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票据市场分析及2016年票据市场展望

肖小和 王 亮修晓磊 |2016-01-20 22:291312

2015年,“三期叠加”影响不断深化,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显现,而金融市场改革步伐持续深入,票据市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

  肖小和 上海市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会长;

  王 亮修晓磊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2015年,“三期叠加”影响不断深化,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显现,而金融市场改革步伐持续深入,票据市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票据业务无论是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还是在服务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方面,其地位和作用均得到显著的提升;票据资产良好的资产属性得到市场认可,票据业务资金化运作趋势日益凸显,而票据业务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也得以长足的发挥。纵观2015年票据市场的发展,票据业务在国民经济和金融市场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展望2016年票据市场,票据业务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空间。

  一、2015年票据市场发展

  (一)总体交易情况

  2015年,票据业务在承兑和贴现两端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票源供给端,前三季度,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三季度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9.3%。在票据需求端,前三季度,金融机构累计贴现75.2万亿元,同比增长77.0%;三季度末贴现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59.7%,截至2015年11月末,票据融资新增规模超过1.7万亿元,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超过15%(见图1和图2)。

  从承兑业务和贴现业务的发展来看,由于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和实体经济有效资金需求不足的影响,票据承兑业务告别前期的快速增长态势,转而进入相对稳定和平缓的发展阶段;而伴随着票据业务资金化运作趋势的不断增强以及票据资产吸引力的不断提升,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快票据贴现后的转贴现周转运作,从而使得2015年票据累计贴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图1:2005-2015年累计承兑量和累计贴现量情况


  图2:2005-2015年承兑与贴现余额情况

  (二)利率走势情况

  2015年票据市场的利率走势整体呈现出表面波澜不惊但暗流涌动的特点,票据利率在年初受到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在降息、降准等政策实施后呈现较为明显的下台阶的过程。在全年中,除6月中下旬至6月末时点票据利率进行快速反弹之外,全年大多数时段票据利率的波动幅度都较为有限。与往年相比,2015年票据利率波动幅度明显减小,且利率走势在大多数时段内呈现单边下行的趋势。

  票据利率的快速下降和波幅减小使得票据市场经营机构的经营难度不断加大,获利空间不断压缩,利差水平持续收窄,对各机构经营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


  图3:2014-2015年中国票据网报价加权平均利率走势图

  (三)业务创新情况

  2015年,面对传统票据业务模式经营利差不断收窄的现实情况,各类经营机构除采取以量补价等方式之外,积极探索票据业务创新。同时,市场各类型机构纷纷涉足票据市场和票据业务链条中,票据业务创新呈现新的特点。

  一是大型银行不断重视买入返售票据业务发展,通过拓展资金业务来提升收益水平,2015年上半年国有银行买入返售票据余额同比增加57.22%;二是电子票据业务得到迅猛发展,前三季度,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累计承兑3.99万亿元,累计贴现15.78万亿元,电子票据在票据整体承兑和贴现业务中的比重均超过20%;三是票据理财、票据资产管理等跨市场业务成为机构新兴的盈利增长点,2015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票据余额合计2.96万亿元,同比小幅减小,部分商业银行票据资管等业务对原有的买入返售业务产生较为明显的替代效应;四是各类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民间机构涉足票据业务呈现爆发态势,2015年各类电商平台、中介机构等纷纷成立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或信息资讯平台,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拓展移动端票据信息撮合等业务,在整体资金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各类互联网票据平台数量显著增加。

  (四)业务风险特点

  2015年,受到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票据市场各类参与机构的共同影响,票据业务面临的风险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近日,市场透露银监会下发了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对2015年票据业务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了阐述,其中就包括消规模、通道、票据掮客扰乱市场秩序等。全年票据业务面临的风险呈现频发和突发特点,同时风险的关联性、传染性和转化特性较为明显。

  一是票据业务信用风险环境严峻。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持续“双升”,在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产生过剩行业以及部分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经济环境较为严峻,企业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逃债等事件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和金融服务性质的中介公司资金链趋紧,到期债务履约能力存疑,并有资金链断裂和票据逾期的现实风险。

