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州民间融资新特点看如何创新风险传导防控措施

钟洁慈 池炜 林洵敬 | 2016-11-20 22:09 1778

文/钟洁慈 池炜 林洵敬 温州银监分局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9期温州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二元金融结构,即以银行业为主的现代金融市

/钟洁慈  池炜  林洵敬  温州银监分局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9


温州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二元金融结构,即以银行业为主的现代金融市场和传统民间金融市场并存。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生态格局的变化,加大了民间融资风险向银行传导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当地加大了对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民间借贷已逐步回归理性。


对商业银行而言,社会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民间融资。自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风险暴露以来,温州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下降,民间资金理性投资意愿增强,银行等主流渠道融资议价空间加大,同时温州当地加大了对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民间借贷逐步回归理性,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在这一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创新,加强防控风险传导。


温州民间融资出现新情况新特点


融资模式多样化。近年来,民间融资突破传统“小范围”“单线条”等简单特点,转而呈现出融资模式多样化。从资金供给者到最终需求方的中间环节看,衍生出众多形态各异、专门从事融资中介的机构或人员;从资金供给方看,企业、个人、准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从资金需求方看,除传统的将资金用于生产、生活的家庭个人外,不乏企业、准金融机构身影。这使得传统上相对分散、割裂、简单的民间融资链条,扩散为一张张纵横交错的复杂借贷网络。当前温州民间融资中,除民间直接借贷、标会、地下钱庄、典当担保等传统模式外,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及典当行等部分持有“牌照”的准金融机构也纷纷分一杯羹。此外,私募基金以及P2P、众筹等网贷平台快速发展,成为民间融资新载体和民间资本汇聚的新阵地。

传统借贷契约化。受民间借贷风险的影响,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借贷行为上更为谨慎,借贷手续也更为规范。民间借贷从传统的一般以口头约定为主,到如今大多数要签订书面协议,协议条款包括担保、保证、借款额、归还期、违约金等。温州各县(市、区)也设立了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和备案中心,引进融资中介机构入驻,提供民间借贷登记、合约公正、资产评估登记等服务。使传统的民间融资逐渐走上正规化道路。截至今年4月底,进行备案的民间借贷总额已达330亿元,这些“阳光”的民间借贷大都流向企业。

新型网贷复杂化。当前,民间借贷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改头换面以P2P平台的形式重新进入大众生活,有些P2P平台开设实体门店,通过与咖啡店等休闲场所合作宣传产品, P2P平台数量爆发式增长,已成为民间融资的新形态。据统计,温州辖内P2P公司约占浙江省的三分之一。据网贷之家统计,温州多家P2P公司的业务量处在全国前列。新型网贷突破了传统地域、人缘限制,名义上、实质上的资金提供者和资金需求者已相互分离,民间资金经网贷中介机构运作后,投向企业、个人生产、生活甚至是投资领域,资金供求双方相互脱离,交易背景、债权债务关系、资金流动链条错综复杂。


民间融资对银行产生多重影响


温州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二元金融结构,即以银行业为主的现代金融市场和传统民间金融市场并存。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生态格局的变化,一些融资中介和金融掮客的介入,打破了地缘、亲缘、业缘的民间融资传统特点,加大了风险向银行传导的可能性。

套取信用风险。个别银行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企业以实体部分作为融资平台向银行借款,部分企业及个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或以消费贷款、买车贷款、装修贷款等名目套出银行贷款,然后将资金投入民间借贷市场。贷款资金最终流向不符合银行准入条件的第三方,投向于股市、房市等违规用途,使得银行成为风险的最终承担人。

中介转贷风险。一些中介机构为获取利差收益,设法从银行获得利率较低的贷款,转而以较高的利率在P2P网贷等民间借贷市场上转借,个别中介还会替客户支付贷款利息,贷款到期后直接帮助客户垫资还银行贷款。突出表现为“多贷一用”等现象,即利用多个自然人身份向银行申请贷款而资金由中介机构统一使用。

贷款回收风险。一些借款人既有银行贷款又有民间融资,他们的过度借款,造成了民间金融与银行金融的高度相关。在出现经营风险后,由于民间金融的特殊性质,借款人在还款能力不足时,往往倾向于将剩余资金优先偿还民间融资,而逃废银行债务。同时银行机构在资金回收时受条框限制较多,只能采用较为单一的几种手段进行处置,给银行债权的回收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多手段创新风险传导防控措施


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优化民间借贷信息查询,防范套取信用风险。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通过一系列直接融资工具的应用,减少对银行贷款和民间资本的依赖度。2013年温州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成功发行,《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也明确肯定了定向债券融资的民间融资方式。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民间借贷信息查询系统。针对当前民间借贷形式较多,资金的总体规模、去向、经营状况等信息不透明,银行可查询渠道狭窄的现状,在保护民间融资当事人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温州市于2015年9月启用了全国首个民间借贷信用查询平台——温州市社会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可查询央行征信系统、企业信息、民间借贷信息、法院300万以上诉讼案件信息、车管所车辆抵押等信息。

推进银行业务创新,防范中介转贷风险。一是推进“分段式”“增信式”等还款方式创新,温州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开发适合借款人需求的产品,推出了到期转、连续贷等74个创新产品,客户如符合续贷条件和评审要求且有转贷需求的,可便捷使用续贷资金。二是逐步增加以政府类担保公司为增信措施的授信业务。温州市积极启动温州市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温信保),信保基金由政府出资和金融机构、其他组织等捐资组成,主要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基金初设规模为8.5亿元人民币,首期5亿元,目前包括温州银行、鹿城农商银行在内的5家信保基金合作银行承保业务量已突破4亿元。如浙商银行温州分行加强与温信保、浙江省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政府类担保公司合作,今年以来已向借款人发放温信保担保的授信业务笔数超过50笔、金额超过1.17亿元。三是逐步放宽设立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的条件,增加基层金融的融资供给。

强化银行合理授信,推动民间融资司法执行创新,防范贷款回收风险。一方面,建立更为严格的联合授信机制。在2013年召开的浙江银行业服务温州实体经济会议上,温州银监分局组织辖内银行签署了《温州市银行业防控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自律公约》,明确了小微型、大中型、集团企业授信银行分别不超过3家、5家、8家(含)的“358”授信要求。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8月推出“授信主办行”制度,由最大授信行牵头测算、核定对企业的授信总额及其对外担保总额等。目前温州银行业联合授信机制已实现“零起点、全覆盖”,银行机构还可通过“联合授信管理系统”查询到企业的授信、非银行渠道融资以及对外担保信息。另一方面,促进民间融资的司法执行创新。目前银行业所涉民间融资案件的抵押物处置较难,司法处置效率相对较低,也较难与其他普通债权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温州银监分局指导市银行业协会与法院系统构建诉调对接机制。在诉讼程序启动前,由市银行业协会对银行与民间融资当事人进行纠纷调解,事后可直接申请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简化诉讼流程,加快逾期贷款回收。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9期。


2
标签: 温州 银行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