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发烧" 专家:不会影响中国供给基本面

杨威 刘一震 | 2012-08-31 12:08 573

近期,受美国旱灾影响,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大豆、玉米、小麦等减产,上半年国际粮价飙升,G20还特别召开会议商讨对应之策。此轮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减产,将会直接影响中国国内大豆的价格。

  中国网8月30日讯(杨威 刘一震)近期,受美国旱灾影响,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大豆、玉米、小麦等减产,上半年国际粮价飙升,G20还特别召开会议商讨对应之策。对此,中国农产品价格是否受到传导而上涨,引发外界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专访时指出,基于国内粮食生产八连增的局面以及小麦、稻米基本自给的国内粮食情况,本轮国际粮价的上涨不会对中国粮食供给的基本面造成影响。

  美国干旱推高粮价 全球粮食供应受创

  自今年春季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而这一地区作为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高温天气和干旱不可避免地引发农作物减产。

  美国农产品直接挂钩世界粮食市场,据新华网报道,5月底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上涨约50%,大豆价格上涨近30%,均接近或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一项涵盖55种食品的价格指数在7月份上涨了6.2%,是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据媒体27日报道,G20相关官员在27日召开电话会议,商讨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问题,其讨论的议题包括:增加食品储备、避免出口限制以及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在法国《世界报》网站刊登的专访中表示,未来十年,农产品价格将在高位震荡,每个国家都应建立粮食基本储备,以满足在一周甚至一个月内应对农产品价格飙升的需求,确保粮食安全。他还呼吁20国集团(G20)必须共同合作应对食品价格上涨的危机。

  为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苗迎春在接收《国际商报》采访时也指出,由于美国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农业保障体系也比较健全,因此此次美国旱灾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对美国国内影响不大。但作为农作物出口大国,其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产量的降低则会对全球粮食市场有所影响。

  事实上,不只是美国,今年主要粮食生产区都因天气原因不同程度减产。据《国际商报》报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重要谷物出口国今年也遭遇了欧洲的干旱天气;南美阿根廷和巴西的农作物因干旱袭击大面积毁损,全球大豆供应遭受重创。

  据《经济日报》文章引用业内专家观点,美国罕见的旱情显然是粮食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的直接原因。但国际粮食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将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发展趋势。

  上述文章指出,目前国际粮食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从目前全球所面临的粮食危机来看,粮食储备的全球化也使国际粮食市场更为敏感,某几个国家的粮食歉收将会严重影响国际市场,导致全球性的粮食价格波动。

  中国粮食自给率为95% 国际粮价对国内影响有限

  基于目前粮食储备全球化趋势,就美国以及其他几个粮食出口大国因遭自然灾害,而导致粮食减产粮价疯涨的情况,市场上有人担心会影响到中国粮食价格,甚至会威胁中国粮食安全。但就目前的市场监测数据以及专家的解读来看,国际粮价的波动对中国主要粮食的价格影响是有限的。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今年以来,老百姓最关心的全国米、面、食用油等呈现整体平稳、微幅上涨走势:籼米与年初相比,价格上涨3.6%,而面粉价格一直较为稳定。

  在2009年发布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这份文件中曾提到,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5450亿公斤。

  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因此,纲要提出的国内粮食95%的自给率也已达成。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徐小青副部长在接收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专访时就指出,基于国内粮食生产八连增的局面以及小麦、稻米基本自给的国内粮食情况,本轮国际粮价的上涨不会对中国粮食供给的基本面造成影响。

  此外,同创艾格农业食品基金合伙人黄德钧,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总体来讲,因为中国和国际粮食市场的关联度目前不是太强,我国基本上和国际市场是处于半隔离的状态,国际粮价要想传导到国内来,相对来说目前还不是那么强烈。另外,国家手里掌握着比较充足的储备粮。所以这几个因素导致国内的粮价波动不会太大。

  大豆价格难逃国际市场影响 保障粮食安全还需农业创新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计,2012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300万吨,较上年减少10.25%。在大豆主产省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已连续3年减少。同时,我国目前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未来可能还将持续走高。

  从各项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大豆将会有80%以上是通过国际市场进口而来。因此,此轮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减产,将会直接影响中国国内大豆的价格。

  虽然中国主要粮食对外依存度不高,受国际粮价波动影响不大,但在产量连续减少的情况下,国内大豆的价格将难免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由此来看,在全球粮食价格走高的背景下,中国也应考虑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

  对此,徐小青副特别强调,农业创新对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是很大的。

  “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并不大,所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就很重要,农业技术的创新在其中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从粮食生产政策方面,国家也需要严格保护现有的耕地,”徐小青表示。

  据悉,国务院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做了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中表示,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国务院在此份报告中指出,为保障粮食安全,应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种方式;还要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同时报告里还提到,要加强农业科技及相关产业的支撑。一方面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同时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另一方面,推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发展化肥、农药和农机装备制造等农用工业。(中国网财经中心)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两会专家观点:政策导向下,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增大

2020-05-30 18:25
156190

专家观点: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2019-01-10 11:06
713

专家观点 | 吴大辉:“冰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新延伸

2018-07-23 17:27
7241

【专家观点】外管局前司长管涛:人民币汇率是资产价格,不是商品价格

2017-05-05 16:09
13598

【专家观点】营改增对商业保理的法律影响

2016-04-20 16:00
1377

【专家观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进化及风控

2016-03-09 17:24
88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