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观点:大盘再攀高峰,下一阶段是周期还是价值股的天下?

2017-09-01 10:30 1141

来源:格上研究中心近期,上证指数终于突破了一直争夺的3300点,创业板也出现震荡上扬,似乎牛市已经来临。未来A 股市场将走向何方?上半年表现

来源:格上研究中心


近期,上证指数终于突破了一直争夺的3300点,创业板也出现震荡上扬,似乎牛市已经来临。未来A 股市场将走向何方?上半年表现强劲的价值股是否还会延续?近期火爆的周期股又是否还具投资价值?格上研究中心调研了19家知名私募机构,了解他们对后市的判断。


加仓或减少防御资产,整体偏谨慎乐观


对于未来A股市场的看法,大部分私募机构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暂时看不到系统风险的可能,市场韧性提高,整体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鸿道投资明确看好未来股市,认为下一阶段基本面趋势投资的机会将从漂亮50转到有大的成长空间、预期差大、能产生反身性的行业,近期适当提高组合配置;神农投资不打算过多关注系统性风险和择时可能带来的回撤,借市场态势不断布局,泓澄投资会适当降低防守类资产的比例,整体配置更加分散均衡;星石投资认为,由于经济失速担忧基本解除、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大大降低、流动性趋紧的担忧大大缓解,对于后市也相对更为乐观。


同时也有机构提示风险,弘尚资产认为,短期市场炒作周期板块热度较高,但需谨防后续部分周期板块相关产品价格走势可能低于预期的风险。泓信投资认为,较难出现明显的风格切换,成长股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企稳,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但缺乏持续走强的动力,尤其是在目前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下,盈利的确定性和安全边际依旧是资金考量的核心因素。


周期VS价值,谁是下半场主角?


带动今年以来股市热情的无疑是周期股和价值股两大板块,上半年资金抱团取暖,大盘蓝筹一路领涨;从六月份开始,受供给侧改革、环保政策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复苏影响,周期板块也迎来一波上涨态势,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周期板快的上涨能否持续,市场又将如何分化,下半年是否依然是大蓝筹的天下呢?


周期股:普遍认为趋势不可持续,神州牧长期看好


周期股的强势上涨能否持续是目前各大私募讨论的一大焦点。对于周期板块接下来的走势,私募机构所持观点大体一致,大多认为爆发性行情不可持续,主要原因包括:


价格传导至下游打破供需平衡。泓信投资认为,中国经济特别是投资将维持L型,当前的商品价格上涨并非需求拉动而是环保运动式执法导致的,但商品价格的上涨压力将逐步向下游传导并最终引发需求变化,打破目前的平衡。尽管,在需求发生实质变化前,上涨趋势可能仍将持续,但面对市场情绪的起伏需保持理性。


借鉴历史特征,供给收缩下的行业爆发性强但持续性不足。清和泉资本认为,短期受多因素共振,主要是需求的修复叠加供给的收缩,中期行情持续性存疑且未来将大幅分化。未来需求不是反转,而是L型。在这种转型背景下,周期品的核心是从产能过剩到供给出清,同时伴随着市场化机制的并购重组,行业集中度提升将导致强者恒强,难现整体的大行情。借鉴10年下半年、16年上半年周期股行情的特点认为,供给收缩下的行情往往具有爆发性但是持续性不足。


博弈氛围浓,风险积聚不容忽视。朱雀投资认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给通胀带来隐忧,同时行业的暴利将不利于落后产能的永久退出,原材料的持续上涨将给中游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持续上涨带来的风险积聚不容忽视,对于相对收益投资者而言,周期、金融依然有博弈价值,而对于绝对收益投资者而言,高性价比的优质个股以及消费白马可能是更好选择。


缺乏增量资金,场内资金在板块间轮动。神州牧投资认为,考虑到现在是牛市初期,市场缺少增量资金,场内资金可能在板块间轮动,周期板块有必要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充分的调整。


企业盈利增速存隐患。弘尚资产认为短期部分受制于环保政策趋严、小企业产能退出的强周期板块,龙头公司盈利高增长仍可能持续,但需要密切关注后续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及货币供应量增速趋缓对于经济基本面和周期板块盈利增速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神州牧投资认为周期板块短期调整当属正常,但在中长期依然看好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尤其是有色。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增速下滑,周期性行业过剩产能自主出清已见成效,周期性行业供需结构更加合理,促使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到更加合理的水平,并明显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未来几年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加大基建投资的可能性,这很有可能给大宗商品带来中国以外的增量需求,并因此催生出新一轮的商品牛市,带动整个周期性板块的投资机会。他们认为周期相关个股很可能是牛熊切换阶段,甚至是下一轮牛市中最好的投资品之一。


价值股:投资者机构化,价值股是长期主题


关于价值股的投资机会,机构普遍认为,目前蓝筹股还没到估值泡沫的层次,与基本面相匹配,现在A股进入立体化的价值投资阶段,股市体系和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重构。投资机会正在逐步向细分行业龙头和二线蓝筹扩散。


重阳投资认为,目前蓝筹股还没有到估值泡沫的层次。从投资性价比和风险收益比来看,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和二线蓝筹股会是不错的选择。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后,境外投资人通过香港进入A股市场。他们普遍青睐优质的蓝筹股,这种趋势性的变化不是投资风格转换或板块的轮动,而是大的结构性的变化。


