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角】我国煤炭企业信贷融资的需求与效率困境

2015-03-16 16:572489

文/黄丹(中信银行总行)一.煤炭企业信贷融资的环境分析(一)政策环境1、环保与安全投入成为衡量煤炭企业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煤炭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物质,如污水、废气和粉尘、固体废弃物、噪声等,同时,矿井建设、巷道掘进、地面修建等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国家政策层面,日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环境治理标准随之提高。


 

文/黄丹(中信银行总行)

 

一.煤炭企业信贷融资的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1、环保与安全投入成为衡量煤炭企业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煤炭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物质,如污水、废气和粉尘、固体废弃物、噪声等,同时,矿井建设、巷道掘进、地面修建等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国家政策层面,日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环境治理标准随之提高。随着国内雾霾问题的突出,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禁止进口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研究出台煤炭质量管理办法,推进煤炭清洁利用,逐步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这些都对煤炭企业环保治理、经营管理、技术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环保成本。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要求,加大了对存在安全隐患和缺乏安全保证的煤矿关停力度。2013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了《煤矿安全工作要点》,以小煤矿关闭退出为重点,推进煤炭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决停止审批新建30万吨/年以下高瓦斯矿井和45万吨/年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引导大型煤矿企业收购、兼并或整合小煤矿。


2、资源税改革将进一步增加经营成本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发展环保市场、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制度等举措。国家发改委逐步对煤炭资源税进行改革,资源税将从2-8/吨的固定费用转变成售价百分比的形式,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的标准也提高了,这些改革都增加了煤炭企业的成本。这意味着随着污染治理成本和税费的增加,煤炭企业的直接成本增加,对煤炭市场供需产生间接影响,倒逼高成本产能退出,加速行业洗牌。


3、煤炭生产、交易成本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2013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国家规划矿区内新增年生产能力低于120万吨的煤矿开发项目,核准权由国家发改委下放至省级投资主管部门;企业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企业自备车辆参加铁路运输、煤层气对外合作合同取消审批,意味着煤炭企业投资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在煤炭流通环节,取消了实行将近10年的煤炭经营许可证,国家煤炭主管部门对于煤炭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干预继续减少,煤炭生产、交易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4、进口煤炭对我国煤炭市场冲击仍然较大


煤炭进口已经对国内煤炭市场构成严重冲击,沿海省区的煤炭供应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如广东省进口煤已经占到总消费量的40%,许多电厂已经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转向使用进口煤炭,广西沿海港口几乎全部接卸进口煤,北方港口下水煤炭基本已经被挤出广西市场。20138月,我国取消了褐煤零进口暂定税率,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


5、加快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由于国内煤炭行业的集中度不高,大量的小煤窑承担了近一半的煤炭产量,对行业内的主流煤炭企业造成较大冲击。此外无序开采降低了回采率,加大了环境的污染。未来我国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将加快,由市场来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改善市场供应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20132月,《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在产业准入方面,对煤矿企业规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鼓励以现有大型煤炭企业为核心,通过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中小型煤矿,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发展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一体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参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


6、新兴能源发展步伐加快,煤炭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3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层气产业政策》,重点是把煤层气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新兴能源产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国家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和石油天然气企业成立专业化煤层气公司,形成以专业化煤层气公司为主体、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组织结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煤层气价格政策。煤层气产业政策逐步落实后,相关国家扶持政策或将比“十一五”时期更及时有力,国内限制煤层气发展的种种束缚有望逐步松绑。“十二五”期间,煤层气产业化的提速或将开启地面煤层气钻采投资超400亿元的市场空间。


7、“十二五”规划对煤炭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对比煤炭供给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数据,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产能将较“十一五”期间增长58%或15亿吨,煤炭产能目标更符合国内实际的煤炭需求,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2.4亿吨,大幅超过规划的目标,由于煤炭的需求量与GDP的相关系数比较高,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41亿吨的煤炭产能将能满足国内在“十二五”期间对煤炭的需求。


