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吨库存压顶 白糖期货或步入熊途

王 宁 | 2013-06-21 18:14 986

  以今年白糖平均价格计算,糖企每加工一吨糖亏损500元,全行业亏损近70亿元  ■本报见习记者 王 宁  自2011年至今,白糖现货价格从7800元/吨

  以今年白糖平均价格计算,糖企每加工一吨糖亏损500元,全行业亏损近70亿元

  ■本报见习记者 王 宁

  自2011年至今,白糖现货价格从7800元/吨的高位,跌至目前不足5000元/吨,回落近3000元/吨,这让不少糖企苦不堪言。一位糖企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白糖市场主要受进口量、食糖替代品和经济形势低迷因素影响,随着今年新榨季的来临,短期形势将更加严峻,期现价格仍有探底需求。

  日前,在布瑞克环球(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3中国食糖产业分析与预测》行业研究白皮书论坛上,糖协、糖厂及多位业内专家对糖市行情进行研判。布瑞克研究部总经理黄桂恒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本榨季已经进口146万吨白糖,预计到本榨季末将进口280万吨。

  此外,近两三年来,国内外糖价价差较大,刺激了食糖进口量的放大,进口、自产的增加导致本榨季库存高企不下,预计9月底期末库存可达700万吨-800万吨。

  加工一吨糖亏损500元

  2012年10月份起,国内糖厂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情况,白糖贸易商和生产商在价格下滑、终端需求不旺等因素下困难重重。布瑞克白糖研究员马英赛向记者表示,导致国内糖厂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内制糖成本高企,二是国内食糖价格低迷。

  “今年2月中旬始,广西公布的甘蔗收购指导价为475元/吨,制糖完税成本预计在5440元/吨,不同企业上下浮动在3%左右。”她表示,虽然甘蔗收购价较上年度下调25元/吨,但广西甘蔗糖原料成本仍占62%。与此同时,国内制糖成本较巴西、泰国、澳大利亚等主产国高出1800元/吨-2300元/吨,要想提高我国食糖国际竞争力,首先需降低制糖成本,改变甘蔗种植模式及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截止到今年4月份,我国白糖累计进口量为162万吨,同比2011/2012年度减少22%。5月份,在巴西生产进度加快及全球食糖增产背景下,国际原糖价格跌破17美分/磅位置,在16.6美分/磅-17美分/磅区间内震荡,该价格对应的配额外进口加工精炼完税成本仅在5200元/吨-5300元/吨,配额外进口利润窗口打开,给国内糖价带来打压。2012/2013年度榨季,我国食糖期末库存790万吨,库存消费比展望为59%,巨大的结转库存压力,也是导致国内糖价低迷的主要因素。

  一位糖企负责人表示,国内市场受进口糖冲击较为严重,加上食糖替代品和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很多压榨企业出现亏损。“以今年白糖平均价格计算,每加工一吨糖亏损500元,全行业亏损近70亿元。目前,不少压榨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0%-80%,从银行融资都面临困难,新榨季快要开始了,可能形势更加严峻。”

  预计9月底库存达800万吨

  白皮书预计,2012/2013年度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在1330万吨左右,消费规模在1340万吨左右。黄桂恒表示,如今算是自产自销,基本实现紧平衡,打破平衡的是大量的进口糖,截至4月底,本榨季已经进口146万吨食糖,预计到本榨季末,将进口280万吨。

  “近两三年来,国内外糖价价差较大,刺激了食糖进口量的放大,进口、自产的增加导致本榨季库存高企不下,预计9月底期末库存可达700万吨-800万吨。”

  他表示,去年我国糖业面临四个矛盾:一是糖料定价政策约束与食糖定价市场化、国际化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糖料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当前劳动力供应结构失衡;三是糖料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趋势与当前国内耕地结构的矛盾;四是本土糖业徘徊不前与用糖食品工业飞速发展失衡。

  “这四个矛盾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可以预期,未来几年也将继续存在,这对我国糖业将造成巨大影响。”他表示。

  从糖料种植环节来看,目前我国制糖业的瓶颈在于糖料种植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太差,散户种植比例很高,机械化种收、良种选育推广等进展缓慢,劳动力成本无法降低,导致糖料成本刚性上涨,居高不下,以至于食糖生产的原料成本比巴西糖进口到岸精炼完税的成本还要高,这是我国糖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马英赛表示,南方甘蔗主产区由于耕地分散,地形复杂,在机械化和规模化上均存在瓶颈。可以预期,未来中国糖业将是谁掌握了高效率的糖料供应来源,谁就能在制糖行业中握有优质资源,发展糖料基地将是未来中国糖业巨头们竞争的重要方向。依托在种植方式上的突破,成就专业化的糖料供应方式,才能为制糖行业保驾护航。

  “在制糖环节、加工环节和贸易环节等,也存在一些制约糖价上涨的压力。”她表示。

  食糖熊市仍将漫漫

  持续一年多的食糖熊市仍未有见底的征兆,食糖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让糖企再次出现全行业的周期性亏损,面对的国内外依旧供求宽松的局面,业内人士不看好未来糖市。

  从全球的视角看,2012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糖进口国,国内外糖价密切联动。黄桂恒表示,纵观近年糖价走势,可以发现进口糖配额内(15%关税)加工完税成本是国内糖价波动的区间下沿,配额外进口成本(50%)加工完税则是区间上沿,进口成本决定了国内糖价的“地板”和“天花板”。

  中糖协常务副理事长贾志忍预计,本榨季我国食糖产量为1310万吨左右,消费量较布瑞克乐观。他表示,“消费量应该超过1340万吨,而且2013年进口量将比2012去年少近200万吨,所以国内食糖剩余量或较2012年有所下降。”目前的现货价格不会继续大幅下跌,可能还将有所回升,但行业普遍缺乏信心是回升较大的阻力。

  “从供需角度看,2012/2013年度仍为全球及中国食糖去库存的一个年度。”马英塞表示,2013/2014年度预计全球性的食糖供应过剩规模将得以缓解,但缓解的程度仍需视气候、经济复苏环境等诸多因素而定,对于国内糖价而言,压力最大的是2013年的震荡寻底过程,到2013/14年度榨季开始时,糖价熊市一年多对于生产的抑制将逐渐得以体现,糖价也将进入复苏周期的初期阶段。

0
标签: 白糖 亏损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