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林毅夫、陈清泰纵论中国改革热点问题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陷入了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的陷阱,没有办法迈向与发达国家一样的高收入水平阶段,“只有少数国家成功了”。他建议,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需要按照这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条件是市场经济加上一个有为的政府。
■圆桌嘉宾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清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
林毅夫: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经济体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走上更富活力的经济增长之路?
5月11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吴敬琏文集》首发式暨中国改革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吴敬琏、陈清泰、林毅夫等10余位经济学家汇聚一堂,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前状况谈起,聚焦到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了他们的见解。
吴敬琏认为,投资回报递减的规律已经显现出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不转变,高速增长则不可持续;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其条件是市场经济加上一个有为的政府;陈清泰认为,建设高收入国家必须给民营经济平等的地位。
吴敬琏:
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高速增长不可持续
作为中国高层社会科学研究机关和政府咨询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吴敬琏参与了中国改革的全过程。吴敬琏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打开计划经济缺口,到90年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国家由于意识形态等各种影响,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双层体制消长的问题。
吴敬琏说,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那一轮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力量有了壮大。上世纪80年代后期,非国有部分只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1/3。经过了90年代改革实践,两种体制的力量对比发生一些变化,从总量来说,非国有部分强一点,但是,消长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有些人以为,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一种解决方案是继续推进改革,靠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一种主张则是强化政府的力量,政府动用资源,以海量投资来保持高速度的增长,用政府主导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且后一种主张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强,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解决中国所有发展问题和社会问题好的药方。
谈到当前经济问题,吴敬琏说,自2009年以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都推出巨大的投资计划,到处是推土机轰鸣,但数据表明,投资回报递减的规律已经显现出来了。他说,“我不大同意有些经济学家说,这是一个周期性的表现,第二季度会反弹回来。我们应该有清晰的认识,用老办法已经陷入困境。投资一增加,马上资产泡沫和物价都会有反映,而拉动增长的效果非常差。经济发展的方式不转变,中国高速的增长不可持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各方面都在等,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责任参与,这实际上是决定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吴敬琏说,思想上的分歧会很多,利益上的纠结更加严重。怎么来做?我们可以温故而知新。改革30多年来一直是不断地出现新的十字路口,如果不能够在选择的关头作出正确选择,整个经济发展就会脱轨,现在既是机会又是挑战。
林毅夫:
向高收入国家转变,需“市场经济+有为政府”
继续深化改革要做哪些工作?林毅夫说,中国改革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启动,至今已走过35个年头。35年改革最大的成绩,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市场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减贫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的改革还没有取得完全成功,现有体制中遗存的大量命令经济旧体制遗产,使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不仅难于缓解,还在一定情况下凸显出来。
林毅夫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走的是渐进的双轨道路:一方面给在改革开放前建立起来的那些大型但是不符合比较优势、在市场当中没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给予必要的保护,避免它们在转型过程中崩溃带来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放开对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比较密集的行业的禁锢,包括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还有外资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渐进式双轨’的道路在当时是符合国情的改革,但这带来了改革的不彻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还没有完成。”林毅夫如是说。
他举例说,比如金融业以为大企业服务的大银行为主,而绝大多数中型、小型、微型的企业得不到金融服务,这样造成收入低的人补贴收入高的人,产业受到扭曲。“除了军工国防相关行业外,不应该再给其它国企补贴。”林毅夫认为。
林毅夫提出,我们今天还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变过程中,必然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变动过程中要有市场竞争,让资源得到比较好的配置,通过竞争提高大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然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陷入了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的陷阱,没有办法迈向与发达国家一样的高收入水平阶段,“只有少数国家成功了”。
林毅夫分析称,这些成功的国家有共同特点,他们是开放经济,而且在开放经济过程中,充分利用世界上现有的知识;都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危机中较少波动;都有很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都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不是原来的由政府主导配置资源;都有积极的、有为的政府,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
他建议,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需要按照这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条件是市场经济加上一个有为的政府。“如果能这样做的话,结果是开放经济、经济的稳定、经济高积累,然后快速地发展。”
陈清泰:
给民营经济平等地位,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陈清泰认为,建设高收入国家必须给民营经济平等的地位,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他认为,党和政府追求的是所有资本资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创造最多的财富。
现在无论政府管理还是涉及企业的许多政策,几乎都打上了所有制的烙印,相应地包括上市公司每家企业头上都有一个所有制标签,在市场中形成一条很深的所有制鸿沟。
“如今民营经济总量已碰到天花板。”陈清泰建议,给民营经济平等的地位,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现在非公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均已超过60%,吸纳城镇就业超过80%,税收贡献超过50%。
陈清泰呼吁,建设高收入国家不仅是GDP增长的概念,还必须包括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减少分配不公,培育强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构建能调动亿万人民参与和分享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这些才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促进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是重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