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曝光平安社交金融战略

2014-01-17 14:23 2148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马年将至,“三马”好戏连台。在阿里旗下余额宝宣布规模突破2500亿、腾讯微信“理财通”上线后的第二天,马明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马年将至,“三马”好戏连台。在阿里旗下余额宝宣布规模突破2500亿、腾讯微信“理财通”上线后的第二天,马明哲便马不停蹄地推出了中国平安移动理财终端“壹钱包”,并以“五大门户”战略深度嵌入互联网金融。

  这厢是联手组建互联网保险公司,那厢在移动支付平台不断较劲,“三马”酣战愈演愈烈、或明或暗的竞合态势,无疑将成为马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三马”玩法不一

  以阿里、腾讯为主的互联网企业,是此波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始作俑者。依托对自身网络生态圈的全盘掌控,这些互联网大佬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玩金融已是驾轻就熟。

  虽与马云、马化腾私交甚笃,然在互联网金融这步棋上,马明哲不甘落后。无论是从产品属性还是客户群体来看,中国平安昨日上线的壹钱包(内测版),无疑被视为其欲对抗BAT(百度、阿里、腾讯)、深挖零售市场的重要利器。

  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平安的胜算难料。因为和阿里、腾讯相比,平安缺少了一个互联网的底层生态——海量(客户)和高频(接触)。“平安是互联网金融新来的‘小伙伴’,要向BAT等优秀前辈学习。”马明哲的自嘲,也从侧面印证了平安的这一短板。

  马明哲选择了取长补短之策。“目前市场上移动互联服务平台主要有社交电商和社交通讯两类,我们有着很清楚的不同定位——立足于社交金融。”马明哲昨日将其运筹多时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和盘托出,即通过五大门户——壹钱包(支付通)、天下通(智能移动办公)、一账通(账户整合和理财)、万里通(商圈和积分)、医健通(健康和疾病管理)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玩”等不同生活领域。

  马明哲直言,互联网领域最赚钱的两大行业是资产和健康,这也是平安作为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两大支柱和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和马云、马化腾的互联网金融战略是有很大差异的。”

  志在颠覆而非改良

  一个微妙的变化是,近年来中国平安的高管团队日渐向互联网领域倾斜。马明哲为此不惜重金在硅谷等地连挖数批互联网人才。

  鲜少露面的马明哲昨日携旗下互联网金融核心团队首度亮相——平安集团首席运营官兼首席信息执行官陈心颖、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平安副董事长王洁凤、平安健康险董事长王涛、平安金融科技董事长吴世雄。马明哲自豪地介绍说,“这是我们的‘五虎将’。”

  近年来,在互联网企业“杀气腾腾”的攻势压力下,诸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布局互联网,或通过与淘宝牵手合推网络理财产品,或自起炉灶筹建电商平台,热闹的表象背后,目标极为清晰——与互联网企业争夺小微市场。

  但在业内专家看来,至少目前中国90%以上的金融机构,还仅停留在“金融互联网”的阶段。

  “金融互联网是改良,互联网金融是颠覆。”在马明哲看来,所谓金融互联网,仅是金融机构把互联网当作一个工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互联网金融却是从流量入手,到数据的切入,然后再提供服务,然后再到金融。“两者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同,金融互联网是渠道为王、产品驱动、远程服务,而互联网金融是流量为王、服务导向、价格驱动。”

  之所以选择颠覆性的互联网金融战略,马明哲坦言,是因为预测到互联网将对金融业产生的影响。“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有如下三大趋势:10年内,60%以上的现金和信用卡会消失;15年内,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前台由互联网企业完成;金融机构的前台将向小型化、社区化、智能化、多元化发展。”

  作为这一领域的后来者,平安的互联网金融之路还很漫长。客户体验将是平安攻坚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首道门槛。马明哲毫不讳言,“平安在互联网金融战略上的最大挑战将来自于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过去传统金融是从考虑自己开始,再考虑客户,但在互联网企业,用户体验才是至高无上的,平安要改变这种文化。除此之外,穿插于金融和生活两大领域的技术整合也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以下为马明哲讲话实录:

