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考核惩处措施加码:同业理财规模下调迫在眉睫

孟扬 | 2017-03-21 14:17 984

作者:孟扬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继一季度表外理财正式纳入广义信贷范围考核之后,近期有消息称,央行一季度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将取消资本

作者:孟扬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继一季度表外理财正式纳入广义信贷范围考核之后,近期有消息称,央行一季度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将取消资本和杠杆考核项中对于资本充足率的容忍度指标,即将考核体系中资本充足率得分档次由3档降为二档,按照MPA评分规则,银行真实资本充足率必须高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方能不落入C档,否则将面临更严厉的C档惩罚措施。


对于MPA监管力度的加码,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强。


“从2016年的表现来看,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增幅均超过30%,过快的涨幅致使区域性银行要想满足MPA的监管要求,需大幅降低理财规模,部分过度发展的区域性银行甚至将面临理财规模腰斩的可能性。”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表示。


MPA考核惩处力度加大


自2016年起,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MPA。MPA从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7大方面考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按照一系列打分最后分为A、B、C三挡并实施激励约束措施。


央行并不要求所有银行都是A档,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去进行内部微调,以贴合自身发展情况,充分体现了自律监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2016年MPA考核的实施过程中,施以差别准备金利率的较为普遍,通常对于A、C档分别施以法定准备金利率上下10%——30%的奖惩,对于B档施以维持法定基准,奖惩期限通常为3个自然月。


“按照现行的大型金融机构16.50%、小型金融机构13.00%的存准率来看,相对来说,大型金融机构的约束力较大,且获得一级公开市场交易商资格的通常为大型机构,将会对其整体资金成本产生较大影响。”魏骥遥分析称。


从近期监管层的一系列操作来看,落入C档的机构会受到严厉的惩处措施。日前,央行对3家未达标的区域性银行进行了惩罚,取消了宁波银行和贵阳银行的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的资格,同时暂停了南京银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对象的资格。


魏骥遥认为,这反映出并非大型银行会受到较强的惩处力度,落入C档的中小银行面对惩处也会“伤筋动骨”。未来随着MPA监管体系的完善,其约束手段或将覆盖更多方面,包括银行间市场、外汇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顶风操作的可能性将大幅下滑。


中小银行理财规模受冲击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全国性银行,MPA监管力度的加码对区域性银行冲击更强。此外,由于表外业务被纳入MPA后,其规避限制的功效已有所减弱,且从长期来看,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滑,利差收入日渐微薄,因此,较多银行有主动降低传统预期收益型理财规模的动机。


魏骥遥告诉记者,从2016年各类型银行理财规模变化来看,大型银行2016年年初到年末的平均规模增幅仅为9.87%,增幅较低,因此表外理财纳入MPA监管体系后,对于广义信贷增速的影响较小,落入C档评级的概率很低。同一时期,股份制银行理财规模平均增幅为24.85%,较大型银行明显偏高。股份制银行中,各行对于规模控制的方向有明显差异,其中,部分银行加大了规模控制力度,使其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在二、三季度有规模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但另一部分银行则加大了同业理财的扩张速度,致使整体规模迅速上升。


“据测算,大型银行不达标的可能性较小,而股份制银行仍面临一定的约束压力。”魏骥遥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中小银行理财规模受到冲击的同时,其整体收益却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受到MPA限制后,大多数银行理财规模或将主动压缩,部分资产会被放出,市场上资产的选择将增多,资产端的收益下滑程度或将得到遏制。另外,各类资产投资都有一个相对的容量,大型银行管理规模大,操作难度高,动辄几万亿元的资金进入市场后,极难有腾挪的空间,最终收益也仅能保持市场平均水平,面临‘船大难调头’的困境。”魏骥遥表示,但与大型银行不同的是,中小银行运作的资金远没到仅能遵循市场走势的地步,可操作空间较大,受到MPA影响后,理财规模的下滑将使银行对资金的掌控力度增强,可选择的运作手段增加,对于产品收益的提升帮助较大。


理财产品结构面临调整


在MPA考核压力增大后,压缩表外理财规模将成为大多数银行资管考虑的问题。而相对于个人和机构理财业务,同业理财的可控性更高,压缩及恢复成本也较低,压缩同业理财或将成为大多数银行的选择。


“从2016年的理财规模来看,除大型银行外,其余各类型银行同业规模占比均较高,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这几类银行所面临的考核压力也更大,因此,同业理财规模的下调已迫在眉睫。”魏骥遥认为。


除整体规模的压缩外,调整理财产品结构也将成为各类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发展重点。


“从长期趋势来看,银行理财收益仍然呈现了持续下滑的态势,传统的‘预期收益+超额留存’的模式面临较大的收益压力,在表外业务规避监管能力逐步下滑后,银行或将调整收益模式,增强资金利用率,完成向‘净值型产品+固定管理费’模式的转型。”魏骥遥告诉记者。


但理财专家同时表示,在净值型产品的推广中,银行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的固有认知。“风险相对较大的结构性产品或较难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从目前市场上的常规做法来看,设置收益稳定的类净值型产品或能更好地引导客户熟悉该类产品,也更易于中小银行参与此类业务。”魏骥遥如是说。


0
标签: 考核 孟扬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