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股抛售潮“凶相”已露 创业板面临重压
尽管早有预期,但在解禁大潮即将汹涌袭来之际,市场还是一片风声鹤唳。得润电子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邱建民于11月19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近400万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接近1%,增持价5.40元,耗资2123万元。
尽管早有预期,但在解禁大潮即将汹涌袭来之际,市场还是一片风声鹤唳。
11月,大盘节节败退,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受解禁股的影响尤其明显。其中,创业板指数更是创下自发布以来的新低。据同花顺iFinD数据,创业板及中小板的整体市盈率分别为27倍和22倍。创业板的估值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中小板离2008年大盘跌至1664点时的20倍市盈率,也近在咫尺。
但低估值却顶不住解禁股疯狂套现的意愿,甚至连大股东的托市行为也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11月,有限售股解禁的公司成了弱市中的重灾区。
解禁股疯狂出逃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11月共有近90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这些公司的股价11月的平均跌幅为13.24%,远远超过上证指数4.29%的同期跌幅,解禁股对公司股价的冲击显而易见。
而在其中,除了酒鬼酒遭遇黑天鹅事件意外大跌逾40%之外,其他跌幅居前的股票大多为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比如,申科股份于11月22日解禁接近2500万股,解禁市值大约1.5亿元,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在11月大跌超过30%。
据统计,在11月的限售股解禁股票名单中,共出现52笔大宗交易记录。其中,成都路桥就占了10笔,总金额9394万元,成交价相比当日收盘价折价7%左右。而二级市场上该股也随着解禁股的出逃应声下跌,单月跌幅超过27%。而创业板中的恒泰艾普在11月也出现了3笔大宗交易,总金额接近6000万元,交易折价在7%,其股价单月下跌超过15%。
相对于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出逃,大股东、上市公司高管等重要股东的行动似乎更具风向标意义。在11月解禁股名单中,有12家公司出现重要股东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况。
比如,新希望被潍坊众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减持1200万股,减持金额高达14485万元。该公司是新希望持股5%以上的股东,而该公司在解禁首日就将新希望股份抛售,显示出对新希望后市的悲观态度,新希望当月下跌接近12%。
通常来说,公司高管对于公司的运营情况最为熟悉。而梅安森、三丰智能、信雅达就遭到了公司高管的减持。其中,信雅达更是遭到公司12名受到股权激励高管的集中减持,二级市场上,该公司股价单月大跌超过15%。
大股东增持频频遇冷
尽管解禁股如洪水般冲击着市场,但也有一些公司大股东出于稳定股价的考虑,或是自愿延长解禁股的限售期,或是提出增持回购股份的方案。这通常也意味着大股东对公司估值过低的不满,或是对公司未来的表现充满信心。但令人意外的是,除个别公司如京新药业、太极实业表现比较好之外,其他的公司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得润电子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邱建民于11月19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近400万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接近1%,增持价5.40元,耗资2123万元。公司发布公告称,邱建民在未来6个月内还将继续增持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2%的股份。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该公司股价仅仅在19日当天亢奋一下之后,随即便掉头向下,并在11月30日创下阶段新低4.75元,距增持价已经跌去12%。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11月19日解禁的,是由于股权激励股份兑现的4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还不到1%。
遭遇类似尴尬的还有道明光学。池巧丽、吕笑梅曾连续增持公司股份。据该公司公告显示,这次增持的两人均为公司高管配偶,但此次增持却不足以对抗公司接下来的限售股大潮。11月22日,解禁限售股1200万股。该公司股价在11月下旬破位下跌,最低价跌至11.49元,距增持均价13.80元已跌去接近20%。
近期以来,新华保险在二级市场上同样表现不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在12月有超过9亿股的限售股解禁,这一数量是公司流通股本的近6倍,市场担心这或将成为压垮新华保险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前有报道称,公司董事长康典曾在9月份两度增持公司H股,而新华保险H股近期的走势明显强于A股。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该公司,询问是否有增持A股的计划以提振股价时,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董事长增持属于个人行为,从公司层面上来说,我们暂时没有类似计划。”
创业板承压更大
无疑,没人愿意在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时候选择卖出,因为这意味着套现金额大幅缩水。但持股成本偏低的解禁股的股东们,似乎不太在乎低估值的影响,套现意愿依然强烈。相对来说,创业板股票由于解禁市值的占比大,所以更容易引起投资者担心。
今年9月,创业板公司的大股东们出于稳定股价的考虑,曾密集宣布延长解禁股份的限售期,特锐德、神州泰岳、南风股份等20余家创业板公司,就表示2012年内不减持公司股份。然而,这一举措似乎对自身股价的影响较为有限,创业板块也并没有因为延长限售期而得到提振。而随着时间推移,股东的延长限售期期限将越来越迫近,投资者对于创业板公司二次延长限售期的预期依旧没有成为现实。因此,面对推迟到来的解禁潮以及部分公司已开始减持的双重夹击,创业板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创业板公司大股东们的增持步伐上开始显得谨小慎微。据同花顺数据显示,11月以来,已经鲜有创业板公司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增持自家的股票。
而创业板公司增持行为的集体噤声也加速了市场信心的涣散。一位创业板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股东现在宣布增持,那就意味着在增持期内不能减持公司股份,从而变相延长了限售期”。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经过了一轮大跌之后,创业板公司目前的估值也不便宜。截至11月30日,创业板公司平均估值为26.91倍,明显高于深圳主板的15.42倍、以及中小板的21.7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