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切入新型消费金融模式的正确姿势
在新的消费金融模式中,信托公司要从单一的“放款人”角色转变成为资金的管理者,充分运用资产证券化、基金等多种工具,帮助小微金融机构盘活资产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拓宽终端服务商的融资渠道。使得消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推动“去中心化”,切实地提高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回归信托“受人之托”服务的本源。
在新的消费金融模式中,信托公司要从单一的“放款人”角色转变成为资金的管理者,充分运用资产证券化、基金等多种工具,帮助小微金融机构盘活资产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拓宽终端服务商的融资渠道。使得消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推动“去中心化”,切实地提高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回归信托“受人之托”服务的本源。
一、国内消费市场升级
尽管中国整体GDP增速正在放缓,但消费市场规模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居全球之冠。预计到2021年,中国消费市场将扩大近一半,达到6.1万亿美元的规模。换句话说,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将迎来1.8万亿美元增量,大致相当于目前整个德国消费市场规模,而且超过所有主要经济体消费增长量的四分之一。
消费规模增长与消费结构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后者的消费支出构成发生明显转变,由温饱向享受转变,由吃、穿向住、行发展。消费扩张最快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以私人汽车为代表的交通消费,以移动通信和信息为代表的通信信息消费,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以教育、旅游为代表的文化消费。
从表1可见,虽然城乡居民用于食品、衣着的消费支出规模不断上升,但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2014 2015年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率为8.89%和7.12%。
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走进人们生活,消费场所逐渐从实体店转战至各类互联网购物平台;随着智能移动平台兴起,支付方式又逐步实现“去现金化”,许多人将这归功于科技的发展,殊不知在网络平台下面,商业暗流涌动。
近年来的商业态势很诡异。电商平台连年亏损,但是越亏损市值越高,如早期的亚马逊、京东,等等;“免费”不仅能赚到吆喝还能赚到钱,如两年前的打车平台补贴大战让乘客打车几乎免费,免费杀毒的360软件占领了杀毒软件的最高市场份额;以质取胜的销售法宝已被颠覆,人们心中衡量商品品质的天秤已经不局限于商品的物理属性,而更看着“人”与“物”的感应交互。
人们更在意应用软件的实用性、便利性及舒适性,技术开发重要,体验功能开发更重要,这是当下商业模式中互联网平台网聚客户、分析客户、引导客户、构建产业链、形成数据资产的核心竞争力。
以电商平台亚马逊为例,最早是网络书籍销售商,如今已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海量的数据配合精准的“算法”,加上“长尾理论”的灵活应用,亚马逊颠覆了传统的日用品零售模式和唱片业的销售模式。
继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领域取得卓越战绩之后,进军出版业和电影电视业是它的下一个目标。此外,它提供的云计算服务、第三方销售平台、贷款和广告业务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亚马逊之所以成功,在于抓住了互联网的精髓:以“有中心、无边界”的互联网本质为基础,从海量的行为数据中捕捉用户需求,配合精准营销,颠覆和整合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
传统的消费供给模式被数据和流量釜底抽薪,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是在卖某个产品,而是通过平台进行用户引导。因此,当前消费供给的主流模式亟需从以往的品质为王切换到数据分析上来,“免费”的根本目的是保留用户数量,让公司能够开拓更多上游业务并变现为更多服务提供渠道。
通过对用户的购买记录、浏览记录等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购物决策,还能够开发更多如广告精准投放、APP应用分发、游戏发行、互联网金融、市场信息提供等高附加值产品,从这些产品收益中赚取的丰厚利润,足够弥补平台在线上销售的亏损。也就是说,在商业“业态重塑”过程中,互联网平台已逐步将自身定位提升至产业链顶端,反过来使传统行业成为互联网平台的“下游产业”。
三、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消费金融市场概况
截至2016年,我国金融机构住户部门的短期消费贷款余额达到5.3万亿元,再加上非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平台的贷款,我们当前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含房贷)估计在6万亿左右。预计消费信贷规模到2020年可超过12万亿元。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生态链日趋成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消费金融目前非常受人关注,而消费对GDP的贡献自从在2014年首次超过投资后,目前则一直稳定领先。所以,消费金融将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纪敏认为,消费金融和实体经济实现了很好的结合,在成本控制、效率优势方面,消费金融是典范。另外,网贷中专注于消费信贷的平台,发展的风险是比较可控的。
