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放之对外贸易篇:危中求机 逆势起跳
■2012年,全市新备案进出口企业452个,共有2764家企业有进出口实绩,比上年同期增加83家,累计完成进出口171.2亿美元,增长1.6%■我市拥有船舶、水海产品、床上用品3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居全省首位,省级以上出口基地达到了19个
亮点2012
■2012年,全市新备案进出口企业452个,共有2764家企业有进出口实绩,比上年同期增加83家,累计完成进出口171.2亿美元,增长1.6%
■我市拥有船舶、水海产品、床上用品3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居全省首位,省级以上出口基地达到了19个
■全市“山东省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达到31家,数量占到全省的七分之一
■全市进出口贸易顺差由上年的45.7亿美元减少到42.1亿美元,下降了8.6%,进出口贸易进一步趋向平衡
三星电子(山东)数码打印机有限公司是对外开放以来落户威海的重点外资企业。这是公司的工人正在进行产品生产。记者 高伟希 摄
威海万丰镁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产品畅销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记者 高伟希 摄
文登艺达集团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实力不断增强,出口创汇连年增加。资料片
2012年,全市新备案进出口企业452个,共有2764家企业有进出口实绩,比上年同期增加83家,累计完成进出口171.2亿美元,增长1.6%。在全球经济的“多米诺骨牌”被推倒,欧债危机蔓延的宏观大势下,威海对外贸易发展何以逆势增长?
这是一个“危中求机”的时代。2012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向扩大开放要活力”,吹响了威海“全域开放”集结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认真分析研究对外贸易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围绕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发展政策,大力开展出口基地建设、境内外展览及业务培训等贸易促进活动,实现对外贸易工作逆势上扬。
贸易市场日益多元化
2012年以来,我市通过大力实施“百展市场开拓计划”,陆续为企业搭建起“走出去”宣传展示平台,仅市商务局牵头就组织了广交会、华交会、日本纺织展等116个国内外展会,有1240家企业参展,申报展位2250个,带动全市进出口增加10亿多美元,拉动外贸增长5个百分点。
“走出去”的同时重塑着威海企业的“身份标签”,加速其从威海走向世界,实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最佳配置,占领新的市场和发展先机。同时,在“引进来”的道路上我市也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2012年6月17日,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隆重开幕,本届食博会共设展位362个,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广东、成都商贸团等1200多名采购商到会采购,博览会共达成交易额10.6亿元。
2012年10月13日,第五届威海国际渔具博览会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共有国内外535家渔具企业参展,共达成国际贸易成交额7900万美元。
随着贸易市场的不断开拓,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迅速增长,达到69.6亿美元,增长11.1%,占全市总额的40.6%;新兴市场贸易额也迅速增长,达到60亿美元,增长8.7%,占全市的35.1%,初步形成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风险分散、渠道多元的市场分布新格局。
出口基地品牌不断擦亮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全国58个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以文登市为主的“床上用品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获批授牌,成为山东省三个入选基地之一。至此,我市已拥有船舶、水海产品、床上用品3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居全省首位。目前,我市有省级以上出口基地19个。
为抓好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优势产品出口集群。我市充分利用19个省级以上出口基地建设,加强出口基地宣传推广、检验检测、展示交易等公共平台建设,引导基地内骨干企业加大市场开拓、技改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并依托基地内优势企业开展产业招商,重点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形成完美产业链。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威海市出口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和各类出口基地、基地骨干企业认定办法,以形成省市共建,创建出口基地梯度培育机制。
加强推介,推广区域基地品牌。2012年,我市组织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各示范基地赴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专题推介活动,威海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不断擦亮。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率提高
今年1月份,威海迪尚集团通过购买韩国AVISTA公司38.96%的股权份额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由此成为中国首个成功收购韩国上市公司的企业,标志着中国服装企业在国际化战略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与迪尚集团一样,一批知名出口品牌从威海奔向世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主角。
2004年以来,“泰祥”品牌两次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泰祥”品牌的冷冻调理水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如今,依靠自主品牌,泰祥集团与亚洲最大的超市连锁企业永旺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产品以“泰祥”品牌直接进入日本超市,实现了荣成食品由国外分装到直接进入超市的重大突破。
目前,全市共有“山东省国际知名品牌”企业31家,数量占到全省的七分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我市鼓励已经认定的31个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自主品牌出口率;对已具备有一定出口规模、尚无自主品牌的企业,引导其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国际体系认证等基础性工作;有关职能部门为自主品牌出口提供贸易便利,在制定促进外经贸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时对企业品牌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给予倾斜。
进出口贸易进一步趋向平衡
2012年,华岳集团抓住国家放开进口市场的有利机遇,利用多年来与中东、非洲能源输出国建立的良好关系,开展了原油、燃料油进口业务,原油进口量逐年稳步增长。
在扩大原油进口的同时,华岳集团还积极开发燃料油市场,上游与国际各大石油供货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保证货源充足,下游与国内用户企业建立稳固的供销关系,保证销售渠道畅通。今年,华岳集团还根据国内市场需求新增了化工产品、木材、木薯等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新增品类进口额显著增长。
为实现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我市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引导企业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的需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新型材料进口。2012年,我市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平台扩大进口,帮助金猴国际控股、裕丰能源、荣成西方石油、石岛新港集团等4家企业争取到燃料油进口资质,协助华岳集团增加原油进口额度。全市大宗商品进口达到21.5亿美元,占全市进口总数的33.3%,增长15.6%。全市进出口贸易顺差由上年的45.7亿美元减少到42.1亿美元,下降了8.6%,进出口贸易进一步趋向平衡。
【一线故事】
三角集团:打造全球化公司
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低迷,贸易保护加重。在这种局面下,三角集团却实现了出口大幅增长。
这与三角集团提出的打造“全球化公司 世界级三角”战略愿景息息相关。基于此,三角集团的发展思路明确,打出了“组合拳”———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
为构建全球营销网络,三角集团及时调整市场区域布局,加大对新兴市场、薄弱市场、空白市场的投入,通过设立国外办事处等措施。加强国际市场网络建设,成功开拓了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等新兴市场,2012年,对俄罗斯市场和中南美市场出口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三角人深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创建国际化品牌建设是集团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培育品牌,产品是核心,他们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环保标准接轨,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在此基础上,三角集团借助合作推广品牌,积极与通用、卡特彼勒、沃尔沃等汽车制造商合作,利用其全球销售网络,推广三角品牌,三角牌轮胎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4月,三角集团承办的“面对危机、合作共赢”2012汽车和轮胎产业高峰论坛暨全球商务峰会在北京举行。近年来,三角集团还组织召开了多次大型国际商务峰会和论坛,向全球展示了三角集团的经营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塑造了三角集团创新发展的良好品牌形象。记者 刘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