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之间”看速度——辨析中国经济

刘铮、安蓓、张辛欣 | 2013-05-17 09:59 775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刘铮、安蓓、张辛欣)中国经济增速的快慢,近来越发牵动人们心弦。数据小幅回落,似乎“辜负”市场期待,有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刘铮、安蓓、张辛欣)中国经济增速的快慢,近来越发牵动人们心弦。数据小幅回落,似乎“辜负”市场期待,有人希望再度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数据略有反弹,又有人欢欣鼓舞,希望能够持续强劲回升。

  对当前中国经济而言,怎样的增速是合适的?最突出的矛盾是什么?政策抉择时更看重什么?冷静而理性地辨析这些问题,对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才不会雾里看花。

  正视增速: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换挡期”,要改变惯有的高速增长心态,真正接受中速增长新常态

  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比上月反弹0.4个百分点。此前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为7.7%,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

  “无论是4月份工业增速略有反弹,还是一季度经济增速略有回落,基本判断不变: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内生动力仍有待增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虽然数据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变化,但对一些企业而言却有着深刻的体会。浙江一家从事化纤制造的大型民企负责人连连用“低价恶性竞争”“效益低开”“很有压力”来形容今年以来的经营情况。

  “产能过剩问题在外需持续低迷、刺激政策退出后越发突出,成为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对此要有一定的容忍度,才能优化经济结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分析指出。

  正如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所言,判断经济形势增速只是其中一个指标。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38%,前四月CPI低于全年目标1.1个百分点。结合这两个指标看,当前经济增速是合适的。

  国际金融危机已进入第六个年头,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中,外需持续低迷。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瓶颈越发突出,房地产和汽车市场都在深度调整中。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是必然的。

  “中国经济增长已进入‘换挡期’,增速的回调是中长期的。从过去10%的角度看今天的增速,自然很担心;但从7%到8%的目标看,很正常。”王军直言。

  环顾全球,中国经济增速仍然是比较高的。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为2.5%,巴西经济增速预计为4%。着眼未来,只要年均增速略高于7%,中国便可实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的发展目标。

  “7%到8%是相对可持续的增速,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值得牺牲一定的速度为中长期健康发展打基础。”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稳住阵脚:速度需要更加稳健,但宏观政策不宜频频出手,目前不需要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

  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速下一个台阶固然是正常合理的,但也的确需要防止下台阶过程中意外“摔跤”。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新的适度增长区间寻找新的平衡点,经济运行中有不少不确定因素,企业适应新形势也有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可紧密跟踪形势变化,对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调微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建议,要防范增速回落幅度超预期,从而影响就业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当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是有些偏弱,基础仍不够牢固,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宏观政策可以在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资规模等方面着手稳住增长。

  虽然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的确隐含着不少风险。货币存量仍然较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与GDP之比接近190%,通胀压力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值得高度警惕,“影子银行”需要清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热钱涌入需要防范……这些风险和隐患要及早着手化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寄希望于大规模政策刺激把经济拉回高增长,显然找错了“钥匙”。多年来中国经济周期起伏让一些人形成了思维定势:经济运行只要到了底部,政策就一定要刺激到增速持续回升为止。如今中国经济面对的是重大阶段性变化而不是短期周期波动,不能再习惯性地求助于大规模刺激政策,否则积重难返。

  “经济增速‘换挡期’切忌猛踩油门、猛转方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提醒,为了避免行政干预后遗症,宏观政策应当以稳为主,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防止增速回落突破底线,但不宜频繁出手。宏观调控只能熨平短期波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靠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

  着眼长远:要更高质量和效益的速度,必须毫不动摇调结构抓改革,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中国经济面临的矛盾,是短期和中长期问题的交织。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政策抉择何去何从?

  近期中央两次会议透露出重要信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25日召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定增长、防控通胀、化解风险,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出实招。

  “政策重点正从短期稳增长,向中长期调结构、促改革转变。”刘元春分析,当前宏观调控“稳”字当头,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社会政策的托底,力度将会更大。

  对企业而言,确实是到了丢掉幻想、投身转型升级的时候了。与其空等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坐等国内外市场转好,不如在这个时候扎扎实实转型升级,把握更高水平的发展机遇,带来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市场越不好,越得靠转型升级。只能下决心淘汰低端产品,加紧研发高端产品,不断开拓新市场,为企业今后行万里路‘加满油’。”那位对市场形势叫苦的浙江某化纤制造大型民企负责人其实心里很明白。

  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要勇于向自身权力“开刀”。同时,垄断行业、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体制等一系列改革都亟待深化,搞活微观,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要通过结构调整,扶优汰劣;推动改革,激发活力。虽然会付出代价,遭遇困难,但必须坚持下去毫不动摇,才能打造成中国经济升级版。”王军说。

0
标签: 快慢 中国经济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