  二是票据业务操作风险较为突出。票据市场因中介介入交易链条导致的假商票、假印章等风险事件频发,极易对票据买入行、业务合作行的票据安全性、资产安全性和交易安全性造成风险隐患与转嫁,风险管控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提高。

  三是票据业务合规风险有增无减。在互联网+热潮方兴未艾和民间金融创新意识上升的背景下,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仍维持一定的市场销售热潮,部分银行业加快了互联网票据业务的创新发展。随着业务创新监管的深入,加大了票据资产管理业务、互联网票据的合规经营风险。

  此外,票据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不断增加,各类票据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件不断增多,各类原因导致的票据逾期情况不断增多,票据公示催告和司法冻结等情况不断增多。

  二、2016年挑战与机遇

  (一)国际因素影响

  近两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经济金融运行与国际因素不断接轨,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2016年,除美国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预计仍将处于缓慢复苏阶段,而美国经济的回暖以及后续持续加息所形成的资本流动,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影响将持续深入。一是加息造成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和跨境资本流动将使得金融市场的波动有所加剧;二是资本流动的加大将对各类资产配置的选择和比重产生影响;三是市场波动的加剧将加大不确定因素的产生。2016年的市场运行趋势将未必如2015年般呈现较为显著的单边运行,对于经营机构的研判能力和经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国内资本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等将为票据业务带来新的服务增长点,而市场波动的加剧也将为经营机构增加票据业务收益提供契机。

  (二)国内经济金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将会深度影响票据市场所服务的对象和参与主体。

  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影响票据业务传统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将进一步压低票据产品的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城镇化和新型产业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将具有较为有利的发展机遇和受到各项政策支持,运用票据业务支持此类行业和企业发展将面临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商业银行转型

  经过了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转型压力。有效信贷需求的不足和利差的持续收窄,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也为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提供了机遇,这些都将对票据市场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一方面,通过单纯的传统的贴现和转贴现等资金和规模为主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目前的发展模式难以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以量补价之外,商业银行通过运用横向和纵向的整合,通过持续完善横向同业和市场业务合作、信息交流和渠道搭建,完善纵向票据链全产品创新,逐渐为票据业务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票据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此外,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对于票据业务的关注也为票据业务创新发展提供机遇。

  (四)票据市场发展

  伴随着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票据市场的发展环境与前期相比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场和监管对于票据业务的关注程度已显著提升,票据业务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成为重要金融工具的同时,其自身面临的模式转换、产品创新需求等都将对今后票据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票据业务在总量和结构上需要进一步优化,在业务经营和风险管控上需要进一步平衡,在法律基础和市场操作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票据业务目前在各类业务创新和发展方向上,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把握;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支持,以及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都为票据业务参与经济发展和适应金融趋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票据业务依然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三、2016年票据市场展望

  (一)票据市场总体发展趋势看好,产品结构有望进一步得到调整

  一是票据承兑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承兑余额会略有增加。票据承兑业务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实证研究表明票据承兑量和承兑余额与GDP相关程度均超过0.9,2016年国内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但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整体信用环境继续变化,银行不良资产持续双升,贷款意愿下降,部分企业可能通过票据承兑替代短期贷款,而银行通过承兑业务可以获得保证金存款及相关收益,因此银行承兑汇票会有所增加,但增速受宏观经济影响会有所回落。随着经济发展,下半年承兑量和承兑余额增长会略快于上半年。二是贴现量延续高速增长,贴现余额有所增加。直贴市场相当部分被中介机构所影响,主要受票据供给量影响,预计总体将保持平稳;银行受实体信贷需求不旺及自身放贷意愿下降影响,将通过增加票据贴现余额来撑规模,但空间有限;市场资金面相对宽裕,银行买卖票意愿上升,票据周转速度加快,交易量将进一步放大,尤其是转贴现量将较直贴量超5-6倍。三是资金业务创新不断涌现,规模发展迅速。在信贷需求不足、资金相对宽裕的背景下,票据资金业务将备受市场青睐,且资金流向普遍为大型银行流向中小银行、中小银行流向城商行、农商行等,由于授信、交易对手等限制,相应票据资金业务创新也会应运而生。四是电票和商票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增长速度会快于纸票和银票。在票据利差收窄、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环境下,电票业务占比有可能达到全部业务的40%左右,商票业务占比有望接近10%。五是票据规模和资金业务在银行机构间可能会发生变化,伴随着银行经营压力加大,转型创新已成必然,银行机构间由于票据定位的变化,票据规模和资金业务将会有所调整,会出现差异化。