1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项目

内容

生产方面

产能将达到41亿吨/年。其中,大型煤矿占比63%;产能30万吨级以上中小煤矿占比22%;产能30万吨级以下的小煤矿控制占比5%以内。

建设方面

“十二五”新开工建设规模7.4亿吨/年,建成投产规模7.5亿吨/年,结转“十三五”建设规模3.5亿吨/年。

企业方面

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0%以上。

技术方面

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其中,大型煤矿达到95%以上;产能30万吨以上中小煤矿达70%以上;30万吨以下小煤矿达55%以上。千万吨级矿井(露天)达到60处,生产能力8亿吨/年。安全高效煤矿达到800处,产量25亿吨。

安全方面

进一步提高职工的职业培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0年分别下降12.5%和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

综合利用方面

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10000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3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160亿立方米,基本得到利用;井下抽采140亿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煤层气发电机容量超过285万千瓦。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达7600万千万。煤矿石综合利用率75%,矿井水利用率75%。


数据来源:根据十二五规划整理


2 煤炭供给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对比(亿吨)



 

煤炭

产量

其中:大型

煤矿占比

大型煤矿

占比

大型煤炭

企业产量

占比

新开工煤炭建设

建成投产规模

(含“十一五”转结)

十一五期间

25

14.5

56%

50%

4.5

2

十二五期间

41

26

63%

60%

7.4

7.5


表3 “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布局



 

东部地区

占比

中部地区

占比

西部地区

占比

建设布局(亿吨/年)

0.25

3.30%

1.85

25%

5.3

71.70%

生产布局(亿吨/年)

4.6

12.00%

13.5

35%

20.9

53.00%


表4 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重点任务



数据来源:根据十二五规划整理


综上所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行业面临着产业转型、结构升级的要求,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环保治理、安全达标将成为煤炭行业政策方面关注的重点。

 

(二)市场环境


1、受宏观经济影响,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有下滑趋势


受宏观经济影响,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有下滑趋势,“投入即利润”的时代即将结束,煤炭企业面临产能潜在过剩可能带来的风险。煤炭为刚性需求资源,当煤炭供大于求时,产能过剩,即使销售价格持续下滑,也无法消耗多余供给;供小于求时,产能不足,即使煤炭价格再涨,也无法满足需求。目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受下游煤炭消耗行业需求减少影响,煤炭有效供给将增加,如果不限产,煤价将继续下降。



图1 煤炭消费领域产业链条示意图


通过对煤炭消费去向的跟踪,直接需求主要为电力耗煤48%,钢铁耗煤17%,水泥耗煤13%,化肥耗煤3%,其他耗煤19%。中游制造业主要是钢铁、水泥,其对煤炭的需求占比分别为22.7%14.4%;终端下游行业主要是房地产、基建,其对煤炭的间接拉动作用最大,折合耗煤量占比分别为9.38%11.98%


2、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行业发展空间受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是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聚变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页岩气和煤层气等。目前在我国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主要是太阳能、风能和核能。根据《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11.4%,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2012年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未来2025年,煤炭的增长量将在50%左右,煤炭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未来10年,我国煤炭产业将进入亚高速阶段,难以再持续高速增长,煤炭需求增速呈回落态势,需加快转型扭转供过于求局面。


从发展的角度看,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发展的潜力巨大,但由于新能源在我国电力消费结构中占比较低,目前发展面临技术、资金、并网、安全性等诸多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根本性解决,并且较相比火力发电不具有成本优势,因此,其他新能源的发展短期内对煤炭业的影响较小,煤炭仍占主导地位。


目前太阳能、风能和核能仅能对煤炭在发电领域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太阳能、风电、核电等水电外非化石能源发电目前在我国总发电量中占比较小,十二五期间即便太阳能、风电、核电及其他新能源装机容量能实现既定目标,占比达到11.4%,由于发电效率偏低,总发电量占比将远低于10%


美国页岩气快速发展使煤炭市场需求减少,出口大幅增加,国际煤价不断下降,但受港口、运距等因素限制,短期内出口到我国的煤炭不会大幅增长。我国页岩气发展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短期内将难以改变我国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消费结构。


煤层气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其开发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用于城市民用、汽车燃料、建材、冶金等工业燃料和瓦斯发电等领域,对煤炭的替代作用短期影响较小。随着煤层气利用率和开发技术的提升,其对煤炭的替代作用较逐步显现。