  马明哲:今天我们有老朋友,有新朋友,我们非常感激你们不远千里,有来自香港,来自北京,来自广州,来自不同的城市,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茶话会。今天我们茶话会内容,不是新闻发布会,也不是产品发布会,我们想在新春到来之前,借此机会第一是感谢各位对平安过去二十多年的支持,第二是借此机会和在座各位朋友进行一个交流。平安有更多的一些信息和大家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也借这个机会和我们在座的朋友,我经常看你们的文章,很有深度,很有启发性,经常拜读你们的大作,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交流。今天,我和我们的同事在一起,我先开一个头,稍微系统一点,介绍一下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平安怎么来理解,不一定对,请各位批评。然后,平安是怎么想的,平安下一步怎么做,借今天这个茶话会,谈一下简单的想法。

  平安成立到今年是26年,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6年前,我们只有三个人,到今天走过了一条非常不容易的路。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复杂,我们一直保持着平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一直没有减退,而且越做越强,这26年来,平安全体同事也是非常努力。刚才介绍的时候,我们在座的都是金融互联网界的精英,今天也会和各位作一个有深度的交流。今天我和各位交流,主要是三点:第一是互联网金融;第二是平安的互联网金融战略;第三是平安互联网金融的不一样。我希望最后在我结束的时候,让大家更加了解平安是怎么想的,未来是怎么做的。

  首先谈谈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班门弄斧了,在座的都是前辈,你们比我们了解得更多,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从一个金融工作者的角度谈谈我们的理解。可以肯定,我也相信这句话,互联网一定会给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各行各业带来更大的影响。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人类社会,是从一个无序的、洞穴生活的原始社会到今天的有序社会。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旧的秩序,建立了新的秩序。无序大家很清楚,什么叫有序呢?我们走出这个大门现在有红绿灯,各行各业有各行各业的规矩,在整个社会里,我们从中央的领导,由国家主席到村长,在座的同事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也有学士学位;职位也有高低,有科长、有处长、有部门经理。但是互联网的到来,无论你是贫富、贵贱,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所以,无论你在新疆、深圳、上海,你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交流。新的秩序改变了过去的等级和距离之分,打破了层级、消除了距离,让信息对称起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本质上还是让世界缩小了。我们可以想一想,从这里可以想各行各业,包括金融业,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互联网肯定会改变社会的经济、文化,各行各业。当然,给金融业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变革,我用了一个词,叫牵引着带。肯定是这样,互联网未来会带来很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

  我们再看看对互联网和金融的理解,很多理论工作者将金融两个字讲得太复杂了,我用一种非常通俗的方法来讲一讲我理解的金融。金融,金字是钱,融字是交易。金融的本质也是一个中介,让有钱的人去钱生钱,让需要钱的人借钱生钱,就是这样的一个中介。无论你是保险,无论你是银行,无论你是证券,都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可能在座的朋友会问,互联网会对金融产生什么影响?影响是很多很多方面。上次在复旦,我曾经简单地说了一下,在这里,也可以稍多一点点介绍一下我们的分析。举三个例子:第一个,十年内,60%以上的信用卡没有了,被取代了;第二个,十到十五年内,大部分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前台由互联网的企业,非金融企业来取代或者代替;第三个,金融机构网点的前台将会走向四化:小型化、社区化、智能化、标准化。为什么呢?我们在后面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举个例子,为什么会取代现金呢?我们可以看看在世界金融业里面,除了货币以外,钞票以外,出了支票,支票到了信用卡。那么支票出现也取代了很多的现金,信用卡出现也是取代了现金。现在在发达的国家,在中国也是一样,实际上只是零用的现金在花,稍大一点的金额都是用信用卡。那么中国比国外发展得更快,一步跨过了个人支票的时代。信用卡是取代了现金,未来我们足以相信,移动的任何设备可以进一步取代信用卡,更加取代现金。科技的进步给互联网移动的设备,包括手机,取代现金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看看,在肯尼亚、海地等农村,50%以上都是用手机取代了现金。我们看看瑞典,95%的现金被取代了,因为用手机来取代信用卡,比信用卡更便利、更方便,而且生活的场景更多,信用卡还是要通过一个媒介来进行刷卡,手机更加方便,无接触的这种支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方便。所以,平安怎么办?我们举三个例子,为了迎接未来科技的转变,我们必须要快速地迎头赶上,所以我们在1月16日开始测试壹钱包,我们希望壹钱包将来能够创造不同的生活场景,逐渐地用它来取代信用卡、取代现金,我们相信10年60%还是保守的。5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10年的时候回头看,这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第二个,十到十五年,中小金融机构的前台被取代,为什么?我们可以看看,台湾的利差是0.97%,香港的利差是1.53%,在中国银行的利差还有2%到3%,银行的主要利润还是来自于利差,我们可以支持到前台机构网点的成本。利率自由化之后,特别是互联网出来之后,包括腾讯,包括阿里,他们创造了很多新的产品和工具之后,实际上利率自由化已经来临了。我们可以看看,为什么苹果自己不生产手机,还有HP,他们都委托富士康去做呢?因为富士康生产一台手机的价格只是相当于他们的70%,当我们的竞争到一定程度,到我们的利润空间被缩窄的时候,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通过外包,才能让它生存下来,所以这个选择是无奈的、被迫的,你不得不走这条路。

