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进口电商供应链难发展,就怪这5个痛点拖后腿!

2016-01-22 17:18 1178

供应链作为跨境进口电商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备受各方关注。随着近年来进口电商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供应链公司相继出现,与发展并

供应链作为跨境进口电商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备受各方关注。随着近年来进口电商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供应链公司相继出现,与发展并存的就是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供应链上存在的痛点怎么解决?未来供应链公司将面临怎样的环境?


痛点之一是跨境综合税


进口税极有可能在2016年4月份推出,当然在落地之前,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猜测。对于进口税中可能会出现的跨境综合税,有2种预测:


第一,跨境电商在保税区内的备货商品,将被以货物定性,而跨境综合税的税率将是11.9%,50元起征额度可能会取消,所有交易都将收税;原行邮税制度(含50元起征额度在内)极有可能在直邮通道(阳光直邮一样需要三单对碰),给予保留;直邮分为阳光直邮和EMS类邮关或者灰关的直邮,邮关和灰关将很快进入严管,非个人自用将很难再走这条通道。


第二,保税区发货,无论是否以货物定性,依然按行邮税征收,但对个人购买跨境商品的全年额度,将会有严格审查。 一年可能限定在2万元以内,超过该额度,要按照一般贸易来征税了。


痛点之二是假货问题


跨境B2C最怕假货,一只害虫会坏了整个生态系统。实际上,跨境电商的假货份额远远低于国内产品,但为什么跨境商品会这么敏感?跨境是做进口产品的,消费者不熟悉,有些代购推荐甚至自己都没见过实物,更不了解什么样的包装是真货什么样的包装是假货,因此消费者对跨境产品没有安全感,也就特别怕假货。那么,对货品真假的把控,考验在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B2C大平台来说,考验的是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如京东、天猫,对供应链把控是非常严格的。


其次,对于中小B2C企业而言,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这就考验其寻找合作商的能力,建议中小企业找可靠的供应链公司合作。


第三,大部分供应商不在国内,这个是非常难以甄别的。建议多做线下面对面沟通,因为这个行业对信任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即便再繁琐也要线下沟通。


而在供应链把控方面,各个企业做到一点,就是原产地可溯源,从工厂到代理商,到海外仓、原产国海关,再到国内机场、国内保税区、保税区海关,清关之后的快递配送,直到消费者手中,做到每一个环节都可溯源,让消费者能够在系统上查得到所有的细节,如果这样的话出现假货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特别是经过了国检、保税区,假货绝对不会有这方面的信息,也不可能走这一途径。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假货的产生,所以这是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


痛之三供应链实效性


大概有四块关系到实效性。


第一块国际物流段,空运或者海运,但是海运时间太长,欧洲到中国大概需要30天,而且奶粉等一些食品不适合走海运,一般会选择空运。


第二块是机场转关。从国内机场到保税区这块,只要2天,如果说流程没有打通,很可能要拖到30天才能从机场到保税区。如果你是刚刚进入这个行业,这块可以跟前辈或者大的供应链企业学习。


第三块是通关速度,各个保税区略有差别,基本上1-2天可以走通。


第四块是国内物流段,这个差距比较小,一般短则2-3天,长则1个星期。因为国内的快递比较成熟了,就看价格以及地域的差别。


痛点之四是海外仓和保税仓


海外仓:首先判断是否有必要做这个海外仓?如果没有特别大的量,就没有必要做海外仓,因为海外仓成本非常高,特别是运营成本。建立海外仓,首先看是否有必要,第二个看利润率能否能够覆盖到。


第二个是保税仓,首先是各个试点城市政策不同,保税仓执行细节不一样。当然有实力的话,一定要提前布局保税仓,因为保税仓资源是有限的。虽然今年可能会扩容,但是与国内的需求相比是不够的。


第三个是保税区发货不稳定,这个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一是通关这块,是否打通了;二是保税仓里面,手续非常烦琐,要摸透每个保税仓的政策。


痛点之五是支付


支付目前国内有几个方式,一个是亲戚朋友齐上阵,以个人名义进行结汇,利用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限额,既麻烦又不合规。第二个是地下钱庄,不受金融监管,操作非法,风险高,属于国家严厉打击对象。企业一定要做到阳光化,因此也不建议走这个方式。


第三个就是做具有海关备案的拥有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能够进行三单对碰,合法合规,建议找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


供应链痛点第六个是系统和数据的对接。跨境B2B2C模式有一个要求,首先你要有网上分销平台,第二个,你要有一个仓储管理系统,并且你的仓库需要特别精准的管理。比如你做寄货代发,如果WMS系统不完善,你仓库中的货就可能找不到,或者在转运途中丢失。