3、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型企业成主导


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煤炭行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兼并重组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通过强强联合、对中小企业兼并收购等形式,中国煤炭行业将出现更多的跨省、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行业集中度相应提高。未来我国大型的煤炭类企业,将更多的是以“煤-电联营”、“煤-化结合”、“煤-运一体化”等方式出现,煤炭企业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相互渗透将是大势所趋,含煤炭业务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方式将是未来大型能源公司的重要特征。

 

二.煤炭企业信贷融资的需求困境


目前发展环境下,煤炭企业在信贷融资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银行信贷配给、贷款服务同质化、信用评级影响大、担保机制不健全等都制约着煤炭企业信贷融资的发展,对于中小民营煤炭企业来说,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困境更是尤为突出。

 

(一)银行信贷配给现象


银行在信贷交易中处于强势地位,煤炭行业信贷贫富不均。银行在授信客户的选择上倾向于大型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滞后,受小煤矿关停、整合等行业政策的调整变化影响,大部分中小煤炭企业很难得到银行信贷支持。部分银行规定大企业贷款信用等级只需“B”级,而同样条件的中小型民企业贷款需要达到“BBB”级以上。还有的银行甚至对中小民营煤炭企业信贷上实行刚性退出政策。众多的中小民营煤炭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银行现行的责权利机制和风险控制原则影响了银行对煤炭企业的信贷配给。现有的金融体制下,银行在为煤炭企业提供贷款时,更多需要考虑借贷风险的规避问题。从银行角度看,小煤矿多属村办煤矿,煤矿的投资除少量自有资金外,主要来源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小煤矿关停后,煤矿现有设施基本报废,可抵贷变现资产有限,容易出现信贷风险。银行出于安全性和效益性的考虑,必然会加剧煤炭企业的融资困境。此外,煤炭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众多的企业将融资的负担都压在商业银行的肩上,商业银行的决策风险更大。这个矛盾是银行和企业自身的力量所无法解决的,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有望解决这一矛盾。

 

(二)信贷服务同质化现象


目前煤炭企业贷款一般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具有高频、小额、高风险的特点,贷款周转期不易测量,逾期可能性较高。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相对简单,没有针对煤炭企业特点的差异化贷款服务,以适应多样化的煤炭企业融资需求。银行的经营理念、机构设置、信贷资金配置和具体操作方式仍然遗留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服务方式,没有考虑煤炭企业所有制、规模大小不同的特点,金融服务缺乏个性和差异化,大多采取对企业进行一刀切的信贷配给方式,难以满足煤炭企业多样化的需要。

 

(三)银企信息不对称


银行与煤炭企业之间良性互动太少,对煤炭企业信息了解不够。为了风险管理的需要,商业银行纷纷上收基层行贷款审批权,集中资金投向大中城市、大项目和优势行业。这种高度集中的“分级授权”信贷管理体制,使煤炭企业密集的市(两级金融机构只有贷款受理权,没有贷款权,审批权集中在省级分行,但是具有审批权的省级分行对位于市两级的煤炭企业很难掌握情况,对煤炭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利。加上矿区经济环境不佳,容易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信贷限制或退出的地区,地方经济发展难以得到对等资金支持,煤炭企业也一度被列为只收不贷的企业,发展受到制约。

 

(四)担保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和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银行对煤炭企业信用状况的评估也处于较低水平。对煤炭企业非银行信息的采集和信用评定体系不完善,政府主导的诚信体系及运行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企业信用评价机构的权威性还没有树立,煤炭企业的信用状况还不能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共享。企业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归集和准确的评估,银行缺少对煤炭行业的专门研究和分析,导致银行不能全面、有针对性地对煤炭企业做出信用状况的判断。银行对大中小型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采用同一标准,把处于初创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和成熟的大企业置于同一起跑线,不能很好地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此外,煤炭企业在信贷过程中经常面临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困扰,抵质押物难以有效估值,即使估值了,结果也不尽合理,容易受到质疑,为中小民营煤炭企业贷款增加了不少阻力。

三.煤炭企业信贷融资的效率困境


目前煤炭企业的融资效率并不高,内外部因素约束了其融资效率的提高。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融资方式、企业质量、企业价值波动等,外部因素主要是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