  第三个,金融机构的前台,包括我们的机构网点肯定会走向四化:小型化、社区化、智能化、标准化。

  刚才讲了第二个部分,平安会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第二个,应对变化,平安下一步会推出小微型的综合服务网点,来逐步改变新的金融策略。之前,我问了一些媒体朋友,希望我讲什么,新听听朋友们的建议,先把这些问题作一些简单的回答。传统金融,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究竟各自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我们先看看传统金融,过去的传统金融,我们在座的都是金融专家,你们都很清楚,它是渠道为王,产品驱动。何为渠道为王呢?我占了好的地点,我有更多的网点,我有更多的人均销售产能。我单点、单片盈利更好、营收更高,单点单店单人的人均产能更好。再加上我的产品多,我产品特色好,这就是我传统金融,过去持续了上百年,它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看看金融互联网是什么样的,我认为还是传统金融,只是利用了互联网来提升远程的服务,让客户的服务会更好一些。那么再看看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完全是不一样的,它是流量为王,从服务入手,最终还是价格驱动。我们看看很多发展的电商,为什么发展这么好?

  实际上很简单,把地面开商店的钱和人力成本,通过网上,把利益让给了消费者,所以发展很好,而且它选择很多,看看我们的电商,成功的电商选择很多,价格很便宜,服务很好。但是,它必须基于流量的基础上,流量为王,客户体验非常关键,最后还是价格。

  所以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传统金融、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这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同的模式,一个是从右到左,一个是从左到右,金融互联网首先是金融开始,然后到服务,到市场;而互联网金融是从体验和服务开始,再从产业和市场再到金融,它是一个逻辑上反过来的。那么这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一看,一个Barnes & Noble,它进入互联网也是蛮早的,去过美国读书的人都很清楚。到今天,跟它一样的亚马逊,它的市值是1800亿。我把它称作一个是养牛喝牛奶,一个是做牛奶生意,金融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利用互联网,那么金融互联网是改良式,但是互联网金融是颠覆式的。

  Barnes & Noble2011年开始一直在亏损,门店一直在收缩,亚马逊也是从图书开始一直到今天,这个差距太大了。看到这个差距,你会感觉到这是蛮恐惧的一个例子,其实是很现实的例子,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也是这样,最终的结果也是一样。一个是养牛喝牛奶,一个是造一个市场,去卖牛奶,这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那么互联网的未来,我们觉得会走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云计算。

  互联网的大数据对金融业的影响会很大,Jasky(音)告诉我一个信息,三大工作的首要工作就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我们也在努力地和国外很多机构合作,包括MID,我们有成立独立的项目,包括在中国,我们也有好几个独立的项目,在研究全球大数据和云计算最新的发展。我们很多人都在谈大数据,把大数据说得很玄乎,实际上大数据在使用时必须有时间的长度和宽度,一家金融机构所拥有的数据是绝对不够的。我是一家最大的银行,我就是最大的数据,不对,这是信息。

