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21.56%股权遭神秘划拨,是混改、央企合并,还是另有大图谋

耿慧丽 |2018-04-03 17:407023

时隔半个多月,有关长安汽车的股权转让的背景依然迷雾重重。3月15日晚,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为了做强做优汽车业务,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拟将所持上市公司10.35亿股,占总股本21.56%的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兵装集团”)。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实施后,中国长安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10.35亿股,占总股本21.56%,仍为公司控股股东。由于中国长安为兵器装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因此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实施后,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时隔半个多月,有关长安汽车的股权转让的背景依然迷雾重重。3月15日晚,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为了做强做优汽车业务,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拟将所持上市公司10.35亿股,占总股本21.56%的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兵装集团”)。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实施后,中国长安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10.35亿股,占总股本21.56%,仍为公司控股股东。由于中国长安为兵器装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因此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实施后,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由于恰逢两会期间,长安汽车的这则公告并未引发媒体太多关注,但在股民聚集的论坛上,这则消息却引发一连串的“利好”猜想:有的认为这是长安汽车或中国长安将要引入混合所有制的前奏;有的则认为这是长安与一汽、东风三大央企合并的前奏。面对外界的多次询问,长安汽车方面的回应“始终如一”:关于股权划转事项请查阅公司2018-11号公告。而接近长安汽车的消息人士则认为,这只是在中航工业退出中国长安后,兵装集团精简管理层级,提升长安汽车行政管理级别的一次内部动作,和混改没什么关系。

但在央企混改的大背景下,外界对于长安汽车的混改猜测,并非“一厢情愿”。长安汽车此次股权调整,到底是内部管理调整,还是指向混改,还需要时间来解答。“一般来说,央企有大动作都会采取‘划拨’形式。”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呼声最高的混改

从资本结构看,在股权转让之前,兵装集团百分之百控股中国长安,中国长安直接持有长安汽车40.88%的股份,中国长安通过百分之百控股的中汇富通(香港)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长安汽车2.23%的股份,为长安汽车第一大股东。中国长安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10.35亿股,占总股本21.56%,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兵装集团直接持有长安汽车21.56%的股份。

正如前文公告中所说,股权转让后,由于中国长安为兵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长安汽车的实际控股股东还是兵装集团。既然实际控制人没有变化,长安汽车为何要进行这次股权转让,是否像一些网民认为的“左手倒右手,多此一举”?在3月15日公布的公告中,长安汽车对于这次股权转让的原因是这样解释的:“为做强做优汽车业务,进一步推动长安汽车更好发展。”简约含蓄的解释并未阻挡股民对于这次股权转让背景的各式“利好”解读,公告发布后,不断有股民将这次股权转让与混改联系到一起。

“要混改,引入新股东,注入资金。”“为了保证兵装集团的绝对控股权,防止引入新股东后大股东的股权被稀释。”“要混改,改制前先把该分的红利分了。”诸如此类的分析比比皆是,而且大都指向意味着“利好”的混改。这样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路径以来,混改已经成为央企深化改革的关键词。目前,石油、通信、银行等行业的央企已经开始引入民营资本,推行混合所有制,但在汽车行业,尚没有国企推行混改。

两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有两批企业正在试点,今后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使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改革重要方法之一,取得实质效果。同时,肖亚庆还表示,希望愿意参与的各类企业,包括国外企业,参与混改。而对于外界关心的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的公布时间,近日肖亚庆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公布。

从投资机构近期发布的研报来看,电力、军工等两大领域的央企混改最受关注,被认为是接下来央企混改的热点领域。而从网络公开报道看,作为两大军工集团之一的兵装集团,对于央企混改也非常积极,早在2016年,兵装集团便制订了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初步方案,确定了4家试点单位,并在上市公司长安汽车中推行中高管持股试点,为下一步推行股权激励和核心员工持股积累经验。

今年1月2日,兵装集团网站发布消息称,集团已完成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已于2017年12月28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企业名称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推进国企混改奠定了条件。综合多方情况来看,作为兵装集团旗下最重要的民品产业板块,长安汽车一直是集团改革的“排头兵”,长安汽车此前推行的高管持股就在汽车行业央企中首开先河。照此推理,兵装集团的混改也很有可能最先从长安汽车开始。

