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票据融资量攀升 表外转表内?
在同业业务监管政策逐渐收紧以及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况下,今年5月票据融资规模同比环比均大幅增加。“贴现票据显著增加从侧面说明,在实体经济风险增大背景下融资需求逐步下降,同时银行自身风险偏好的下降,加大贴现票据对贷款的替代。
在同业业务监管政策逐渐收紧以及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况下,今年5月票据融资规模同比环比均大幅增加。
今年5月,新增贷款8710亿元,高于业内普遍预测值,M2增速从4月的13.2%反弹至13.4%。其中新增票据融资1545亿元,为13个月以来单月最大增量,同比多增701亿元,环比多增685亿元,当月新增票据融资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重达17.7%。
表外融资移至表内?
分析认为,新增票据融资大幅回升是实体融资需求放缓的信号。
“贴现票据显著增加从侧面说明,在实体经济风险增大背景下融资需求逐步下降,同时银行自身风险偏好的下降,加大贴现票据对贷款的替代。从历史看,票据融资环比大幅回升时,企业融资需求下降,实体经济下滑压力较大。”申银万国研报指出。
虽然近两个月,央行已经两次实施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已达约2700亿元,但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中心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李志强表示,在实体经济无法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宽松政策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各种“扰动”很可能都只是昙花一现,各市场仍将受制于经济的下行趋势。
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认为,票据融资强势增加,一方面是同业业务监管下表外融资逐步向表内转移,另一方面经济下行背景下,银行基于风险考虑对票据资产的配置偏好增加。
至于5月份的信贷数据,兴业证券分析认为,票据融资成为商业银行月末冲量的方式。贷款中唯一慰藉的是票据融资大幅上升,其中部分有受“127号文”限制票据资产回到贷款口径下的因素。票据融资这种低风险(较高比例存款保证金)、低资本占用的短平快的贷款投放方式,也是银行响应中央号召的合乎理性的“表态”方式。
据了解,因票据业务属表外放贷,监管层对此早有警惕,今年年初,就有股份制银行调整了票据直贴和转贴业务,部分银行甚至将票据的审批权上收到总行。
与传统授信贷款不同,票据贴现资金使用范围不同。持票人在票据贴现以后,完全拥有了资金的使用权,不会受到贴现银行和贴现公司的任何限制。而借款人在使用传统贷款时,则会受到贷款银行的审查和监督,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坏账风险。
“票据融资的增加也表明企业对短期资金需求增加。”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