  大数据现在已经扩展到每个人,他的特征有3600种特征,我们这几年也稍微改了一下,五个方面,一个是Who,一个是Where,一个是When,一个是What,一个是How,你是谁?你在哪里?什么时间?你是什么?我们怎么去做?要将金融嵌入到生活环境,嵌入到人的行为,谁能够进去,谁就成功。所以金融的数据,任何一个行业,你掌握的数据都是狭窄的;任何一个数据如果没有时间的长度,你也是狭窄的,不可以称为大数据,我们说ST有它的宽度,还有它的时间长度,才可以称为一个真正有用的大数据。如果不能转为现实价值的,就是信息了。平安在这方面,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希望能够走在行业的前列。刚才我们谈到4个W,1个H。平安怎么做呢?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

  平安的战略,我们希望成为中国,今后是全世界领先的个人金融服务提供商。那么传统金融和非传统金融两种模式。在过去,大家也经常看到平安讲的,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我们还是提供金融服务,我们希望将保险的客户迁徙到这里,银行迁徙到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这是我们的传统战略,另一个是非传统的,一个客户、多个账户、众多产品、多种服务,从金融服务到生活服务,就不单只是金融服务。所以,我们的迁徙从非金融的客户迁徙到金融,金融的客户再相互迁徙,所以我们是两条腿走路,要成为领先的个人金融服务提供商,我们是两条腿走路。

  那么,为了实现互联网金融,我们将金融嵌入到衣食住行玩330个生活场景,我们希望它能够带来一个简单、便捷、安全、有趣的生活。那为什么选衣食住行玩呢?按照马斯洛的个人心理层次需求,人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和安全问题,再上一层就是社交的需求,再上一层就是自我受到尊重的需求,最后就是自我实现。实际上在解决安全以后,社交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自我实现。所以,平安的定位叫社交金融,那么在人的生活当中,我们大家也很清楚,在生活当中是什么最重要呢?一个人一辈子买一套房子,买一部车,然后是医疗健康、教育培训,这是人开支最大的。我们做金融,找到人开支最多的是什么?房子、车子、金融,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场景,去提供服务。有些离我们比较远的,我们就不去找了。医疗健康,在人的生存、安全解决了之后,医疗健康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衣食住行玩方面是这样考虑的。

  那么,为了实现衣食住行玩,我们做了Hot(音)和spot(音)Hot就是它的核心,Spot就是它的分支,5个Hot,初步有333个Spot,围绕着人的3600个可能不同的生活场景和行为,围绕着从金融扩大到人的生活环境,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移动化、智能化和云计算,整个战略的脉络是想这样走。

  刚才也讲了,我们五大门户,包括壹钱包、天下通、一账通、万里通和一键通,我们各个通的老板都在这里,他们有很多的话都想告诉你们,所以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请教他们,我是向他们学习的。实际上做这个服务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三留,留住资产、留住积分、留住健康。你最终提供最核心的服务在哪里?

  我们有些媒体报道,马明哲跟马云、马化腾干起来了,实际上不是的,我们都是好朋友,我给他们讲的,腾讯有腾讯的特点,阿里有阿里的特点,平安有平安的特点。腾讯是从社交通讯开始,到游戏,逐渐进入到各行各业,到金融。阿里从电商开始,进入到各行各业,也在进入到金融。那平安,我们还是在金融、健康两个支柱上,我们是做金融的,我们希望在金融和健康两个支柱上有一个深度的理解,我们是从现实的生活金融开始,立足于健康,所以大家可以共存的,并不打架,我们也是好朋友,我们也是在一起很开心,我跟他们在一起很开心的,他们两个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还好了,在一起大家有说有笑,还是比较开心的。

  所以,我们要做社交金融,为什么我们可以呢?第一个,源自平安25年综合金融的经验,我们对金融业的深度理解和我们的专业;第二个,对消费者的深度理解,我们在几年前也开始重新认识消费者,消费者的需求、客户的体验;还有我们对现在科技的把握和应用,源自我们以社交金融为核心的移动平台。我们的信心是来自于这三个方面。

  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从30万的平安人开始,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从大众开始。我们还是立足于30万的平安人开始,当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用,很方便,我们再逐步推向8000万的平安客户,我们的基础不是先从大众开始,从自己开始,然后再推向8000万的平安客户,然后再逐步推向社会,我们是这样的一个层次。而且,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我们也足够专业,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这个互联网金融。到了第三个,平安互联网金融的不一样,刚才讲了一个是互联网金融,还有平安的互联网金融,第三个是平安互联网金融的不一样。

