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金融面临发展机遇
出席“2009陆家嘴论坛”的一些人士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这场全球性结构大变局,考验着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也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供了机遇,为中国发展贸易金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发展贸易金融舞台广阔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表示,贸易金融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各国政府都强调本国的金融机构只能给本国的企业优先融资,有的金融机构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撤出资金,以求自保。贸易金融保护主义使得全球的贸易遭到重创。
贸易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贸易结算、贸易信贷、信用担保、风险管理及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有70%以上的银行提高了信用证的价格,90%的银行提高了信用贷款的价格。
肖钢指出,在国际银行间遭受重创并大规模撤出或者准备退出贸易金融领域的时候,我国金融业稳健经营,流动性也比较充足,因此在这个领域完全可以发挥中国金融业的作用。
农村金融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表示,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是最受益于内需增长、发展潜力最大、成长性最好的金融市场和业务领域。中国农业银行在开拓“三农”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推出了全新产品—惠农卡。农行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惠农卡覆盖到全国5500万户农户。
项俊波建议,今后应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设计,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到农村开设网点、提供服务,调整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多渠道增加农村的资金供给。
亟需发展信用评级业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金融危机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亟需发展信用评级事业。
吴晓灵说,中国应该从加强评级制度的透明度以及改进信用评级收费模式等方面着手,增加评级的公平性。应该在债券市场上建立“双评级”的制度。所谓“双评级”制度,是指同一个债券分别由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独立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同时对投资者公布结果。同时,为了促进民族评级业的发展,参与评级的评级机构中希望有一家是中国全资评级机构。
吴晓灵表示,中国有必要对外资信用评级机构从市场准入、收购兼并、业务范围、收费标准以及建立良性竞争机制等方面加强监管与规范。同时,应尽快确立信用评级机构集中监管、行业自律管理、业务分市场认可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