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结构调整见起色
以福建泉州为例,运动鞋和旅游鞋年出口交货值30亿美元,自营出口16亿美元;箱包年出口额4亿美元;陶瓷树脂工艺品年出口额4亿美元;藤铁工艺品出口额3亿美元。2012年,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较2007年的24.4%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达到37.6%;进口占比提高11.5个百分点,达到24.8%。
“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轻工业,为改变贴牌生产利润低、风险大的问题,开始拒绝接受大批量订单,逐步摆脱国际大买主的控制,通过生产高质量、小批量时尚产品,占据高端细分市场,掌握价格话语权。”在商务部日前召开的“外贸结构调整”专题会上,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李文锋对记者表示,这是轻工行业近年来外贸结构调整、接单方式转型的一个典型案例:广东珠海卓艺陶瓷公司等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后,虽然出口数量下来了,但很好地规避了市场风险,保持了较高的订单价格,保住了企业利润。
轻工业转型升级
过去,轻工企业都是通过代工、代理方式“借船出海”。李文锋表示,现在,企业十分重视境外渠道建设,开始通过“造船出海”、“买船出海”以扩大出口。
李文锋举例说,广东宜华木业公司在美国洛杉矶建立了物流配送仓库,通过这一平台向全美市场进行分销;浙江新秀箱包公司在几年前购买了美国户外运动品牌Hobie的全球代理权,直接进入了hobie品牌的全球销售网络,该品牌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这是轻工企业销售渠道转型的表现。”李文锋认为。
除了加强境外渠道建设,在对内方面,企业也开始重视加工区域转型。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轻工企业开始向内地转移,在把销售、研发设计机构放在东部沿海城市的同时,其生产加工全部转向内地。
通过转型,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品牌管理、产业组织等方面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升级,如上海顶新箱包公司,通过采用新型材料,生产的最轻型、环保型箱包,很受客户青睐。今年推出一款箱包,是将回收的矿泉水塑料瓶作为原料,通过加工之后形成一款新型硬式箱包,这种箱包既轻便又环保。
在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许多轻工行业还出现了集群化发展的态势。以福建泉州为例,运动鞋和旅游鞋年出口交货值30亿美元,自营出口16亿美元;箱包年出口额4亿美元;陶瓷树脂工艺品年出口额4亿美元;藤铁工艺品出口额3亿美元。这些产业集群具备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配套能力,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形成了一批区域品牌。
外贸结构调整成效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在会上介绍,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加快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包括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外贸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外贸经营主体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货物贸易方式结构明显改善、扩大进口取得积极成效、品牌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对外贸易质量逐步提升。
去年的一组统计数据支持了姚坚的观点。
2012年,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四个传统市场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比重为44%,比2007年的50.2%下降了6.2个百分点;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占我国进出口比重提高了6.2个百分点。其中,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四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188.5%、83%、72%和327%。
2012年,轻工产品对东盟、南非、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分别增长42.7%、30%、21.7%和17.5%,尽管对欧盟市场有所下降,但通过新兴市场的增长弥补了缺口。同时,2012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13.1%,比2007年的8.5%提高4.6个百分点,出口占14.3%,提高5.4个百分点。
2012年,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较2007年的24.4%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达到37.6%;进口占比提高11.5个百分点,达到24.8%。
2012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95.1%,比2007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分别达到57.6%和29.3%,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矿物燃料、有色金属、非金属矿、钢铁及化工等5大类共39种“两高一资”产品占出口比重为5.2%,比2007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机电产品出口已在全球市场中占到16.2%的份额。过去五年,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成套设备的出口在我国外贸增长表现尤为突出,如轨道交通设备的出口订单逐年增加;发电机组、水泥生产线、大型油轮等装备制造业出口也取得快速增长。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最后介绍说,近年来,商务部在“稳增长,促平衡”的同时,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也作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包括加强宏观指导,推动外贸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商务平台和营销网络建设,创造外贸新的增长点;大力培育出口品牌,提升“中国制造”形象;着力促进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开展“设计促进贸易”系列活动等。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