  那么,平安互联网金融,我们把它称为三大功能,第一个是管理财富、管理资产,这是我们的核心。第二个是管理健康,平安有数千万的健康保险客户,我们从管理健康开始。第三个是管理生活,很多的财富和健康的生活场景跟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在管理财富方面,我们的主张是赚钱、省钱、借钱,还是刚才我们讲的金融,让有钱的人钱生钱,让需要钱的人借钱生钱。所以,我们还是围绕着我们的核心,赚钱、省钱、借钱。怎么赚钱呢?当然很多很多了,平安本身就是金融集团,它有很多的产品,这是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市场,销售所有金融机构的产品,单单平安的产品还是不够的。

  举个例子,像陆金所我觉得有两大特点,第一是信用,下一步会逐渐推出个人信用评价,每个资产都有资产评级,这是平安陆金所,它会对所有资产进行评级,会对每一个人的信用进行评级,这些评级有的是公开,有的是不公开的,但都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

  陆金所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有四个:

  第一个,成本低,因为我们有分行没有支行,所以我们的成本肯定比所有金融机构低;

  第二个,产品多,不仅是平安的产品,所有金融机构的产品我们都会销售;

  第三个,流动性好,现在很多的金融产品,央行的资金紧张,实际上有很多的理财产品、信托计划,有很多基金一旦买下来就动不了,所以在我们的资本市场里面有很多钱被锁住,像堰塞湖一样,流动不起来,大家知道,一个资产不流动的话,是不能体现它的价值的。当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出现问题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它缺乏透明度,让很多资产包了一次又一次,包了一次又一次,这个风险早就在聚集,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它缺乏一个平台,缺乏一个透明的平台,让市场了解它的风险在哪里。所以,陆金所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些产品放到台上去,让它形成交易,一级市场交易,二级市场交易,三级市场交易。你买的信托,计划两年,你就动不了,但在陆金所,今天买的明天就可以卖出去。我们现在做风控的人占了50%以上,都是金融业的专家,我们做个人信用评级的姚博士,他是美国FICO的奠基人之一,Fico是占了两亿美国人的信用数据,它有一个数据库,可以分析,它掌握了所有个人的信息,通过各种方法,各种先进的工具。那么,我们也是通过这样的一套先进的模型,然后建立起我们的个人信用数据平台。

  第四个是客户体验,因为太兴奋了,我讲得有点多了。还有借钱,先拉钱,再付钱,让你很方便,等一下Linda 王女士会给大家介绍。还有一个省钱,世雄先生,他经营一个重要的平台,是万里通。平安万里通应该说是中国最大的支付平台,现在已经有数千万的客户。300家的电子商务都是通过万里通去购物,哪怕不是平安的客户,你通过万里通,买的东西都有积分,积分加起来又可以买另外一样东西,线下有20万的商家,现在每天这个数据在更新,万里通是中国最大的积分平台,你通过万里通去买,你可以有折扣,你买完之后还是有积分,过去我们很多的积分不打通,所以我们逐渐开始把积分打通,可以积起来买一样东西。各个行业积分,我们逐渐要推出一个积分打通计划。壹钱包我不说了,下一步我们会有300多种产品,等一下Linda会作介绍,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信心、安心,这是最重要的,源自中国平安25年的金融专业,在管理上老品牌的实力和信用保证,这是我们做金融的一个大的差异,我们希望在安全方面能够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享受。