 

(一)企业规模约束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代理问题相对较小,其所拥有的有形资产较多,破产风险较小,因此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较容易进入长期负债市场,融资成本较低。与此相对,中小民营煤炭企业的风险较大,管理者通常都持有较高比例的股份,这使得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更严重。Marsh(1982)认为大公司在长期举债中的具有规模经济,甚至有同债权人讨价还价的能力,这大大降低了长期债权融资的成本。所以,可以看出煤炭企业规模大小直接对其融资效率产生影响。

 

(二)融资方式约束


债务到期时,一旦经营者无法兑现偿付本金和利息的承诺,企业就会陷入重组或清算的困境,所以债务在法律与合同上的规定对经营者来说是一种硬性的制约,无形中促使经营者必须保持足够的现金流用于债务支付。企业通过负债取得的资金是必须偿还的,这将减少经营者用于自身私利的自由资金,这种功效被詹森(Jensen1986)称为负债的“控制假说”。在那些具有大量自由现金流而利润增长相当缓慢的公司,资金投向于不经济项目而浪费严重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负债的这种控制作用体现得最为充分。

 

(三)企业质量约束


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负债期限结构可以传递有关公司资信情况的信息。Flannery(1986)证明在存在企业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质量好的企业将更倾向发行短期债务而质量不好的企业则偏好于发行长期债务。但由于贷款人会对长期贷款的溢价进行调整,因而质量不好的企业会模仿质量好的企业来选择期限短的债务。到底是出现一个混合均衡还是一个分离均衡,起关键作用的是交易成本。当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分离均衡可能存在,此时债务期限决策不但可通过贷款来传递企业的质量信息,而且还可预期到企业质量与债务期限呈单调的负相关性。企业质量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效率。

 

(四)企业价值波动性约束


Diamond(1991)的模型认为债务期限与信用等级之间存在非单调的相关关系,对信用评级较高的公司,由于流动性风险较小,使用短期债务是有利的;而对信用评级偏低的公司来说,流动性风险较高,因此使用长期债务较为有利。wiggins(1990)指出,如果企业借的是长期债务,则破产风险对企业是有利的。因此,企业价值波动和财务风险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效率。Diamond(199l)运用不完备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当存在流动性风险时,私人信息影响债务期限选择的模型,并且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来说,流动性风险比信息效用更重要。煤炭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居多,受限于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规模大小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能获得良好的信用评级,其融资效率必然受到影响。

 

(五)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约束


经济运行伴随着上涨或下跌,由此形成了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宏观经济运行一般被分成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在现代宏观经济运行中,四个阶段的区分已经不是很明显,不过繁荣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煤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主体,特征之一就是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波动,其融资效率的决定除了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之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企业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大背景的影响。

 

四.煤炭企业视角信贷融资困境的经济学分析


因为贷款风险取决于贷款用途、投资类型、以及抵押担保机制、信息渠道等多种因素,当信贷市场所处的制度环境缺乏有效的保证,银行可能通过非价格的信贷配给来保护自身的利益。面对大量的借款企业,银行会通过贷前调查行为对企业进行筛选。当从事资金这种特殊商品交易时,古典价格理论“价高者得”失灵了,银行往往将资金提供给一部分并不一定是出价最高的企业,而另一部分企业即便出价很高,也遭到拒绝,这就是信贷配给现象。


根据煤炭企业信贷融资行为的特征分析,我国中小民营煤炭企业正面临着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规模越小的企业,贷款被拒绝的比例越高。在煤炭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规模和所有制歧视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新古典经济学核心观点是“看不见的手”,也就是价格能够自动调节供给,达到市场出清的均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价格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上,不存在配给现象。但是信贷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信贷市场是一个以利率为相对价格的跨期交换市场。当前的贷款与未来有利息补偿的支付承诺进行交易(Baltensperger,1989),但是未来支付承诺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甚至有可能是不可信的(Wijkander,1992)。因此,银行和企业在交易开始时就受到不同的偏好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等各种因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信贷的供给曲线不一定随价格上升而上升,需求曲线不一定随价格上升而下降。供需曲线的相交点,也就是市场出清点不一定是供需双方的理性行为。


