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 宏观政策不能反应过度
尽管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速 “破8”,但一些经济数据透露出的积极动向值得注意。“稳增长”须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把产业转型作为 “稳增长”的着力点和新动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
苑德军
尽管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速 “破8”,但一些经济数据透露出的积极动向值得注意。如二季度经济的环比增速为1.8%,较一季度上升了0.2个百分点;作为经济月度核心指标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月显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等。这些都表明,中央政府“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正取得实际成效。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在二季度已基本见底,下半年将缓慢回升,全年8%的增速是可以实现的。
在“稳增长”取代“控物价”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不能再推出类似“四万亿”的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因为不仅会加剧产能过剩,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加大通胀压力,延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也不能再走简单依靠投资刺激经济的老路。“稳增长”须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把产业转型作为 “稳增长”的着力点和新动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产业政策是指导和推进产业转型的主导性政策,政府在出台产业政策时,要考虑到其引起的产业调整给经济带来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尽可能避免经济大的起伏波动,要保证产业政策的连续性。我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必须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本地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不能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搞“一刀切”。
金融是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产业升级、产业扩张、产业集聚等一系列与产业转型相关的活动,都离不开金融支持。适应产业转型的要求,商业银行和信贷政策应该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优化信贷投放的行业结构,使信贷支持重点从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变;二是优化信贷资金配置的空间结构,使信贷资金的地域配置从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向区域均衡转变;三是优化信贷支持的企业规模结构,使信贷服务由重视国有大企业向重视中小企业转变;四是优化信贷业务结构,使商业银行由经营传统信贷向注重发展绿色信贷转变。
第二,深化改革,提升“制度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当前,CPI持续走低,而改革又成为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键与瓶颈,公众对深化改革形成了广泛共识,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很高,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经济环境与社会基础。近年来,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越来越多。从项目立项、土地转让、市场准入等,政府审批的范围越来越大,权限越来越广。政府在“审批经济”中所处的这种主导地位,与其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担当的角色是相悖的,其不利于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和高效化,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应明确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和行为边界,把应该由市场来办的事交给市场。要深化金融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真实反映资金供求关系,消除产生银行“暴利”的制度条件,降低融资主体的融资成本。要加快发展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满足小微企业和“三农”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第三,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并使之成为长效机制。近期,国务院各部委相继出台了放宽民间资本准入的政策,这不应仅仅视为政府挽救经济下行的应急之举,其更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和体制完善的重大举措。不过,要真正把促进民间投资落到实处,使民间资本能够顺畅进入垄断行业,还须把各部委的政策规定细化,制定明确且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避免政府管理人员在执行规定时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政府管理人员人为设置准入障碍、刻意阻拦民资进入以及歧视民资的,要严格问责。尽快制定“民间投资促进法”,把政府各部门的规章上升为国家法律,为实现民间资本的投资自由化,提供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第四,提高宏观政策调控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避免政策“超调”。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多着眼于总量调控,对解决结构问题作用有限。所以,宏观政策对经济变化不能反应过度。要加强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把握好调控节奏和力度,并辅之以结构性调控办法,避免“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