  第二个是管理健康,等一会儿王涛也有很多话想说,属于年轻的前辈。我们前面讲的是管理财富、管理健康,这是蛮有趣的,平安自己创建的一个新的模式。大家也知道,从去年开始,平安公布了一个“国人健康指数”,实际上公布这个指数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背后是一个很复杂的逻辑,有大量的数据,牛津有一个理论叫3450,三种行为、四种疾病,全世界50%的死亡,在中国80%的死亡是慢性病。我们知道,人类的理论寿命是175年,但是全世界的平均寿命只有70年,中国的寿命,按照我们的统计是76.3岁,日本83岁,人类有一个理论寿命,有一个平均寿命,我们建立了健康指数,在座的每一位朋友都可以测一下,有一个叫风险年龄和生理年龄。我们发现,中国人的风险年龄和生理年龄的差距都是比较大的,比如一个人的实际年龄是30岁,他的风险年龄是35岁,所以我们做什么?管理健康,就是缩短你的风险年龄和生理年龄的差距。为什么人达不到175岁呢?核心就是在于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健康行为。比如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表,就可以测算一下,这个人45岁,实际上它的风险年龄已经是58岁了,这些都是建立在非常科学的系统上。这个系统是基于牛津和国外几个大学研究出来的成果,再加上我们健康险的合作伙伴Discovery,他们在英国和美国推的风险年龄、生理年龄和健康指数,下一步我们就会推出,每一个人输进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健康指数,然后我们会告诉你:“跟我们来,改变你的行为习惯,让你运动起来,让你有一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你会延长你的寿命,缩短你的风险年龄,让你的生理年龄超过你的风险年龄。”

  我们会采取一种比较轻松快乐的方法,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我们会建立健康档案,让你的生活更快乐、更健康,延长国人的寿命,这是我们的追求。然后,行为管理之后,我们再看看,因为人类有健康的管理,有亚健康的管理,有疾病的管理。当一个疾病不恰当治疗的时候,可能会加大你的风险年龄,所以需要一个正确的治疗。Discovery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南非发明这套系统之后,在美国、英国,今年7月份在香港就会推出,我们和一家全球著名的人寿保险公司会在香港、澳门推出来。因为它在英国、美国都很成功,有几百万的美国人参与这个活动,而且频率非常高。所以,我们通过一种简单的,用一种比较快的、轻松的方法进行你的健康管理引导。那么,管理健康,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得到?因为我们有8000多万客户的健康数据,最完整的生命表。国家生命表的制定,我们都是有参与的,还有各种疾病数据的积累,我们有3000多家医院和体检中心,我们有数百名专业资质的精算师和医生,我们掌握健康寿命风险因子,我们拥有国际先进的管理系统,Discovery发明的健康管理系统,我们拿到中国之后,再本土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在跟不同城市讨论的时候,不同的互联网公司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很清楚我们立足在哪里,我们很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很清楚我们从哪里开始,走到哪里,所以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会把管理健康的第二大块做好。

  然后管理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这里面有些刚才已经讲过了,第一个是衣,健康人群里面如果增强健康的意识,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亚健康的人群疏解压力,改变行为习惯,降低风险,对疾病的人群,我们早医早诊,提供一些正确的信息,让这些病患者患病时得到正确的治疗方法,有一个很好的选择,得到一个正确的判断。刚才讲过衣食住行,我们会在个人住房、租房方面建立一个这样的市场,然后将金融融入到里面去,我们看互联网里面租房的这些网站,我们把它称作找房、看房、买房,基本上是找房,但是没有把金融打通,我们希望把找房、看房、买房,用金融打通。这是车,大家知道,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车主生态圈的策略,从二手车开始,我们本身有2500万台汽车的保险客户,给这2500万台车险客户,我们可以提供围绕车主服务的生态圈,不单是汽车保险,给他们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服务。最后一个是玩,聊天、聚友、消费、发红包,等一会儿会介绍。

  所以我们这个电子钱包,刚才讲了,可以赚钱、可以省钱、可以用钱、可以借钱、可以聊天的钱包,让你轻松社交金融。我们总结一下,今天我的讲话,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几点,不一定对,请各位批评。

  第一个是互联网对各行各业,包括金融业会带来很大的变化。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本质区别是从金融服务延伸到生活服务。第三个是平安的互联网金融立足于社交金融,围绕客户的衣食住行玩,建立五大平台,将金融嵌入生活之中。

  再开篇第一页,平安有一句广告词,在四年前我们已经开始推出了:专业让生活更简单。在好多年前我们就想出来了,专业,让生活更简单,把复杂的金融跟生活相关的东西,利用现代科技的方法,使它更加简单,让它为我们的消费者、为客户提供服务。这里我也再次讲一下刚才所说的,我们跟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区别,有的是从社交通讯开始,有从电商开始,那么我们从平安金融服务开始,金融生活服务开始,围绕着管理财富、管理健康和管理生活,我们希望用我们的专业,让我们的用户服务更加简单、便捷、安全、有趣,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愿望。

