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关注经济金融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财务指标良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安全。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的风险上升,未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我国金融市场短期较大波动。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财务指标良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安全。但也要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潜在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这是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近日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所说的。刘士余在文中点出金融领域的六大风险。这六大风险点,大部分与银行息息相关。
一是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截至2013年6月末,平台贷款余额为9.7万亿元,在当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的情况下偿债压力较大。二是产能过剩行业债务风险。2012年以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一些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
事实上,对于上述两大风险点,银监会亦感同身受。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系统每季度召开的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几乎是每次必点这两大风险。
三是商业银行表外理财、同业业务和票据业务风险。这些业务资金来源和信用支撑主要依靠银行,有些投向了属于限制类的地方融资平台、“两高一剩”和房地产等行业。四是准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风险。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和民间借贷等缺乏有效监管,一些机构违规经营现象突出。
刘士余谈到的第五个风险点是,国际经济金融风险对我国的溢出效应。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的风险上升,未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我国金融市场短期较大波动。
此前,央行在其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指出,随着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长期利率可能上升,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动和融资成本变化的冲击,也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六是金融信息安全风险。现代金融业务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经济金融数据系统、金融交易网络、支付结算体系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信息安全隐患增多。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针对这些问题,刘士余称,要积极构建面向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金融稳定框架。
作者:章文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