一天获得了“准生证”。
改革为民企提供了机会,也为国企带来活力。
7月6日,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公司的码头,6天前,该公司半年之内生产的第三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万标箱级集装箱船刚刚交付船东,这是目前世界上尺度最长的船舶之一,船长400米。
自1995年由中远集团和日本川崎重工合资成立以来,在23年的发展中,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在国内造船企业中已经声名赫赫,被业界称为中国船舶工业的一面旗帜。
但就是这样一家优秀的企业,如果没有当时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差点组建失败。
据公司总经理陈弓介绍,企业的合资过程遇到了重重压力。在国内,当时一些人把外资进入看作对中国民族船舶工业产业安全的严重威胁。
“经过反复努力和争取,才通过国家有关主管部委组织的联合调查,取得‘合法’地位。”陈弓说。由双方以50%对50%的参股机制组建,而这种股权合资方式在当时开创了中国船舶制造工业的先例。
后来的发展证明组建的效果:企业用10年的时间走完了日本造船企业50年、韩国造船企业30年的历程。截至2018年6月底,该企业共建成交付各类大型远洋船舶190余艘,填补了中国造船史上多项空白。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学习消化日本造船技术和管理的基础上,该企业建立了再创新的完善机制,自2005年开始,其许多成功经验和技术开始反哺川崎重工。
改革开放让中国制造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即便中国最优秀的制造企业,在许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万向集团积累了1800多项专利,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汽车零部件国家级实验室。但是其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中国可以造出很好的汽车零部件,但是在基础材料、发动机等领域还需要努力。
同样,即便国内造船厂能够设计总装出大型LNG船这颗船舶工业的“明珠”,但船上所用的许多关键系统和设备仍需要从国外进口。
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我国距离制造强国仍有较大距离,症结就在于核心技术积累不足。
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依赖进口。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大飞机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超过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如何破解中国制造这一难题,身在一线的企业家建议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今年6月份,发改委宣布我国船舶工业取消了由中方控股等要求,实现了船舶工业全面开放,随后汽车、民用航空等领域,也将陆续取消各种限制。
沪东中华造船厂总经理陈建良认为,这样有利于我们继续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不要怕外资挣钱,要看到我们将获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