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数据跳水掩映经济冷暖(图)
山东暴露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多数外贸城市面临的困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令传统外贸增长方式的局限性显露无遗,简单靠加工贸易赚取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 “今年进口铝材的价格一直在1700美元/吨左右,去年还有200元/吨的盈利空间,但是今年初国内铝市场的价格战就已经开打,盈利空间已经基本消磨掉了。
山东暴露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多数外贸城市面临的困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令传统外贸增长方式的局限性显露无遗,简单靠加工贸易赚取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
导报首席记者 时超 青岛报道
只有在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中国海关总署刚刚公布的5月份进出口数据,终于让人们看到挤出水分以后的中国外贸真相当月出口增幅从4月的14.7%大降至1%,进口更是从4月的增长16.8%跌落至下降0.3%。“其实今年以来一直都不好干。”14日,青岛文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武文对经济导报记者说。作为一家从事铝材、废铝等加工型原材料进口业务的公司负责人,王武文虽然看到今年以来中国的外贸数据每月以两位数的增幅上涨,但是其自身却备感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双重压力,公司业务更是停滞不前。也许,王武文的经历,才能引起中国诸多进出口商的共鸣。中国海关总署表示,5月外贸数据骤然跳水,一方面是对港套利贸易基本得到遏制;另一方面,也是受国内经济放缓、外部需求低迷、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外贸企业的真实生存现状如何,在他们看来,中国外贸的希望又在哪里?对此,导报记者赴青岛进行调查采访。原料进口低迷“按说二季度是铝加工业的旺季,但是现在一个季度基本过去了,没有多少回暖的迹象。”14日,虽然宽敞的办公室内阳光明媚,但是王武文的话语里却带着沉重。在王武文看来,由于经济复苏乏力导致的需求不足,全球铝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现实。在此背景下,国内中小型铝加工企业受到订单减少、价格不稳等多种因素影响,开工率一直不高,而这自然会影响到对铝材、废铝等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一直呈现同比负增长的铝材出口以及国内愈发增加的库存,都在压制铝价的抬升,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的王武文既没有涨价空间也没有大量交易的可能,甚至难以获得喘息的机会。
“今年进口铝材的价格一直在1700美元/吨左右,去年还有200元/吨的盈利空间,但是今年初国内铝市场的价格战就已经开打,盈利空间已经基本消磨掉了。”王武文说道,目前他更多是观望市场,而不是拓展业务,毕竟在铝消费市场难以打开的情况下,业务量越大赔得越多。“马上就要进入淡季,如果国家不能出台有效提振下游需求的举措,我们的日子很难继续过下去。”而与王武文同样持观望态度的还有青岛莱克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书将,其公司已经从事多年铜材等金属原材料的进口业务,但如今他已经暂停了公司铜材的进口业务,选择持货观望。“这主要缘于进口铜的价格优势正在丧失。”詹书将表示,今年以来,进口铜材价格持续走高,甚至形成倒挂格局。“一些品种的价格甚至达到了国内精炼铜的价格,这种价格我们承受不了。”在詹书将看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是导致今年再加工金属原材料进口量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全球制造业活动长期萎靡,意味着工厂产生的边料减少了,同时也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居民废弃旧的空调和汽车,这导致了原材料价格的高涨。”同时,经济复苏的乏力,也在压制着成品价格。詹书将表示,仅铜价从今年2月的超过8000美元/吨下滑至4月的6800美元/吨。正是如此,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今年前5个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几种金属加工材料进口量大幅下滑。其中,未锻造的铝和铝材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38.7%,氧化铝下降27.9%;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下降24.7%。当然,除了铝业、铜业,钢铁业也难以从困境中脱身。卓创资讯5月底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钢价的不断下跌,正进一步压低铁矿石行情。其认为,在钢铁企业盈利下滑、市场供求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矿石市场也将持续走弱。加工出口困难低迷的原材料进口背后,是表现更差的加工出口业。导报记者14日在青岛保税港区采访时发现,除了数家从事原材料进口的贸易商从保税港区内撤出外,还有多家从事原材料加工出口贸易的企业陷入困境,部分企业已经在门口贴出厂房转让的通知。当导报记者随机向几家企业询问现状时,其对外贸易部门的负责人均持回避态度,不愿多说。不过,导报记者从该保税港区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该区内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今年1-4月份进口总额下降了16.1%,出口总额更是下降了21.5%。“一是外需不景气,欧美市场回暖慢,订单少;二是加工出口企业利润下滑得太快,不敢拓展业务。”对此,园区内一家企业进口部经理向导报记者表示,“而且与越南一些地方比,国内人工成本增长太快,成本优势已经消失。”而这反映在整个保税港区,是保税港区内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均出现大幅下滑态势,其中该区前4个月产品销售收入下滑12.06%,利润下滑31.27%。对此,导报记者想从保税港区管委会了解缘由,但恰逢其相关负责人均在外开会,未获答复。其实,这并不是青岛保税港区一地的情况,青岛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4月份,该辖区内进料加工进出口总额仅微涨1%,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总额更是下降了14.5%。同期,其对欧日韩出口额均出现下降态势,其中对韩降幅最高,为12.9%。“从现在的船运情况看,国际需求不足导致的进出口不景气是普遍现象。”14日,青岛船东协会秘书长王均耀向导报记者表示,与低迷的外贸相比,青岛的运力明显过剩。主管部门推波助澜“其实,山东暴露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多数外贸城市面临的困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令传统外贸增长方式的局限性显露无遗,简单靠加工贸易赚取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1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吴敏对导报记者表示,以外贸企业密集的江苏省为例,其加工贸易占比接近五成,但是如今受到市场影响,其进出口总值同比就下降了1.5%。在吴敏看来,要想摆脱经济不景气的困扰,加工贸易向高技术、新领域转型已成为必然之路。导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青岛外贸企业负责人也开始动起了转型的脑筋。青岛振兴服装加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章鸿海向导报记者表示,公司计划下半年开始引入高档地毯生产线项目。“虽然进口设备价格高,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高档,而且对人工的要求低,生产效率高。”实际上,在这背后,青岛市政府等各主管部门也在推波助澜。青岛市商务局外贸处副处长吕坤此前向导报记者表示,目前青岛经济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已不再单纯追求速度取胜,开始有计划转向调整产业结构。据了解,为了推动青岛市外贸进出口发展,青岛市近期已经启动了多项措施,如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进口的贴息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以及鼓励青岛企业境外并购,进而反哺国内市场。青岛保税港区更是提出整车进口口岸、高端产业集聚区、自由贸易政策试验区等多个项目。青岛保税港区资料显示,虽然前4月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数据不佳,但是其园区内整体经营形势可观,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19亿元,同比增长21.83%。而其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额也大幅增加,1-4月引进项目数同比增长24%,总投资增长38%,多数瞄向高端、新兴产业。来源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