而从其他行业央企混改的经历看,重大资产重组、股权转让往往是混改的前奏。比如此前宝钢与武钢合并前,宝钢将一部分股份无偿划给了中石油;中国联通在混改前,也进行了股权调整。对长安汽车混改的路径,一些股民也进行了大胆预测,诸如在兵装集团出让长安汽车部分股权,引入民营或外资资本,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长安汽车去年发布的“香格里拉”计划。

去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香格里拉计划”,宣告开始第三次创业。长安汽车计划通过牵头投资,2025年以前,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上投入1000亿元,调动一万人的研发资源,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但也有股民认为,这次股权转让或许是长安、一汽、东风三大央企重组的前奏。长安汽车先把部分股权转让给兵装集团,强化兵装集团的控股权,之后兵装集团再把长安汽车的部分股权转让出去,与东风、一汽共同组建最大的汽车集团。

但从两会期间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华荣,以及东风与一汽两大集团一把手的表态来看,三大汽车央企之间的重组短期内没戏。不过,可以确认的是,长安也将在近期推出一个高端品牌,但分析认为这与长安此次划拨的动作无关。

精简管理层级?

尽管混改的呼声很高,但接近长安汽车的消息人士认为,这次股权改革更多的是兵装集团理顺内部管理,减少管理层级的举措,和混改关系不大。2009年,作为国内汽车业中的首例央企重组案,兵装集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称“中航工业”)对中国长安的重组备受瞩目。彼时根据协议,中航工业以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等资产入旗下的汽车业务共同组成中国长安,兵装集团旗下主要是长安汽车,中航工业旗下则是昌河、哈飞、东安动力等业务,在中国长安中,中航工业持股比例为23%,兵装集团持股比例为77%。

不过,随着后来昌河转投北汽,哈飞与东安动力业务不断弱化,中航工业在中国长安中的地位越来越弱。2014年,中国长安的工商信息中已没有了中航工业的影子,成为兵装集团的独资子公司。2月7日,中国长安董事会与监事会成员发生调整,其中,4名中航系管理人员离任。这意味着,中国长安董事会与监事会中已没有中航工业人员的席位,中航工业或已从中国长安彻底退出。

“以前是有中航系,所以必须要在兵装集团和长安汽车之间设立中国长安,但现在没有中航系了,兵装集团完全可以直接管辖长安汽车,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坦白而言,以前兵装集团也有汽车产业管理办公室,中国长安一级,长安汽车又一级,级别太多,参与决策的人太多对企业发展不是什么好事。”上述消息人士认为。

从管理级别上看,股权调整前,兵装集团和一汽、东风是平级单位,同属于国资委管理,长安汽车则是下属三级公司,股权调整后,长安汽车级别上升为兵装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公司地位和领导级别也进一步提升。事实上,近年兵装集团也在通过人事任命,尽量集中决策。中国长安官网显示,2017年9月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张宝林兼任中国长安董事长、党委书记、长安汽车董事长。

中融创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鹤也认为,长安汽车的这次股权调整,更多和兵装集团内部理顺管理关系和资源有关。近期,兵装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ST嘉陵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重组框架方案已初步确定为公司向控股股东出售现有资产负债,同时向中电力神有限公司和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天津空间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天津力神特种电源科技股份公司控股权。

由此可以看出,兵装集团也正在通过资产梳理和重组,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管是由摩托车转向动力电池的*ST嘉陵,还是长安汽车,都是兵装集团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长安汽车公布2023年11月产销快报

2023-12-07 14:12
246545

6家上市车企公布全年销量,长安汽车实现增长

2021-01-08 09:36
181584

长安汽车集团扭亏为盈,只因三笔巨额资金

2020-08-31 18:38
155243

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离任

2020-06-07 17:39
180316

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下滑31.65% 自主逐渐企稳但合资板块仍拖后腿

2019-07-10 23:29
25402

长安汽车金融资产规模增长181% 净赚2.72亿元

2018-04-17 17:28
729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