  (二)票据利率预计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波动幅度进一步增大

  票据利率主要取决于银行信贷规模和市场资金两方面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加速,经济增速不断放缓,实体信贷需求不旺,加上2015年监管部门放开银行存贷比的硬性考核,信贷规模对票据利率的影响已明显下降,市场流动性充裕情况成为制约票据利率的主要因素。2015年,为稳增长、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连续实施了多次降息降准,并通过开展抵押补充贷款(PSL)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创新手段释放流动性,票据利率也呈现出了单边下行的态势,从年初的平均7%降至年末的不足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显示,未来中国和全球经济将呈现“L形复苏”,经济增速在快速放缓后将呈现迟缓而漫长的复苏过程。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需要保持不低于6.5%的年增长率,才能实现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市场预计2016年国内经济总体状况仍将疲软,经济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放缓至6.7%左右。经济会议指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上,由去年的“松紧适度”调整为“灵活适度”,专家解读认为,货币政策仍将保持进一步宽松,但传统降息等手段可能受外部环境影响有所受限,采取定向释放流动性可能会成为常态。另一方面,美国已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贬值预期以及资本外流压力增大,同时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后波动区间灵活扩大,央行可能会减少汇市干预。为减轻外部压力,2016年央行降息可能只有1-2次,但降准空间较大,预计会有4-5次。因此,2016年市场资金面仍将保持适当宽裕,票据利率仍会维持在较低水平,不乏仍将延续下行的可能,但利率的起伏在不同阶段不同时点将显著加大,这既受国内外政策窗口的影响,也受国内资金投放总量、投向、投放时间以及与国际资金博弈的影响。

  (三)票据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交易模式、参与主体、票据产品更加多元

  随着票据市场的深化发展和创新浪潮的兴起,票据创新已不再局限于对产品和业务模式的改进,交易上的创新将进一步加速,包括现阶段热议的托管平台、报价平台、交易平台、支付清算平台、资管转让平台以及市场上已经开始探索的区块连票据业务模式等等。以小额票据及电票为主要客体的新兴市场互联网票据,直接对接企业融资方和资金提供方,同时弥补了传统票据市场对中小融资以及电票需求的缺失,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现实意义,部分商业银行也将逐渐开始参与与互联网平台、规范票据中介的合作。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将更趋多元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票据创新业务和产品的参与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大,跨界、跨市场、跨区域的经营特点将愈发显现。受金融监管趋严、流动性和资本占用等因素约束,大型股份上市银行的票据业务市场占比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日渐成为票据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信托、证券、保险、资管、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中介属性的金融服务公司涉足票据市场领域与流转链条。票据产品将更加丰富。未来中国银行(3.470-0.06,-1.70%)业也将进入大资管时代,而票据资管业务可以摆脱信贷规模的约束,在当下“资产荒”背景下具有资产质量高、收益可适等特点,预计在2016年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和相关模式创新。2015年1月,银监会关于中信银行(6.080-0.11-1.78%)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银监复[2015]2号),标着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已实质性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提速,票据资产兼具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票据资产证券化有望首先进行试水并规模化发展。