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各类机构在积极试水ABS和ABN产品,以拓宽消费信贷的融资来源。报告显示,2016年,各类消费信贷类ABS产品发行数量攀升至51支,总额度达到936.32亿元,其中,互联网电商的发行量占据主导。
(二)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将呈现5大趋势
1、金控化和平台化将成为两个主流发展方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征信及保险等各种业态协同发展的效应日趋明显;另外,一些企业则通过打造金融科技、信息平台等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平台化特征。
2、用户年轻化、普惠化。以生活消费为目的的小额、短期借贷融资服务将继续扩张,蓝领和农村人口逐步成长为重要客户群体,年轻家庭也成为消费金融的目标客户。
3、消费场景小额化、分散化。这得益于移动话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征信的创新带来的风控模式创新,未来消费金融的场景将继续从传统的高客单价/低频词的房、车等消费场景,逐渐想地客单价/高频词场景拓展。
4、科技驱动愈发重要。场景复杂多样,分期或贷款服务小额、分散,这些业务特征都对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
5、监管与创新的平衡。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将日趋严格,相当部分不合规的企业将可能推出市场。
四、信托公司如何切入消费金融
数据重构商业,流量改写未来,在互联网时代,分布式、来自底部的主动需求,显然比传统的推销策略更有价值。先知先觉的机构如饥似渴地研究需求数据,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并引导需求。因此,并非需求改变了供给,也非供给改变了需求,而是谁能够最先引导市场,谁就能站在产业链的最顶端。
消费市场的逻辑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如何领悟新消费模式的内涵,切入消费金融的产业链,对金融业而言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商战。在这场商业变局中,无论是在前端数据争夺、还是中端数据分析、乃至后期的产业链开拓,拼的是时间、效率和眼界、高度,系统、人才与资金的投入直接关系到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生死存亡,这不仅取决于领导者的先进理念,而且还在于对资源、资金的获取与有效利用。
在新的消费金融模式中,信托公司要从单一的“放款人”角色转变成为资金的管理者,充分运用资产证券化、基金等多种工具,帮助小微金融机构盘活资产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拓宽终端服务商的融资渠道,使得消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推动“去中心化”,切实地提高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具体来说,信托公司基于自身优势,可以提供如下服务。
提供流动支持服务
在提供流动性支持方面,信托公司可利用自身的资金募集优势,为部分优质、资本实力较强的消费金融机构提供大额融资服务。针对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设计灵活富有弹性的产品,匹配特定时期的项目需求。
提供资产运营与运作服务
互联网平台存在第三方融资、运营、增信等全方位的服务需求,信托公司可凭借自身制度的灵活性,搭建专门的消费金融系统平台,服务于小微金融机构,为小微金融机构提供涵盖融资、运营、信用服务、贷后管理等全流程服务体系。通过以平台为载体整合数据、资源,信托公司客不断优化自己的业务系统、积累业务经验,从而实现与小微金融机构的共同成长。
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在运营管理方面,由于小微金融领域小额、高频、分散的特点,传统针对单一客户的尽调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虽然许多平台号称拥有大数据风控模型,但这些模型还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借贷生命周期,更没有经历过风险暴露期,使得这些模型只是看上去很美,当风险来临时才能发现到底谁在裸泳。甚至有不少平台为了快速做大获取融资,主动降低风控要求,埋下潜在的隐患。
信托公司作为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服务商,如何在数据资产上进行整合和系统化地操作,提升资产识别与定价能力,是信托进入消费金融产业链的切入点。
比如,由互联网平台公司提供客户资源和风险初步识别,信托公司通过专业的管理系统对客户资产信息进行识别并重新组合,形成不同类别的资产,与不同风险、久期偏好的资金进行对接,筛选客户并放款以及进行后期管理,从而形成完整的消费金融业务链条。
通过提升对资产的识别与定价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是回归信托“受人之托”服务本源的最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