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政司李波:若货币政策太松 僵尸企业难以去化

张奇 | 2017-06-05 14:59 290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奇“去年以来各界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做了很多讨论,为下一步监管体制改革和加强监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李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奇

“去年以来各界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做了很多讨论,为下一步监管体制改革和加强监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李波称。


“怎样实现市场在资金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体会有四个方面比较重要。”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在6月3-4日举办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


这四个方面是:扩大准入;放开价格;夯实基础;加强监管。


李波称,当前金融服务还是供给不足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要扩大准入。“比如说在民营的准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建设等方面,其实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


所谓放开价格,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重要利率的市场化。“在2015年10月份已经基本上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汇率竞争机制更加市场化。我们允许金融机构在服务收费方面能够更加自由,放松管制,这样才能够在供给侧方面增加服务,让金融机构推出市场真正需要的各种服务。”李波表示。


不过有人担心在扩大准入、放开价格之后,是否更易发生金融风险。


这就涉及到夯实基础。李波认为,防范金融风险有三个方面比较重要。一是实体经济要比较健康,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反应,如果实体经济不健康,金融也难以健康;二是微观主体要健康。金融机构、企业要健康,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内控要到位,有健康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金融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防范;三是监管体制要健康。


监管方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在6月3日接受记者群访时称:“从适度控制货币创造、更好的实现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来说,银行的监管和中央银行紧密一些更有利。我个人认为,外汇局模式是最佳模式,保险和证券可以独立在外。”


“去年以来各界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做了很多讨论,为下一步监管体制改革和加强监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李波称。


同时,论坛上李波还谈论了对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看法。李波称:“稳健、中性怎么解释?就是不紧也不松。”


不紧怎么理解?李波称,货币政策支持经济正常、合理的增长,要保持流动性的基本稳定,维护金融体系的基本稳定,防治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他同时表示,货币政策如果太松,僵尸企业、过剩产能可能就很难去掉。“所以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基调就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体现了不紧也不松的原则。”


附: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发言


李波:谢谢,今天吴行长发布这个报告的主题是《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内容很丰富。从我个人的角度讲两个关于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观察吧。


第一,货币政策。


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是什么取向?从近年以来,我们实施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而稳健、中性怎么解释?昨天陈雨露行长也解释了,就是不紧也不松。


不紧怎么理解呢?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的正常、合理的增长,要保持流动性的基本稳定,要维护金融体系的基本稳定,防治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不松我体会货币政策如果太松的话,可能僵尸企业、过剩产能就很难去掉了。


所以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基调就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从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体现了不紧也不松的原则。


第二,我体会的供给侧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要素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更加市场化。要素市场包括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等。资金这一块就跟金融的关系很大了,所以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整个资金、金融的市场要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如果能体验这一点,我觉得这也是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怎么样实现市场在资金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呢?有很多很重要的方面。我体会有四个方面比较重要。


第一,扩大准入。


第二,放开价格。


第三,夯实基础。


第四,加强监管。


扩大准入。我们的金融服务还是供给不足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扩大准入。比如说在民营的准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建设等等方面,其实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


放开价格。资金的价格主要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利率,利率的市场化,我们在2015年10月份已经基本上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汇率竞争机制更加市场化。我们允许金融机构在服务收费方面能够更加自由,放松管制,这样才能够在供给侧方面增加服务,让金融机构推出市场真正需要的各种服务。


夯实基础。因为大家可能担心扩大准入、放开价格之后,如果出了金融风险怎么办?怎么样防范金融风险呢?有几个方面比较重要。1、实体经济要比较健康。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反应,如果实体经济不健康,金融也难以健康。2、微观主体要健康。金融机构、企业要健康,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金融机构的内控要到位,有健康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金融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防范。3、监管体制要健康。


所以我说的夯实基础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微观的基础要健康,企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化的改革,加强公司治理和内控等等。


加强监管。昨天吴行长也讲到了,去年以来,各界对我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做了很多讨论,为我们下一步监管体制改革和加强监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果我们有这四条,扩大准入、放开价格、夯实基础、加强监管,我相信我们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应该能够取得一些比较好的成绩。


谢谢。

5
标签: 李波 监管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