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案恐预警更大一轮金融风暴
备受外界关注的巴克莱集团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案又现新进展。它不但经常被作为商业贷款、抵押、发行债务的基准利率,更是作为全球高达数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基准利率,被全球广泛采用。欧洲银行联盟最近发布了一项美元欧元银行间拆放款利率(EURIBOR),定价地在法兰克福。
备受外界关注的巴克莱集团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案又现新进展。巴克莱前首席运营官杰里·德尔密斯耶日前表示,他根据时任首席执行官鲍勃·戴蒙德的指示命令下属交易员操纵了利率。对此,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表示,无论是英国央行,还是美联储方面,事先对巴克莱操纵LIBOR均不知情。英国监管部门必须持续推进对此事的调查,但调查过程必定十分艰难。
什么是LIBOR?为什么通过左右LIBOR能够影响到全球约360万亿美元资金过手者的利益呢?LIBOR是指欧洲货币市场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它不但经常被作为商业贷款、抵押、发行债务的基准利率,更是作为全球高达数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基准利率,被全球广泛采用。
巴克莱造假LIBOR
据美英监管机构披露,巴克莱银行曾在2005年至2009年间试图操控和虚假汇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和欧洲银行同业欧元拆借利率EURIBOR,巴克莱因此被罚款约4.52亿美元,董事长马库斯·阿吉厄斯引咎辞职。
事实上,自2010年年末以来,监管机构一直在对一些帮助设定LIBOR和东京银行间拆借利率的美国和欧洲的银行进行调查,其中帮助英国银行家协会在2006年~2008年设定美元LIBOR委员会的所有16名银行成员先后被传涉及其中,在历时一年半后,这次跨越三大洲、至少涉及9家执行机构的全面调查取得实质性进展。监管机构公布的电子邮件显示,在2005年至2008年间,至少有14名交易员通过提交不准确的LIBOR数据获利,而2007年9月~2009年5月,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他们则是通过低报利率来制造银行财务状况良好的假象。
大摩花旗等金融寡头均涉其中
继巴克莱东窗事发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已开始调查对LIBOR和其他利率的操纵。目前公开的调查进展显示,被调查者中有很多金融业大名鼎鼎的企业,诸如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瑞银、德意志银行和汇丰。这些银行从纽约到东京的分公司的很多雇员都被牵扯其中。
与司法界步步深入的调查相同步的,还有金融业内已经展开的“灾后损失评估”。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12家涉事银行或需支付合计高达220亿美元的监管罚金及对投资者和对手方的赔偿金。上述分析假设,还将有11家银行会像巴克莱那样受到处罚。而分析的作者承认,这一分析是“粗略”的。同样,这一估算未计入美国和欧盟继续反垄断调查的潜在后果,该调查可能导致数十亿美元罚金。
LIBOR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巴克莱银行丑闻恐怕并非个案,其背后还隐含着英国央行、美联储的影子,可以说丑闻还远未结束,但就目前状况而言,至少暴露了包含金融监管因素在内的如下问题。
LIBOR的定价机制与金融监管的缺位。LIBOR的定价是由英国银行家协会选择的巴克莱、瑞银、汇丰、花旗等16家银行,每天在伦敦货币市场进行报价,剔除4个最高值和4个最低值,计算剩下8个估值的平均值得到每天的LIBOR值。事情的关键在于,LIBOR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基准利率,而这16家银行都从事着金融衍生品交易,这给了他们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操纵LIBOR以谋求利润的机会。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金融资本的目标是通过金融创新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金融监管明显站在资本的对立面。随着金融创新为主体的中间业务的利润份额越来越大,所开发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复杂,让普通投资者甚至机构投资者都搞不明白其风险所在。与之相对的是,金融监管部门由于经费等问题,人手捉襟见肘且在专业素质和水平上无法与金融机构相抗衡。
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趋势下,金融合作往往是跨行业、跨国界的,而行业监管部门抑或一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往往从本行业、本国国家利益出发,并没有真正的监管动力,因此,金融监管应该超越国家利益,唯有依靠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监管。
全球央行考虑改革或废除LIBOR
全球各国中央银行官员以及监管当局将在今年9月召开会议,就是否对目前处于困境的LIBOR利率进行改革或者是否有必要将该项基准利率废除而展开讨论。
但是,改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LIBOR涉及金额巨大,预计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对LIBOR的设定和监管进行整顿以提高透明度,而不是用别的东西来完全取代这一金融工具。
欧洲银行联盟最近发布了一项美元欧元银行间拆放款利率(EURIBOR),定价地在法兰克福。经纪商ICAP也发布了定价地在纽约的指标利率。据说一些隔夜利率及其不同期限的衍生品可能适时成为欧元LIBOR的替代品种,比如像欧元无担保之加权平均隔夜利率(EONIA),它是根据已敲定的成交数据计算得出的。
但是与LIBOR相关金融工具的巨额数量和规模相比,以上这些利率无一被广泛运用,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成为新的利率指标。
LIBOR案是警示还是警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支撑西方金融体系的货币中心银行,全都无一例外被卷进各式各样的丑闻,现在有的还没揭出来,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德国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前几年就已经难以支撑。最严重的是德意志银行,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不行了,它参与了太多的衍生品交易。
现在西方银行没有一个还具备经营能力,它们今天之所以第二季度报出来还有利润,是因为它们得到的资金来源非常充分,而且过于便宜。这里以美国为例,美国零利率,这是什么意思?钱放在这儿,你们有空的时候来取一下,取的时候登记一下就行了,资金来源是无代价的,而且是上不封顶的。因此说挣了多少钱,利润率多高,这些东西纯粹是一种虚假的表演。
回顾历史,1929年~1933年的那次金融体系没倒,各国金融机构能够熬过来,但这次,金融业已经伤筋动骨,金融体系受到了破坏性的冲击,现在如果不是没有成本地释放流动性,欧美的金融机构早就撑不下去了。
所以,这次以巴克莱事件为起点,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卷入其中,越来越多的暗箱操作被揭发出来,未来,可能会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被拉下马,或许一场更大的金融体系风暴在等着我们,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