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信贷乱象背后的“影子银行”风险
也就是说,银行内部人员利用体制内的身份,与中间人“黄牛”一起,将信贷资金作为牟取暴利的工具,导致银行逐渐“影子银行化”。为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要做好以下四点“防火墙”。
高利贷雪崩的冲击波已经波及银行系统。据媒体报道,一月中旬,位于杭州的一家银行支行高管突然匿迹,连日来,受牵连的三家担保公司和数家企业主到该银行门口讨债。在部分沿海城市,高利贷近年来不但不再隐秘,个别与之有瓜葛的银行员工更是与其“通力合作”,形成一整条利益链。也就是说,银行内部人员利用体制内的身份,与中间人“黄牛”一起,将信贷资金作为牟取暴利的工具,导致银行逐渐“影子银行化”。
其实,民间借贷在全国很多地方崩盘,只是影子银行风险引爆的冰山一角。业内人士几乎一致认为,影子银行风险是中国2013年金融系统的最大风险。去年新当选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肖钢对理财产品风险提出了警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不仅仅肖钢一个人指出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也提到了影子银行风险问题,他表示非传统的银行融资占了总体社会融资的40%,这个比例已经很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影子银行崩溃,而我国的影子银行往往通过各种“黄牛”与银行系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影子银行系统大面积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银行系统可能也要面临巨大考验。
在我国,“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的理财产品为主,还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指出,这些不受任何监管,或很少受到监管的非银行、非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的飞速发展和扩张,也带来了风险的严重集聚和积累。一旦发生失控,也完全可能形成系统性的风险,甚至会威胁到整个银行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的安全。
从我国的金融环境来看,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大背景是我国仍然很大程度上存在金融抑制现象。由于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控制,银行难以真正成为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信贷配置集中于国有大型企业和一些公共投资项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为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土壤,“不缺钱的企业能贷到款来‘放炮子’,真正缺钱企业却无路可走”,一位建德的企业家很生动地描述了银贷高利贷化的乱象。市场需求是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对资本的需求巨大导致了我国影子银行系统的迅速扩张。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金融创新是影子银行产生的重要推手,在现有业务增长很难突破,竞争格局很难改变的情况下,业界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必然要开拓新的业务,拓展新的领域。这些金融创新活动总是试图突破监管的局限,一旦成功,新的业务便摆脱了原来的监管,成为影子银行。影子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增加了信贷供给,实际扩大了社会总的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调控出现偏离,从而影响货币政策调控,又因其隐蔽性导致无法监管和防范风险。
为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要做好以下四点“防火墙”。
第一,有必要重新审视货币政策工具。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往往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要政策工具,对此应当适时扩大范围,把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调控的主要工具和目标,侧重调控银行信贷,但又不局限于银行信贷,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进行调控。
第二,加固防火墙,构建“大监管”格局。“一行三会”伞型监管对于影子银行显得力不从心,随着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业务合作和交叉越来越多,构建“大监管”格局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第三,打造全面的金融信息发布平台。影子银行由于其具有信息不透明的特点,给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搭建一个关联政府、金融机构和客户等各方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金融创新产品和资金流动情况,并合理评估其影响,较为准确地掌握影子银行的规模和活动,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银行自身要加强内部逐级排查力度,加大违规操作成本和风险,切断银行向影子银行转化的通道,切实防范可能引爆的影子银行风险冲击银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