西方学者们对于信贷配给一般有三种分类标准:一是按信贷配给是长期效应还是短期效应,分为均衡信贷配给长期的、非均衡信贷配给短期的。二是按信贷配给的方式,分为对既定客户的贷款数量进行配给、对贷款客户的数量进行配给。三是按配给形成的原因,分为政策管制配给、非政策因素配给。


新古典经济学家对信贷配给现象原因分析的解释是,由外部冲击引起的、暂时的非均衡现象,或者是政府干预的结果。但新凯恩斯信贷配给理论认为,“供求定理实际上不是一个定理,不应看作为分析经济的必要假定。”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只是一种理论现象,并不符合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信贷交易的市场利率机制和信贷双方相互作用产生信贷配给机制的双重作用下,信贷市场常常处于非出清状态。因此,信贷配给机制是以信贷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其相互影响为前提的,并不是暂时的非均衡现象,根据新凯恩斯经济学的观点,信贷配给是在银行提供资金少于煤炭企业的资金需求的情况下,银行不是完全基于利率机制考虑,而是基于利润和风险的双重考虑,附加各种贷款条件或者按照所提出的契约条件,通过配给方式来实现交易的行为。这种配给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煤炭企业信用评级的基础上,一小部分企业获得了贷款,另一部分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二是企业所需的资金只得到了部分的满足。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的预期效用是贷款利率和风险的函数。但是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贷款前的逆向选择和贷款后的道德风险问题使得银行承担了监督成本,却难以获得真实信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利用利率的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来分析不同企业的还款概率、风险态度和行为。当利率上升至临界水平还继续提高时,有良好信用水平的、投资风险较低的企业借款比例会降低,而信用水平低、投资风险高的企业比例反而会上升。在高利率条件下,投资风险高的企业会继续申请贷款,其他企业也可能转向投资高风险项目。如果投资成功,企业会获得高额收益;如果投资失败,有限责任制下,企业只承担有限损失。银行与企业之间风险分担的不对称性提高了贷款风险,降低了配置效率。


因此,使信贷市场供给相等的利率是帕累托的市场均衡利率,而在利率的选择和激励效应双重作用下,利率提高可能会降低而不是增加银行的预期利润,银行对于利率的预期利润是一个凹函数。与这个凹函数对应的利率是银行最优利率,即当利率的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相抵消时,银行收益达到最大时的利率。此时,银行信贷供给量达到最大,但利率低于信贷供需平衡的利率,这个差距则通过信贷配给解决。银行在最优利率水平上,是一个均衡利率,银行宁愿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需求,也不愿意在较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资金需求。


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率具有了筛选和激励作用,利率的变化会通过融资风险或者预期监督成本的变化,对银行的贷款质量产生影响。可以认为,正是利率对于银行贷款资产质量的主导作用导致了信贷配置现象的产生。


信贷配给是在给定博弈环境的情况下,银行和企业互动的结果。制度环境的引入会改变银企双方博弈的信息结构。西方国家大多以完善的制度环境为分析背景,来设定均衡的模型,这些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贷配给现象。


在目前的煤炭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民营企业。中小民营煤炭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信用评级较低,通常被要求提供更多的贷款担保或抵押,但这也是这些企业无法做到的。此外,信贷严重不对称现象,在这些煤炭企业身上表现尤为明显,银行难以掌握其真实信息。为了规避信贷风险,银行宁愿闲置资金,或者用更低的利率贷款给大企业,也不会贷款给中小民营煤炭企业。这种情况造成了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信贷配给问题。(完)

0
标签:企业 信贷 视角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银行信贷视角下的往来账项调查

2019-07-23 09:21
43535

调研报告预计消费信贷及小企业信贷缺口将缩小

2013-04-17 10:37
1030

天量信贷 中小企业为何仍“喊渴”?

2009-09-01 14:37
1083

西安中小企业将获70亿元信贷 17家企业筹备上市

2009-08-05 10:51
923

东莞获500亿信贷投放企业

2009-01-05 10:38
755

2024年度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启动

2024-11-22 10:39
2014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