目前国内跨境进口供应链模式


常见的跨境进口供应链类型


国外货源方

一般华人为主,主要通过当地渠道组织跨境货源,厂家拿货 渠道批发 商超扫货等,在国外组织货源,在当地有一定资源 实力取决于拿货能渠道 资金大小仓库能力

中间贸易商

由原来传统一般贸易商或者国家物流公司 转运公司组成,在早期传统贸易中熟悉贸易规则和国外渠道或货源,而国际物流公司和转运公司早期为代购或水货上中积累资源。

跨境供应链巨头

这类主要为资金雄厚巨头,多以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为主,主营跨境进口供应链B2B,不涉及保税仓一件代发,部分还有供应链金融服务,集中体现为批量采购货物,保税区分销B2B给各家电商,账期能力强

国内保税区供应链公司

主要以保税区一件代发为主,为中小电商,如淘宝、微店、微商、O2O等提供跨境商品一件代发,由于跨境电商入驻保税门槛相对较高,对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时间都有一定要求,大部分小薇企业有做跨境商品的需求,而缺少这种能力,跨境代发公司就有了生存的空间,据需,淘宝全球购商家有近40万家,微商大部分做的都是以涉及进口商品,部分中小电商进入跨境领域,都以代发开始。


跨境中间供应链兴起的原因

看到这里,大家都很奇怪,货源为什么不是从国外源头方直接流到跨境电商呢?跨境电商发展到目前,跨境供应链端已经由原来巨大的信息差开始转为透明,跨境电商和国外货源直接对话的机会增多,而国外跨境供应链链条差别于国内。

很多国外货源方在采购货源时,不同的渠道对资金压力不一样,从事这一行都知道,行情变化快,减下风险就需要资金流转快。当面对国内巨大的采购需求时,这就变成压力了,对货源方短期组织货源组织能力,资金要求,仓库、人力都要有要求,很多国外小货源方实际是没有这个能力,只能把货源供给有资金和整合能力的大货源方。

而国内大批量进货的电商平台,习惯了供应商账期问题,账期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是资金合理运用,企业盈利的一种方式,另一个方面跨境供应链不确定因素多,账期对企业方是一个避险的方法。而账期就成为了大多数跨境贸易电商不能接受的方式,这个时候,有资金的大佬就顺利进入。

跨境供应链随竞争发展升级

供应链公司通过大规模采购和稳定的货源渠道,加上账期,拿下稳定的爆品订单。盈利一方面来之账期产生额外效益,一般有账期的产品都比现款价格高,另一方面大企业通过大量交易,获得较好交易额,从而能从银行获取更低的贷款利息,向供应链金融发展。

中小跨境电商平台,随着竞争加剧,把供应链端的资金需求,给到供应链大平台和一件代发公司来做,减轻企业负担,把更多资金放于获取新客户和平台运营中是个趋势,跨境电商整个链条发展趋向稳定。

跨境供应链兴起的三个方向:

一. 跨境进口供应链金融。前面提到跨境供应链金融兴起的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使用,目前涉及供应链金融,华东有浙江物产电商铜掌柜,华南目前跨境翼开始在做,环球易购旗下五洲会进口平台,正在使用跨境翼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二. 一般贸易的进口商品。由于跨境O2O的大量兴起,跨境O2O中用于展示的跨境进口商品,客户体验差,非试点城市展示商品问题等,都让它成为鸡肋,反而一般贸易商品大行其道,目前上规模的跨境O2O和进口商品体验店不下百家,保税国家在郑州单店6800平米,又创记录,其他二三线城市热度不减,而能提供多种一般贸易整柜商品的供应商很少。 

三. 国外直邮、集货供应商受追捧跨境进口保税备货的缺点非常明显,只适用爆品,缺资金要求大,使得SKU单品受限,而大部分长尾商品需求任然存在,提供多种商品或几个区域国家商品集货或直邮的供应商正变得有市场,加上最近各种对跨境保税备货不利消息,越来越多的朋友把目光聚焦以此。
 
供应链中常见箱单不符,到货延期都可以理解,对那些版本不符、飞单跳票 保质期欺骗的行为,是不能容忍。大的电商平台对境外企业合作,一般都会请竞调公司,去实地考察和走访,查看一些工商账务问题,从而避险,而对大部分中心平台,都是通过微信、聚会、活动认识,并不能很好的判别供应商资质和能力、信誉,需要更加谨慎对待。


自贸区智库综合雨果网


0
标签: 电商 供应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