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与长三角:谁更胜一筹?

2018-01-29 10:00 4894

导读: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其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肇庆、江门、中山、惠州9个城市。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中先

导读: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其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肇庆、江门、中山、惠州9个城市。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先后经历了乡村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大都市区化发展阶段,从传统桑基和蔗基鱼塘地区演变为“世界工厂”,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同时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共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三者GDP占全国的近1/3。而珠三角和长三角有着相似的自然条件,因此本文基于与长三角的比较,提出对珠三角发展战略的思考。


——【恒丰资本研究院】荐读


珠三角与长三角发展比较


珠三角经济强度略大,综合质量欠佳


1. 珠三角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小于长三角,但强度大于长三角


珠三角范围9个城市,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0.6%,经济总量占全国的9.0%,常住人口0.59万人,规模相比长三角明显偏小。但珠三角的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与城市化水平都高于长三角。

2015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基本社会要素比较


2. 珠三角经济增速由高于长三角变为两者持平


珠三角发展速度较快,2003-2007年为经济高速增长时期,GDP年均增速超过15%,从2007年开始,珠三角经济增长增速开始下降,2011-2015年GDP年均增速维持在10%以下,2012年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以2009年为界,在之前珠三角的发展速度高于长三角2个百分点左右,在此之后,发展速度与长三角基本持平,呈交互波动。

2000-2015年长三角与珠三角GDP及增速


3. 珠三角济外向性高于长三角,进出口总额由“高于长三角”转变为“低于长三角”


珠三角外贸依存度一直远高于长三角,但总体在逐渐下降。长三角与珠三角对外进出口总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以2003年为转折点,珠三角进出口总额由高于长三角转变为低于长三角,且差距逐渐拉大。

2000-2015年珠三角与长三角进出口总额与外贸依存度


4. 珠三角国际影响力落后于长三角


从领事馆数量、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举办国际会议次数、举办国际会议次数等指标来看,珠三角的国际影响力落后于长三角。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影响力指标比较


5. 珠三角科教实力与创新能力逊色于长三角


从两院院士数、世界五百强大学数、985\211高校数指标来看,珠三角的科教实力逊色于长三角。从创新能力的指标来看,珠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相比长三角差距较大,尤其是R&D项目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根据2015年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城市排名,长三角城市群有7个城市名列前10,其中苏州第3、杭州第4、上海第5、无锡第6、南京第7、宁波第8、常州第10;珠三角城市群中深圳和广州名列前10,其中深圳位列首位,广州第9。

2015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创新指标比较


注:因广东省高校和研究所等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故缺失数据以全省数据代替。


综上,珠三角的经济强度与增长速度大于长三角,存在一定的外贸依存度优势,但总体优势逐渐减弱,国际影响力、科教实力与创新能力逊色于长三角,发展后劲不足。


发展目标与战略比较


珠三角是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先锋


珠三角:从国家层面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首次将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珠三角定位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提出“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长三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都明确提出长三角的发展目标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前者提出“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全面加快长三角地区现代化、一体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后者指出“到2030年,长三角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另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将长三角、珠三角目标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虽然国家对长三角、珠三角的定位基本一致,但两者发展条件与水平存在差异。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存在明显短板,珠三角需要补齐短板,发挥优势,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目标与战略比较


珠三角发展战略思考


以生态、创新、协作、国际化引领


1. 积极推动技术引进,大力吸引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吸收对一个地区加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珠三角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是主要是吸引外资的投资引进模式。在经济全球化时期,要充分利用跨国公司进入的机遇,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实施跨国公司R&D 本地化的新战略,加强技术的引进与吸收。


然而,先进技术的引进往往受到许多政治、经济等条件的限制,珠三角的技术创新更应该着眼本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系统。通过公共政策促进核心技术的开发,促进企业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培育自己的高端核心创新技术,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竞争于国际市场。广招贤才,走吸引外来人才和自主培养人才相结合的路子。


充分利用珠三角密集的科技园以及广州高校集中的优势,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资力度,利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园、高校与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最终使珠三角成为一个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能独立自主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地区。


2. 构建全球化平台,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局面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推进,为珠三角开辟了新的发展机遇。海上丝绸之路将串联起东盟、南亚、西亚、北非、东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等方面建立共享模式。珠三角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构建港口联盟、加强国际机场和航空通道、国际高铁通道建设,形成海陆空综合交通互联通道,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互联,整合资源,构建全球化平台,提升珠三角在国家战略及国际合作中的地位。


3. 进一步深化港澳合作、强化与泛珠三角各省的联系


珠三角充分利用靠近港澳的优势、“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实现了经济的跨越,随着珠三角经济的转型,城市群发展水平的提高,粤港澳合作需要进入一个新的模式。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建立开放的经济合作载体,广泛开展产业发展、商贸物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实现区域发展的共建共荣。泛珠三角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强,珠三角应充分发挥在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对外联系的优势,积极加强与泛珠三角省市的合作,扩大腹地,推进产业转移,强化泛珠地区交通、生产、贸易网络的培育。


4. 加强生态环保建设,突出人文引领


区域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生态与文化的竞争。珠三角发展应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应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加强生物多样性、沿海生态及山地森林生态的保护,从人的幸福生活出发,关注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将城市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市民风范、生态环境等多方要素进行融合,彰显珠三角历史悠久、务实创新的岭南文化,突出人文引领。


9
标签: 珠江三角洲 长三角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