世诚投资认为,价值股应该是未来几年的主题股,市场可持续方向由增量资金决定,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机构投资。预期较合理,且已经历了半年的上涨,股价的估值和当前的基本面、未来的成长有比较好的匹配度的个股,在未来可以有持续的表现,同时这批个股往往是机构资金追逐的对象,可持续性更强。


观富资产认为,从长期来看专业投资者的选股时代已经来临了,2002-2004年是近十几年唯一的一次结构分化,指数基本没涨,但长安汽车、伊利等公司涨幅几倍。其预测2015年以后的两三年都是这个阶段。现在漂亮50的估值适应了中短期基本面的变化,下一阶段不会有明确的风格转换,而是风格的扩散,会从最大的蓝筹向二线蓝筹,向确定性成长和优质公司做一定的扩散。类似于过去一个月在白酒行业,从最高端的白酒向次高端白酒这种基本面支持的扩散。


布局方向:价值成长两手抓,消费、金融、汽车成为关注重点


谈到具体行业配置时,部分私募机构认为,下一阶段市场重心会从中上游周期股转向大消费、中国制造、技术驱动等业绩确定的价值股和估值相对合理的成长股,对精选个股这一主题观点比较一致。在具体关注行业中,消费行业关注机构最多,金融和新能源汽车紧随其后。另外,也有部分私募机构关注国企混改、科技制造、医疗、环保、建筑等行业。

1、消费行业关注度最高


消费行业近期是私募最关注的主题,在今年股市持续震荡中,高性价比的优质白马股受到投资者青睐,股价持续上涨,其主要原因包括新一代消费群体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占经济比重有大幅提升空间,及中国制造业崛起带动的本土消费提升。


潜力巨大,消费升级向更高产业链延伸。清和泉资本认为,当前我国站在消费升级的重要拐点上,也就是双轮加速驱动过程中。一方面我国的消费率处于低位回升过程中,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均GDP关键节点的跨越,差异化需求的提升和全球供给的创新也驱动着我们的消费向更高的产业链延伸。当前最大的变量和驱动力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升级带来的机会,所以借鉴过去发达国家经验,家庭消费中仍看好保险、消费电子、汽车和家电等板块。


本土消费受益于中国制造的崛起。巨杉资产表示,产业链在中国的不断完善和自我强化,使其在全球建立起碾压式的比较优势;产业链的强大,最终也将导致产品力的强化,而产品力的强化也将不断推进品牌力的强化。这也将为长期牛市构筑坚实的基础。消费类资产是永恒的主题,因为过去近两年的持续超额收益略显疲态。现阶段需要思考的一个边际变量是,哪些本土的消费品门类最有可能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率先实现产品力的超越。


2、估值低、基本面改善,金融行业龙头受关注


金融行业龙头被私募机构看好,主要基于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的基本面改善,以及估值不高。

一方面,基本面改善。展博投资认为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银行龙头相比于其他银行资产端更为安全。从基本面上来看,银行净息差预期不再继续下降、不良率在经济基本面的复苏下企稳等当前对于银行龙头的边际改善更加强。保险行业虽然受到万能险监管的收紧,但保费收入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保险消费作为一种服务型消费,具备消费升级属性。弘尚资产认为,前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部分行业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都是在整合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有利于大公司集中度提升、盈利能力改善。而前期银行信贷资源主要投向国有大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里的垄断国企,随着经济企稳,大企业盈利暴增,银行资产质量将持续改善;随着下半年外汇占款改善,银行成本端压力有望实质性缓解,而银行资产端重新定价已经基本上在二季度完成,后续银行净息差大概率将扩大,有利于银行板块短期盈利能力的恢复;


另一方面,估值低。展博投认为,与国际龙头相比,内地银行股估值并不高;保险行业当前估值虽有提升但并未超过历史均值,保险业进入“强者恒强”时代,上市公司均为行业龙头,在行业格局优化的环境中有望得到估值溢价。弘尚资产认为,银行板块目前整体静态估值不贵,隐含了较差的资产减值风险和较大的盈利下滑风险,随着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改善,存在估值修复的可能性。


另外,巨杉投资认为,信息化金融公司值得关注,2013-2015年的主要思潮是IT+,而经过股灾的洗礼,传统行业+IT成为实打实的驱动力。而IT+里面,金融离钱近的天然属性,使其成为最有可能出来巨额利润的企业。所以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在现有的各大金融业态中,这几年真正大力投资信息化,并因此而重构公司经营管理架构体系的公司,很大可能会成为未来一个时代中最具利润扩张潜力的资产。


3、新能源汽车被多次提及


新能源汽车因其行业前景良好,加上政策支持和利好消息不断,多家私募机构看好其投资机会。首先,从行业上,景林资产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产业相当于过去智能手机的产业链故事重演,新出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整个供应链可能都会被中国人突破和替代。经预测,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出货量增长约25-30倍。一般来说,若未来10年行业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则当中的优秀企业龙头将获得较好的利润增长空间,同时股价表现也较突出。


从政策和利好消息上,鸿道投资认为,7月上旬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和国际大厂在中国合资建厂等行业利好消息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已经从拐点型投资转变为市场主流的基本面趋势投资,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度与参与度不断提高。其次,8月份新能源汽车行业会出现三大利好的叠加:销量环比上升幅度最大、积分制的落地、三万公里政策调整方案基本明确,新能源汽车已出现进入股票价格主升浪的迹象,三季度进入主升浪的股票上涨斜率会大幅提升,波动会明显放大。


另外,还有观富资产、展博投资等也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机会。


0
标签: 何方 创业板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