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或遭最严监管!人大代表建议非法放贷入刑

2018-03-12 16:12 6480

出现裸贷、暴力催债等乱象的原因,是“非法放贷”行为在现行法律中存在制度困境。北京市房山区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等6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在《

出现裸贷、暴力催债等乱象的原因,是“非法放贷”行为在现行法律中存在制度困境。北京市房山区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等6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在《刑法》中增设非法放贷罪。

 

高利贷或遭最严监管!人大代表建议非法放贷入刑1

 

为遏制近年来裸贷、暴力催债等民间放贷引发的恶性事件,3月8日,北京市房山区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等6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在《刑法》中增设非法放贷罪。

 

裸贷、暴力催债等民间放贷乱象一直广受关注。专门向高校学生发放贷款的“校园贷”中,个别放贷者的放贷条件是贷款学生的裸照和视频,但由于隐私保护失控,大量大学生裸照、视频被传至网络,债务人个人隐私受到严重侵犯,身心和名誉遭受巨大损害。

 

除裸贷事件外,暴力催债事件也屡有发生。“山东于欢案”在去年广受舆论关注,2017年8月,该案中催债方涉黑团伙吴学占等15人,被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厉莉认为,出现上述乱象的原因,是“非法放贷”行为在现行法律中存在制度困境。

 

在厉莉看来,“非法放贷”指违反金融管理法规,以营利为目的,发放贷款的行为。民间个体间偶发的借贷行为,即使收取高额利息,亦不属于《刑法》分则语境下的“非法放贷”。

 

在行政法层面,虽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已出台新规,强调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但“非法放贷”行为的地下性、隐蔽性、逃避性,给行政机关执法带来重重困境。

 

在民事法层面,司法实务中,对于“非法放贷”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与债务人发生的借款纠纷,主要适用《合同法》、《民法总则》等民事法律。《合同法》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对于借款利率的规定,主要依据为最高法院于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和未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均受到法律保护,而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不受法律保护。

 

厉莉认为,问题在于,高息并非问题的本质和要害。“非法放贷”与 “高利贷”有共同之处,但却有本质区别。将“高利贷”入刑,打击的是收取高额利息的放贷行为,而将“非法放贷”入刑,打击的是逃避金融监管的放贷行为。

 

例如,某“非法放贷”经营主体,放贷利息仅为年利率18%,但却长期通过暴力胁迫、滋扰恐吓等方式催讨债务,造成多名债务人自杀。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因其放贷利率在法定范围内,无法通过“高利贷罪”给予刑事制裁。

 

从刑事法层面看,“非法放贷”主体具有债权人身份,其对债务人实施的多为威胁、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游走于法律边缘,司法机关面对“非法放贷”过程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的行为时,往往陷入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即便其暴力行为触犯现行法律,法律惩治的也是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绑架、敲诈勒索等“非法放贷”的衍生行为,而无法打击“非法放贷”这一根本诱因。

 

“鉴于此,有必要将‘非法放贷’作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在《刑法》分则中增设“非法放贷罪”,以防范金融风险,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厉莉称。

 

厉莉等6名人大代表建议将“非法放贷罪”置于《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之中。

 

条文具体表述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以营利为目的,发放贷款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以暴力、胁迫、欺诈、寻衅滋扰等方式催讨债务的侵犯、泄露他人隐私等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放贷行为致使他人死亡、重伤的;与黑恶势力相勾结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1
标签: 房山区法院 建议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