  (四)票据交易所众望所归,局部性、区域性有望成立

  传统的点对点、单笔询价、送票清算等业务模式已严重影响了票据市场发展步伐,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票据交易所已是众多银行机构特别是市场的共同心声,并且已有部分银行开始筹划和尝试电子化交易平台,市场上部分企业也在进行互联网+票据平台的建设,甚至个别地方已经建成电子化票据交易平台,依托银行投入运营,虽然一时间建立全国性票据交易中心较为困难,但区域性、局部性或者集团性的票据电子交易平台是完全可行的。当然,从票据产品线来看,电子票据或者票据转贴现、回购等具有资金性质的业务在银行间可先行先试票据交易所模式,都是可选择的路径。票据交易所应该主要面向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民间经纪和个人投资者等,包含客户准入、市场报价、市场议价、交易撮合、票据资讯、产品展示、产品管理、风险信息、统计分析、研究预测、政策法规、票据咨询、端口对接等一系列功能,可实现与央行征信、清算、电票、商业银行与企业、金融同业等关联系统的功能互通和数据共享,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各行的信息快而准、功能齐而全、服务精又好的综合化平台。建立票据交易所不仅可以提高票据资产运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业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票据风险防范水平,实现市场信息的整合和共享,提升票据市场规范经营水平,发挥票据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五)票据风险形势更为严峻,风险管理有望提升

一是票据信用风险凸显。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整体信用环境不容乐观,银监会披露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9个季度上升,部分行业和企业遭遇经营困难,尤其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城镇化过度地区,潜在风险会逐渐暴露。很多类信用风险的暴露仍可能牵涉到诉讼、仲裁等司法途径,票据纠纷引发的法律风险呈多发、突发态势。二是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增加。一方面,受到利率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挤压、互联网金融挑战等因素的影响,票据业务资金成本不断抬高。另一方面,除了受信贷规模调整、资金供给因素以外,经济资本约束、流动性管理、跨市场波动传导影响增强,票据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料将增强,市场风险影响因素叠加。同时,票据利差不断缩窄,银行机构出于考核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错配和杠杆力度,利率风险显著上升。三是合规监管更趋严格。票据创新日新月异,跨市场、跨区域、跨产品的票据创新可能超出当前监管政策允许范畴,新兴互联网票据法律地位模糊、操作流程不规范,合规风险矛盾突出。票据经营机构和经营人员迫于考核压力以及观念、意识、素质影响,从事高风险票据业务以及经营管理违规行为,稍有不慎可能导致监管罚款或暂停业务,带来经济无法衡量的损失。监管政策不断趋严,检查频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处罚力度有所加大,合规风险应高度重视。四是操作风险上升明显。票据市场发展不断加快,交易更趋频繁,交易区域扩大,背书流转次数增多,过桥、双买等模式复杂,参与主体更趋多样,部分经营机构经营管理管理水平、技巧、策略都参差不齐,对票据业务关键风险点的把控缺乏经验,制度建设上也存在缺失,操作风险显著提升,也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内外部勾结的欺诈风险,并将票据风险通过交易的形式向金融机构予以渗透和扩散。票据经营管理部门认真落实中国银监会办公厅【2015】203号文《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和要求》,有望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的水平和能力。

  (六)票据机构体系、制度体系、市场体系、利率体系、风险体系、创新体系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随着信贷市场变化及利率市场化,票据业务在银行业务新增贷款中的比重加快提高;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票据买断、回购交易业务总量越来越大;票据参与主体包括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民间中介等急剧增加,同时部分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压力下向票据业务要效益现象再显,票据市场各种创新如模式、产品、交易、平台闭环运行比比皆是;加上票据法的修改讨论,以及央行、银监等部门对票据业务的重视,可以预计在市场力量、票据参与主体力量、票据监管部门力量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票据机构、制度、市场、利率、创新等体系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健全。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17年1月票据市场分析——惨淡与等待的新生

2017-02-26 13:26
1721

票据市场分析:央行再暂停正回购操作 对票据市场意义重大

2014-12-03 14:25
1058

汽车融资租赁市场分析:车抵融资行业前景巨大

2020-01-02 17:07
142530

8月最新全国二手车市场分析:交易量119.86万辆 同比增长0.92%

2019-10-11 13:40
2307

2019外卖行业下沉市场分析报告

2019-09-09 13:38
4131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