  在这里,再给各位报告一下,平安是一个新来的小伙伴,我们要向前辈们学习,给客户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有些媒体的朋友问我:“怎么跟他们竞争?”实际上我觉得跟他们之间合作得多,竞争得少,为什么呢?我举个例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三张信用卡,一张微信的信用卡,一张来往的信用卡,还有一张平安的信用卡,每张内容有它的特点,所以我们是多元互补,我们之间更多的是合作,更多的是为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大家立足于各自的领域,共同地合作。

  当然,我们刚进这个场,虽然我们筹备了这么多年,我们是刚刚开始起步不久。马云、马化腾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还要向他们学习,他们也是互联网界的楷模。我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上讲过,他们很同意我一句话,中国这几家互联网公司一定会给互联网金融,为世界作出一个重大的贡献。可能有些人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刚才你听到我的例子,在孟加拉,在这么落后的国家都会用手机支付,而且在发达国家更加在使用互联网。实际上金融的成熟程度越高越难,所以在中国来讲,无论保险、银行、证券、信托,机会就更大,所以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一定会给世界作出一个重大的贡献,这是绝对的。未来的几年,我们都会看到,像腾讯、阿里、百度、360,他们都会在金融方面有很多很精彩的贡献,所以我们是相互学习。那么,为了让大家容易记忆,我们编了一个数据,这个大楼的号码是1333,平安银行的战略也是1333,平安银行的战略在三年前制定的,那时候还没有门牌号,正好是1333,后来我说:“天意啊。”天意不可违,所以我们从这个幸运号码,今天是黄道吉日,我们用1333,让大家好记忆,我今天讲了这么多的信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记忆。

  一个钱包,333种的生活产品,这不是虚拟出来,是真实有的。我们立足于三大功能,管理财富,就包括金融在里面;管理健康;管理生活。那么我们推动是从三个层次,从30万员工开始,到8000万平安的客户,然后到社会大众。三个阶段,现在是基础整合,然后金融整合,然后服务整合。当然,也希望各位多给我们耐心,看看我们微信也好、来往也好、易信也好,他们都进入蛮长的时间,我们从筹备开始,同事都很辛苦,我们在初期基础整合阶段,是希望通过我们内部的员工,邀请部分的客户来参加,多听取大家的意见,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很清楚,不可能是最好的,我们希望能够逐渐地推出,能够听取我们的用户反映,他的体验,所以今天我们内部就开始推动。所以,今天再次强调,这不是新闻发布会,不是产品发布会,是内部开始推动。我们在座的各位朋友都是平安的好朋友,我们邀请各位来到这里,今天我们开始推动新的版本出来,我们有一个磨合的时间,有一个测试的时间,逐渐地基础整合扎实了,我们就开始进入金融整合。

  很多朋友问:“平安最大的优势在哪里?”有两点,第一个是战略,第二个是文化。平安做事情跟互联网公司有一点点区别,我们看到了方向在哪里,然后我在挖地道过去。互联网的公司开始不管东西南北,撞墙撞出来。我们会考虑多看几眼,有感觉了,我再向前走,虽然会比他们慢一点,但是我们努力在学习,努力在适应新的环境,努力在适应互联网世界新的文化。我们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多多关照,笔下留情,多多帮忙,多多提意见,给我们耐心,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做得好。

  平安成立26年,到今年5月27号是26年,实际上我在平安工作是28年,我是1986年7月16日在招商局开始出来筹建平安,当时是我一个人,带一个秘书,到了1988年5月17日开业,26年前,到今天。在1986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了目标,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平安的文化就是这样: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包括我们从保险开始,做了十年,到今天,我们走了26年,今天,我们为未来的十年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今天一个综合金融集团,我们更加有信心,我们有耐心,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朋友多给我们机会,多给我们帮助,也希望除了微信以外,除了来往,阿里以外,有更多的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马年马上到来了,在这里,我代表中国平安,包括我个人,在座的同事,给大家提前拜年,谢谢!(编辑:禾田)

0
标签: 三马 明哲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