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发达国家是怎样对外投资的?

2014-08-17 10:50 1263

投资大国发展路径美国、德国、日本是当前世界前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二战后,美国超过英国保持最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地位至今,但其存量在全球的

投资大国发展路径

美国、德国、日本是当前世界前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二战后,美国超过英国保持最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地位至今,但其存量在全球的份额呈逐渐降低之势:1967年达53.8%,2011年降至21.3%。德国在二战后重新开始对外直接投资,1967年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的2.8%,2002年达8.9%,2011年降至6.8%。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比德国晚,存量在1967年占世界的1.4%,1993年达10.4%,2011年降至4.5%。

美德日对外直接投资历程具有以下特点:

1、投资产业:从以资源行业为重点到以制造业、服务业为重点

由于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投资大国早期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行业,后逐渐转移至制造业和服务业,持股公司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914年美国直接投资存量40.4%分布在矿业石油业,18.2%分布在制造业,14.7%分布在公共基础设施,13.5%分布在农业,6.5%分布在销售业。1950年,美国的直接投资存量38.3%分布在矿业石油业,32.5%在制造业,18.6%在服务业,其他行业10.6%;到2011年,美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只有4.5%分布在矿业石油业,制造业14.2%,金融保险业20.3%,43.5%为持股公司。日本也经历了从资源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重心转变述。德国情况不同,对资源业的直接投资一直较少,先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重点。1958年,德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占84.2%,服务业占15.8%;2005年制造业占比降至18.2%,银行等金融中介占17.6%,持股公司占41.2%,批发零售维修占9.4%。

2、投资区域:从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

在投资产业变化影响下,投资大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基本经历了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转变。其中,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大国的早期投资以资源行业为主,后转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发达国家,投资则长期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1914年,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占比分别为52%、48%;其中,48.7%投向拉丁美洲,23.5%投向加拿大,21.8%投向欧洲,5.7%投向亚洲、非洲和大洋洲。1950年,美国投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存量基本持平。到2011年,上述比例变化为69.5%、30.5%。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从发达国家为主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再到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历程。德国则长期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投资对象,投资比重逐渐提升。

3、投资主体:大型跨国公司迅速成长

跨国公司是投资大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伴随投资大国成长,大型跨国公司崛起,实力的相对变化也反映着各投资大国在世界直接投资领域中地位的变化。据美国《财富》杂志的数据,1956年全球100家最大工业跨国公司中,美国79家,德国7家,日本0家;1980年,美国44家,德国11家,日本8家;到1998年,美国35家,德国14家,日本23家。根据美国《财富》杂志以销售额为指标对世界500强的统计,1996年美国有152家,德国44家,日本148家;到2012年,美国有132家,德国32家,日本68家。大型跨国公司国际经营化程度日益提高,反映出其在全球吸纳、整合、配置资源能力越来越强。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根据企业母国以外的国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国外市场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国外雇员占总雇员的比例等三个指标的平均值计算了世界非金融100强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发现其跨国指数不断提高,从1993年的47.2%上升到2006年的61.6%,2011年达到62.3%。

4、政府职能:鼓励、保护和引导

投资大国普遍重视国内立法,积极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建立和不断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和资金支持制度,实行海外投资税收优待政策,并提供优质、高效的投资信息服务。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常常与对外援助相结合,并以对外援助为先导。美国先后颁布《对外援助法》、《经济合作法》、肯希卢泊修正案、冈扎勒斯修正案和《贸易法》中的限制条款、《海外反腐败法》等,积极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或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利用国际经济组织提供外交保护和支持,首创海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以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为保险责任承担者,通过美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援助,实行所得税和关税优待政策,积极提供投资信息服务等。德国与日本的做法基本如此。

同时,投资大国也根据本国需要对海外直接投资进行引导。比如,在鼓励投资海外自然资源方面,日本专门设立了资源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并先后成立石油开发公团和金属矿产事业公团引导海外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并给予优惠贷款、贷款担保及税收优惠等。此外,投资大国多重视支持中小企业赴海外投资,比如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重视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如给予中长期直接贷款,并以降低中小企业保险登记费、代小公司垫付保险经纪人代办费、对投资项目调查差旅费进行补助等多种形式提供海外投资补助等德国政府经济合作部为中小企业提供“新企业开办及技术转让计划”专项贷款,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为中小企业在境外投资提供优惠贷款。

投资大国发展路径启示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同时也遇到一些挫折,主要是市场因素,也有一些政治因素。2007年,美国颁布《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2008年发布《外国人合并、收购、接管条例》,进一步加强对外资的安全审查。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走进美国”阻碍重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鞍钢在美建厂,华为收购美国加州三叶公司……均不顺利。截至2011年,中国直接投资在美国仅排第25位,占美国吸收外资总量的1%。吸收投资大国成熟经验,可以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正向借鉴。

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应先以资源业和制造业为重点,而后再逐渐转移到服务业。截至2011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比例为33.5%,金融业为15.9%,采矿业为15.8%,批发和零售类为11.6%,制造业为6.3%。而在美国和日本的早期投资中,采矿业比例一般高达35%以上,这说明中国对海外资源行业投资非常不够,原因在于各国对资源投资比较敏感,限制较多;也说明中国政府对海外资源行业投资的引导和支持还需进一步加强。事实上,海外能源对工业化处于中后期、城镇化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中国十分重要。投资大国早期投资制造业比重均在18%以上,中国明显过低。

第二,逐渐增加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为3781.4亿美元,占89%;对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为466.4亿美元,占11%。在美德日的早期投资中,发达国家比重一般都在48%以上。与之相比,中国投资发达国家的比重过低。当然,由于中国投资存量的73.6%分布在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这三个被称为“避税天堂”的世界著名投资中转地,可能造成较大的统计误差。但即便考虑误差,中国也应逐渐增加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特别是加强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和金融业投资。

第三,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的跨国公司,逐步提高民营企业投资比重。发达国家投资主体主要为私有企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1996-2012年,入选《财富》杂志以销售额计的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数从两家增加到69家,仅次于美国,反映中国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但在这69家中国企业中,只有五家是非国有企业。目前,除少数非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利润率较高外,中国大多数国有企业跨国指数还较低,盈利能力也较弱。据统计,2011年中国新进入世界500强的16家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2.0%,2012年新进入的16家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8%,基本属于微利企业。而在2011年和2012年,中国以外的世界500强公司平均利润率均为5.8%。因此,应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并且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大对非国有跨国公司的培育力度,促进非国有企业开展和扩大海外投资,增加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

第四,进一步完善投资促进体系,加强投资引导功能。投资区域、投资产业及投资主体的差距,表明中国目前初步建立的投资促进体系还欠完善。中国政府应将对外投资项目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协调机制;完善投资政策法规,加快建设国内基本立法;主动地参与和发起双边、多边或区域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和签订以及避免双重征税条约的谈判和签订,特别是与美国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签订,并对早期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保险、财税、信贷、信息服务等配套措施,加强其对重点投资产业、重点投资区域的引导功能,特别是加强资源导向、技术导向、市场导向的投资,并进一步发挥其对投资主体,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培育作用,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海外投资;督促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熊柴 孙时联  

来源:经济参考报

0
标签: 投资国 对外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