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保险资金对外提供担保

2016-09-07 11:36 575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证明了其已经成为保险业深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除了保险业的银行存款对接利率市场化以外,增加保险资金运用形式更为重要,而允许保险资金对外担保正是其中的选项之一。

来源:金融时报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证明了其已经成为保险业深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除了保险业的银行存款对接利率市场化以外,增加保险资金运用形式更为重要,而允许保险资金对外担保正是其中的选项之一。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走向,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定位对外担保在保险资金运用的地位。 
  首先,允许保险资金对外担保,有利于向担保业注入新鲜血液,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为诸多行业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担保不仅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而且以独立的担保功能成为了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仅以我国担保业为例,它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1998年因专业化担保机构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并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入2011年以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担保业在经历发展高峰之后遭遇发展低谷。在全国的6000余家担保公司中,大部分处于不正常的经营状态,此后,担保业内出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破产倒闭的风潮,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多米诺效应。这表明了我国担保业要想得到有序发展,亟须注入新鲜血液,而允许保险资金进入担保领域则是正逢其时的新鲜血液。 
  目前来看,活跃在保险领域的众多保险机构,不仅资本实力雄厚,而且注重其市场形象和商业信誉。这即是保险机构从事保险经营时强调的“以信为本”,也同样是保险机构参与对外担保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是基于担保信用而形成保险资金进入该领域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提升保险资金在担保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产生高效率的担保回报;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险资金的信用水平带动企业,不仅要认识到讲求担保信用的必要性,还要有意识地在从事担保业务活动中树立讲信用、守合同的风气,引导担保业正常有序发展,为各个行业的平衡发展提供融资和贸易流通所需的担保支持,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有条件地允许保险资金对外担保,关系到我国担保行业的健康成长和担保市场经营秩序的建立。 
  其次,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用保险资金对外担保,其涵盖的行业领域必然广泛,涉及的民商业交易种类亦多种多样,势必可以改变“保险业从事另类投资形成的资产仍多停留在实施的投资主体或保险行业内”的局面。同时借助保险业较好的市场信誉来赢取较为稳定的担保收益,客观会产生吸引其他资金配置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提高保险业在资产管理行业中的投资能力和行业地位,并与保险业务形成良好的互动作用。 
  第三,允许保险资金对外担保,有利于落实“新十条”提出的全面提升保险行业发展水平,实现保险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全行业的现代保险服务水平。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国十条”明确要求:保险业应当“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 
  显然,不断扩大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保险市场稳定运行的需要,而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的首要表现仍然是在“增加运用形式”下功夫,因此,将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扩大到新的投资领域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当然,在选择保险资金新的运用形式方面,必须依照安全和稳健的原则,应考虑相对低风险的投资领域。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保险业监管法的“基本确认保险资金可以运用于有担保的贷款形式”相比较,由于我国保险立法允许保险资金用于对外担保的风险水平较低,因而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负面影响也更小。究其原因,一是保险立法和监管规则已经将保险资金用于对外担保的数额限制在法定的比例范围之内,实施了担保风险的总体控制。二是对外担保作为从属之债,担保人的债务履行责任是第二位的,而担保人的担保内容有可能是信用或者实物资产,不影响保险资金的现金流部分。三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对外担保是以其依法履行谨慎的审查义务和风险评估为前提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预防担保风险。 
  因此,我们不能因担保业一时的萎缩和低迷而退避三舍,将其排除在保险资金运用范围之外。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利于保险资金运用领域的创新,对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具有消极的负面影响。毕竟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多种、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才能够产生更高的回报率。我们有理由相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队伍应有的管理和运用保险资产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防御对外担保中的风险,实现保险资产的增值水平。 
  所以说,允许保险资金对外担保,意味着将“新国十条”提出的“提升保险业的创新能力,实现现代保险服务水平”的目标予以落实。这不仅将进一步拓展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也将现有的保险业提供的变相担保转化为合法有效的担保活动,且在现阶段尤为必要。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资金提供渠道之一,虽然不可能对外施放贷款,但却可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用保险资金对各行业企业,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资金的需求。可以说,在分业经营模式下,既增加了保险资金运用的多元化,也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从而达到双赢,有利于推动我国保险服务业的经济结构调整。

0
标签: 资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多元化渠道落实配套资金资金短缺倒逼产业结构优化

2012-09-10 10:32
1108

苹果将发行55亿美元债券 为股票回购和派息提供资金

2022-08-02 15:44
13533

推介会直播 | 破解企业资金流动的“痛”与“困”

2020-04-18 22:35
82892

推介会直播 | 破解企业资金流动的“痛”与“困”

2020-04-18 22:35

推介会直播 | 破解企业资金流动的“痛”与“困”

2020-04-18 22:35

推介会直播 | 破解企业资金流动的“痛”与“困”

2020-04-18 22:3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