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的朱小黄说了啥:银行该这样做
5月6日消息,朱小黄不再兼任中信银行党委书记一职,将赴任中信集团监事长一职。由中信集团副总经理李庆萍兼任。朱小黄在媒体发布的《朱小黄论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从规模银行走向价值银行》可谓是其卸任前呕心大作,传播广泛。
5月6日消息,朱小黄不再兼任中信银行党委书记一职,将赴任中信集团监事长一职。由中信集团副总经理李庆萍兼任。此前,朱小黄在媒体发布的《朱小黄论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从规模银行走向价值银行》可谓是其卸任前呕心大作,传播广泛。银行到底怎么走?且用这组图一一解析。
2012年中国银行业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是十年前的近50倍,已有若干家中国银行跻身于全球最赚钱银行的行列。
【补充阅读】
1、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利率管制,自1996年起,中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差基本上保持在3%的水平,这意味着只要信贷规模持续扩张,银行业就可以保持稳定的息差收入。
2、银行业一直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主力军,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年来直接融资发展迅速,间接融资仍处于绝对主导地。
这种情况下,银行只能顺势而为。
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长期持续,结构调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预计银行业的不良风险还会持续暴露,未来资产质量情况不容乐观。
【补充阅读】
为何规模有限?
1、推动规模扩张的外部动力将逐步减退。经济增长放缓,社会融资需求相应减少。
2、资本补充渠道严格受限。
转型的那些疼痛:
1、摆脱惯性之痛
2、具体取舍如进退维谷。
这个阶段,大型银行“大而不倒”;而中小银行受竞争势态的挤压极易陷于“规模-资本-规模”的循环而难以自拔。
这也是中国银行业转型之举日久年深,但却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结语】
尽管实现“价值银行”的道路可能非常艰难,推进比较缓慢,但必须要沿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通过价值管理来实现内生增长,建立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模式,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