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中国垃圾债券高速发展引担忧

2013-04-01 22:20 707

中国市场存在一系列自身的潜在问题,一些分析人士担心投资者不会因为这些额外风险受到妥善补偿。报道指出,一方面,2013年亚洲大量的高收益债券(约占一半)来自中国的房地产企业。

  美媒称,这是一种太熟悉的循环。寻找更高收益率的投资者们纷纷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债券,从而引发了对于这一市场过热的担忧。2013年发售的1200亿美元的欧洲和美国垃圾债券已经引发的这种担忧,如今也在羽翼未丰的中国市场出现。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28日报道,美国和欧洲企业出售高收益债券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中国企业只是最近才真正涉足垃圾债券市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正在飞速发展的一个标志。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开放,私营企业开始寻求外国投资为自己的扩张努力提供资金,而不是仅仅依靠从国家控制的国内银行申请难以获得的贷款。

  中国的垃圾债券市场2013年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尽管交易量仍然仅占全球总量的一小部分,1月份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向海外投资者出售了80亿美元的高收益债券。根据Dealogic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2012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23亿美元。

  但是,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这一增长速度令人担忧。随着全球投资者都在大刀阔斧地进入垃圾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在美国,垃圾债券的收益率已经降至6%以下,而历史上的收益率通常都在10%左右甚至更多。

  报道称,中国的趋势也类似。中国南部城市广州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1月通过出售年收益率为7.5%的10年期债券募集了7.5亿美元资金。2011年,这家企业曾发售价值9亿美元的7年期债券,当时的收益率高达11.125%。

  中国的高收益债券有许多和美国债券相同的特征和风险。两者通常都是由在新兴或未经验证的领域寻求金融投机的企业或是赢利常受到震荡性因素影响的产业的企业发售的。但是,中国市场存在一系列自身的潜在问题,一些分析人士担心投资者不会因为这些额外风险受到妥善补偿。

  报道指出,一方面,2013年亚洲大量的高收益债券(约占一半)来自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分析人士担心,一直高速迅猛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最终会破碎的泡沫。中国的垃圾债券还有一种独特的结构,使得投资者很容易“受伤”。

  中国大陆的国内债券市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禁止外国购买者进入。因此,大多数投资者都在购买海外的中国债券,这些债券通常由总部设在开曼群岛这类地方的控股公司发售。这些债券通常没有中国大陆实体企业或标的资产的支持。这意味着,一旦企业出现债务违约,特别是在本地银行或其他中国债权方也提出索赔要求的情况下,外国债券持有者可能几乎没有追索权。(参考消息网)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尴尬!贾跃亭登上纽约时报,却是以老赖“第一人”的身份

2017-12-17 00:32
29352

【分享】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的亲子绘本——《有一天》

2014-09-14 09:20
1356

纽约时报:信贷警铃背后的中国隐秘银行业

2013-06-26 11:08
961

纽约时报:全球央行行长们鼓起新的勇气

2013-05-29 17:08
910

纽约时报:经济复苏不成功的秘密

2013-02-16 10:16
1028

《纽约时报》:商品积压 中国的陌生难题

2012-08-26 02:04
122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