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新三板并购细则将出台 股转系统支持并购

名博 | 2013-07-01 21:11 853

      导读:  消息称新三板并购细则将出台 股转系统支持并购  热议新三板 创投机构分歧巨大  “新三板”挂牌迎来“黄金期

      导读

  消息称新三板并购细则将出台 股转系统支持并购

  热议新三板 创投机构分歧巨大

  “新三板”挂牌迎来“黄金期”

  消息称新三板并购细则将出台 股转系统支持并购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士日前表示,将出台新三板并购细则,并购是新三板市场基本功能。数位券商新三板人士也透露,目前上市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新三板市场,主动找券商咨询子公司拆分挂牌、公司并购等事宜。

  上述股转系统人士表示,证监会鼓励企业并购,目前新三板市场的并购也逐渐活跃起来,股转系统支持并购,但是并购要遵循一定的规定,由此,新三板并购细则将出台。

  6月26日晚间,东软集团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北京东软慧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核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并被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与此同时,华谊兄弟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参股公司北京随视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将在新三板挂牌。华谊兄弟持有随视传媒股份320万股,约占其挂牌前总股本的8%。

  对此,南京证券场外市场部相关人士表示,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今年以来,不少公司都在运作子公司拆分挂牌或者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等事宜,而且都是上市公司主动上门找合作。他表示,未来券商除了可以做新三板企业承销商之外,还可以做并购顾问等。

  光大证券新三板人士也表示,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主动跟光大证券沟通过,其中以并购为主,也有拆分子公司挂牌的企业。她表示,上市公司参与新三板市场,在活跃市场的同时,也为公司发展扩大了版图。

  证券时报网       热议新三板 创投机构分歧巨大

  新股发行退出渠道仍未打通,刚刚实现扩容的新三板被寄予厚望。在上周末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新三板话题热度直追并购。然而,对这个话题,创投机构却分歧巨大。

  有部分创投机构认为,新三板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退出渠道,甚至可能成为创投未来投资的“新蓝海”。

  君盛投资高级合伙人黄宇就表示,“非常看好新三板市场”。他认为,未来随着新三板建设的持续推进,创投机构对于新三板市场的关注度和依赖度会更大。早些时候,君盛投资创始合伙人廖梓君也表达过类似观点。她认为,新三板如能实现全面扩容,将成为创投投资的“新蓝海”。

  对此,不少机构有不同看法。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宋安澜直言,“新三板吸引力不大”。他认为,新三板由于流动性等原因,并不能从实质上缓解所谓的退出难。相比之下,他更倾向于做大创业板。“应该加速创业板市场开放,把市场做大,只有在市场做大后流量才会大,这样退出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宋安澜说。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的观点则更是尖锐:“《证券法》不修改,新三板转板是不可能的。即便实现了转板,对企业来说,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专场讨论结束之际,作为主持人的张云峰抛出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张云峰解释了这一说法:“企业转向新三板虽然直接由交易所审核,可以不经过证监会,但交易所在审核时,仍然需要公司提交这样一份证监会批文,就是说已经公开发行,而且发行量达到25%以上,这是前提。所以,要是不走证监会的发行通道,它怎么转?”

  在他看来,既然还是要走证监会的通道,那就意味着转板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无非是换了一个地方排队。根据我国《证券法》第五十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条件之一是“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证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发行的新股数量不得少于总股本的25%。

  张云峰是国内第一批从事新三板业务的机构人士,曾参加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他认为,当前新三板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和交易难,“新三板到现在7年了,企业家数200多家,总融资量才18个亿,国家政府拨款就直接可以达到这个数;总交易量加在一起才25亿左右。你想想,这叫什么融资?”相比之下,一些和新三板同级别竞争的股权交易所表现反而更突出。目前,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刚成立就已经拥有了1200多家挂牌企业,成立一年多的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交易中心的挂牌企业数量虽然只有54家,但股权融资量已达到10亿元。

  张云峰表示,看好新三板的前景,但新三板的发展一定要解决好当前的问题,关键是要培育投资者,同时实行严格监管。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创投机构的普遍认同。

  黄宇也强调,新三板市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规范性的监管。他表示,海外成熟市场通常会采用事后追惩机制,这样会减少企业造假的动力,“严厉监管有利于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证券时报网       “新三板”挂牌迎来“黄金期”

  “通过挂牌,公司实现了从不规范到规范的管理跃升。同时,成功实现股权融资后,银行也会增加授信,扩大贷款规模。”青岛明药堂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药堂”)副总经理李宏伟计划今年完成“三新”,即新品类、新厂房、新三板。

  “新三板”开闸在即,岛城高新技术企业跃跃欲试。不出意外的话,李宏伟提到的“新三板”计划将于下半年完成,“就等"新三板"正式开闸,明药堂马上启动股改。”与此同时,券商们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首创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负责人涂立森提醒有意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交易的青企,“尽早上报材料,争取时间优势。”

  助轻资产企业融资

  2010年,明药堂被青岛市政府审定为“新三板”拟上市企业。按照公司的发展规“划,从初创阶段已经明确上市计划,"新三板"挂牌上市是公司的阶段性战略选择。”

  发展过程中,明药堂的“融资之路”也曾历经坎坷。“我们曾试图从银行贷款,但银行对于轻资产企业普遍"不感冒"。”由于无厂房等固定资产抵押物,银行回绝了明药堂的贷款请求。融资难,冥冥之中推动明药堂加快了上市计划,“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成了部分青企“曲线”主板上市战略选择。“首先在"新三板"挂牌,经过几年历练直接转主板上市。”李宏伟说。

  抓紧黄金60天

  “新三板”公司上市条件较为宽松,且使用的是备案制,这也使得准入条件相对主板市场大大降低。此外,“新三板”的公司中有不少优质公司,只是暂时不够主板条件,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部分券商表示,“新三板”市场正式开闸之前的几个月是企业挂牌的快速通道,被喻为“黄金期”。

  涂立森表示,“新三板”市场在全国放开后,审核材料必然“一拥而上”,可能会出现与IPO市场类似的“堰塞湖”现象。他提醒,有意登陆“新三板”的企业需抓紧时间完成提报材料、股改等程序,眼前的几个月被业内视为“黄金期”。“我们将择机启动股改。”李宏伟告诉记者,目前明药堂已完成审核,“新三板”放开之前不会启动股改。记者了解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股改等程序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而中小企业本身不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一旦新三板审核不通过,对于他们而言,这些付出的成本将是“致命打击”。

  多元融资平台涌现

  与券商的“热火朝天”景象不同,青企未现抢登“新三板”的“一哄而上”现象。对于“新三板”,青企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目前,青岛高新区有33家新三板试点企业与券商签约。实际上,除“新三板”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资。针对中小微企业缺资金、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青岛高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吴大鹏告诉记者,青岛高新区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轻资产企业摆脱困境。

  目前,高新区设立了总规模1.6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和整体信贷规模1亿元的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积极整合各类创新金融资源,组建了为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便利服务的金融超市,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吴大鹏表示,到2015年,争取建成金融业载体20万平方米,创投引导基金规模达到3~5亿元,天使基金规模达到1亿元,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3支以上,

  本报记者 谭毅敏

  青岛财经日报
0
标签: 三板 并购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