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在德国经营环境调查
2014-10-12 12:59677
跨文化管理;签证问题和工作许可申请;合规性经营;融资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和政治偏见以及知识产权问中企在德六大挑战。
跨文化管理;签证问题和工作许可申请;合规性经营;融资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和政治偏见以及知识产权问中企在德六大挑战。
相比欧美企业以商会形式定期发布报告或调研,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较少抱团发声。不过,这一情形正在发生变化。10月10日,第六届汉堡峰会期间,成立一年多的德国中国商会——中国在欧洲建立的第一家海外商会——发布《201年中资企业在德环境调查》(下称《调查》),直言中资企业在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经营的挑战。
《调查》称,中企在德经营遇到的挑战主要有六大方面:跨文化管理;签证问题和工作许可申请;合规性经营;融资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和政治偏见以及知识产权。
具体而言,通过向约800家在德投资的中企发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跨文化管理上,中企进入德国市场初期都会遇到相关问题;中企的签证问题集中体现在短期外派员工的工作签、在德招聘中国籍毕业生以及家庭团聚签证对中方人员配偶德语水平有硬性要求;对德国法律和税务规定、经济政策及商业文化缺乏了解构成合规性经营方面问题;融资上,中资成为主要股东后,贷款变得更困难;偏见体现在中资企业尤其国企受到德国严格监管;知识产权上,有些德国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滥用知识产权保护,让中企蒙受损失。
此外,尽管高素质劳动力是德国吸引中企的一大因素,但这也构成中企在德经营的另一个难题。德国中国商会主席、中国工商银行法兰克福分行总经理陈飞表示,用工问题上,中企感到的困难表现在:德国劳动力成本高,且缺乏招聘高效人才的渠道。除了人才,根据《调查》,德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安全的投资环境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构成中企赴德投资前三大原因。
“有信心这些挑战会得到解决,”陈飞告诉财新记者。他表示,尊重德国规章制度的同时,中国商会也在跟德国政府沟通相关问题,且也感觉到中国政府也在促进问题的解决。
目前中国在德国经营的企业约2000家,约为德国在华经营企业数量的四分之一。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已成为在德投资项目数量第三大国,中国企业最看重的德国行业分别为:汽车制造、机械工业以及电子行业。此次中国商会调研的企业中,机械行业约占20%。
本次调研,中国商会向约800家在德中企发布了问卷, 不过,企业参与率不到15%。对于这一数据,陈飞向财新记者解释,一方面,中国企业本来比较含蓄,涉及劳工人数等信息时,企业不太愿意向商会透露,另一方面,这是中国商会第一次做这类调研,企业存有一些怀疑。中国商会干事长段炜表示,这一参与率并不算低,一些欧洲商会发起类似调研时,参与率也在这一水平。
近来,由于中国鞋业公司索力(Ultrasonic)高管被疑携巨款跑路,德国媒体之上不乏对中企资质和信誉的怀疑,不过,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汉堡商会总干事Hans-Jorg Schmidt-Trenz表示企业的这种违规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此前表示,作为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索力高层卷款潜逃只是个案,不会对中德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且两国将合作开展调查并防止类似案件发生。他建议,中企来德投资要积极了解德国和欧盟税法,学会与工会保持良好关系。
陈飞表示,对于中国企业的好评和差评,他都听说过,既听说过中国企业挽救德国企业,又创造就业带来发展的故事,也听说过老板卷钱跑的情况,“关键看这个企业是个什么样的企业,”且德国人不会关心你是国企还是民企,看的是这个企业是否真正是一个正值的企业。
德国中国商会成立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访问德国期间,即2013年5月,时两国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正式称“中国宣布在德成立中国商会并启动设立投资促进机构”。
来源:财新网
记者:王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