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被低估

张宇哲 |2011-03-09 08:57667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今年热议的“利率市场化”,外界低估了目前中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今年热议的“利率市场化”,外界低估了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

  目前利率非市场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存贷款利差,目前采用的是“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政策;第二,对农信社有最高贷款利率2.3倍的限制;第三,企业发行债券时,最高不超过同期定期存款利率40%的限制。

  对于上述第三点,吴晓灵表示,金融市场已经通过其他工具规避了这一限制;第二点则由于农业部门有不同意见,尚未形成共识。至于不能放开存贷款利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央行担心中国的银行改革还没有经历过经济周期的考验,治理结构不完善;一旦放开利差,央行担心会出现不正当竞争,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只有达到自我约束标准的金融机构方可给予更多的定价权。

  吴晓灵指出,利差并不是阻挡利率市场化机制的主要因素。她认为,贷款利率对社会资源配置是最重要的,贷款利率下限的控制,并不影响银行按照市场和资金供需进行定价。

  国外部分中央银行调整的是政策目标利率,比如美联储通过买进政府债券,或吐出政府债券来影响利率水平;而中国央行则主要通过买卖央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进而影响银行间的头寸,这会对银行市场间利率、客户利率都会产生影响。

  “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有障碍,但利率市场化程度被外界低估了,应该说在当前利率结构下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吴晓灵强调。

  吴晓灵同时表示,央行以后还会使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其实2004年央行就己开始利用这一工具,当时叫定向央票,一些贷款过猛的银行被要求强制购买,彼时主要根据贷款进度,而2010年央行提出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除了考虑贷款进度、还包括资本充足率、风险拨备等银行稳健经营状况。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