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变局下的发展机遇
——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
编者按: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蔓延,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国际市场需求继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以上种种犹如一道道难题,真真切切地摆在了中国进出口企业面前。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进一步表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发展既带来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急 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地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如何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更好地开拓能够对冲开放 风险的新对策,众多中小企业在这场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面前能否经受住考验并积极抓住发展机遇,这些问题显得尤其引人注目。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进行了专访。
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海关总署公布的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统计显示,1至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6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7.2%。其中 出口1553.3亿美元,下降21.1%;进口1114.4亿美元,下降34.2%。与这些数据相对应的是,我们大量外向型的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大 量的农民工因为失去工作而返乡。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也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总理表示: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
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中国目前贸易的困境实际上经过了‘三波’,一是美国的金融危机,二是中国自身成本上 升,三是中国国内的政策调整。”在他看来,影响出口减缓的问题很复杂,应该分辨清楚哪些是金融危机导致的,哪些是国内的经济周期导致的。
谈到对于我国未来出口走势的看法,张燕生认为,今后有利于影响出口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全球经济复苏,外需增长会拉动我国的出口增长;另外一个 因素是内生的经济增长因素。所谓“内生性”是指改革开放创造了一种新的出口增长机制。一个普通的农民企业家可以通过模仿吸收、对外学习以及国际合作,逐步 形成把真正经过国内市场考验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能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 有相当一批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正在形成这种机制和能力。这种内生的经济增长因素支持了我国在全球经济衰退或萧条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在全 球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中国的的出口可能要比去年的第四季度做的好,就是这个持续下降的趋势内生形的因素这个部分实际上是有个向上的力量。第三个影响出口的因 素就是贸易政策的影响,从目前来讲应该说各项政策都是有利于稳定出口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政策对出口来说是利好的。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和衰退。虽然各国领导人都表示要汲取上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采取必要手段 限制本国贸易壁垒升高,但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选择来看,2009年很可能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高发期。如今的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一些国家和地 区的地方经济贸易保护主义亦有所抬头,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都已成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对此,张燕生表示,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者,“之所以称中国贸易打击很大,其实原因很简单:我国的贸易出口的占到了全球商品出口贸易的百分 之八点几,而中国贸易遭遇的反倾销在全球的比例大至占16%,那么对比这两个数据你会发现我们受到的不公平的贸易堡垒的这个比重是相当高的”,张燕生解释 道。
近年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似乎一直没有断过,有数据显示,中国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全球第一,而且目前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是针对中国的。 究其原因,首先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出口占世界总量的比例最高;其次,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出口规模很大,且增长潜力不容忽视,极易对贸易伙伴国形成非 常大的冲击和影响;第三,中国的产业结构低下,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容易引发贸易摩擦。中国出口占世界总量的8%左右, 而所受到的贸易保护诉讼却达到15%以上。第四,中国劳动力过剩导致全球劳动密集型工序和生产环节纷纷转移到中国,形成加工贸易顺差大于贸易总顺差的顺差 转移,一些国家利用双边贸易不平衡要求中国开放金融、电信等行业并迫使人民币快速升值,否则以贸易制裁相威胁。这对我国企业来讲是非常不公平的。又加上我 国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企业,老板是农民出身的企业家,让他们掌握国际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面对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面临 贸易保护的难题只会越演越烈,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呢,如何才够战胜贸易保护主义、摆脱目前困境呢,张燕生指出,第一个方面就是单纯的出口有时候就是很容易抢对方饭碗的感觉,那么在这种 情况下呢,怎么把出口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因为这实际上对于别国而言是利好,它能创造就业、创造税收。这也是日本解决贸易冲突中很重要的经验。例如当日 本要出口100万辆汽车到北美时,它就把100万辆汽车的产能配置在北美,在当地生产或组装,把本国的生产体系变为全球的生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带动的出 口别国就很难进行报负。第二,我觉得应当有一个更好应的出口协调机制。今后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和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也意味着今后的贸易冲突和贸易 摩擦会越来越严重。比如,如果我国某个行业的产品要出口到欧美市场,即使这个行业的生产集中度非常低,企业非常分散,我们也可以通过出口协调机制,在出口 价格、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作出保证,并且建立有序的出口规模增长速度,从而减少贸易摩擦。第三点,对中国而言还是要重视产品要升级,因为我们的出口产 品往往是在低档品这列,而低档品在全球都是过盛的,它容易引起贸易保护。当全球都过剩了,你还拼命的扩大出口显然是不当的。
助力中小企业应对外部冲击
中小企业对于增加就业和保持经济活力,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地蔓延,全国各地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 变化的情况下面临生存危机及困境,甚至有许多竞争能力较弱地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这一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 视。实际上,中小企业融资难几乎是全世界一直面临的顽疾,中央一直强调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此,张燕生亦表示,中小企业是我们在大企业的未来,是我们 国家的未来,没有小企业就没有我们大企业,因此中央到地方都应该高度的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谈及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的提议时,张燕生表示,如果不解决融资难问题,一些中小企业的日子甚至难以为继。“我觉得中小企业就像孩子一样, 要上幼儿园的。什么是幼儿园呢,就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整个一套服务平台,包括中小企业的担保,中小企业的诚信,中小企业的信贷,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也包 括政策性的信贷和政策性的保险。我们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有一整套的装备来针对中小企业,而不能够不现实的要求一些大银行来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 ”张燕生建议,在目前欧美银行出现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国家在资金担保上应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化解风险;解决融资问题也是切实帮助中小企业的重点,应 加快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证信体系、信贷体系、保险体系的建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风险大成本高信誉差等实际问题。
此外,张燕生还指出,国家在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方面的政策应更具针对性和落到实处,增强对企业的引导。针对中小企业出口难、技术升级难、人才留 住难等问题,也需要国家增加真正落到实处的保增长措施。企业要更加注重研发、创新、设计,创新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为长远发展做必要的 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讲,科研企业有研发能力、金融企业有资金、贸易企业有国际渠道、生产企业有生产能力,这四者之间如何才能更好地结合,都是一个需要我们 努力去系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