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陈霈霖:传统企业进行智能升级的三部曲
在2017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上,喜茶CTO陈霈霖发表了题为《新茶饮智能升级三部曲》的演讲。陈霈霖表示,传统企业在智能时代实现升级有三部曲:第一,数据赋能;
在2017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上,喜茶CTO陈霈霖发表了题为《新茶饮智能升级三部曲》的演讲。陈霈霖表示,传统企业在智能时代实现升级有三部曲:第一,数据赋能;第二,全面触网;第三,智能商业。也就是说,利用数据化给公司管理赋予能量,大面积降低成本,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各种各样的业务。在其看来,做实体门店除了用数据做管理上的赋能之外,还可以做另外一个事情——用电商思维做实体店。
他认为,“合作是杠杆,管理是内耗”——这是网状思维的核心,而网状思维不仅仅是业务层面的,还有合作层面的。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是演讲实录: 大家好,昨天来到现场主办方找到我说,很多人想认识喜茶的人,我很诧异,我们喜茶给自己定位是一个传统企业,传统企业来到一个未来零售的主场应该有点不搭调。 喜茶是什么?就是一家很火爆的茶饮店,2017年在北上广深开了许多门店。 在每一个新城市开店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排长队。排长队的背后主要来源就是我们的产品好喝,和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和产品的喜爱,这是排长队的重要原因。 即便如此,我相信很多在座的朋友也有一些人并没有喝过,我为什么?我这里引用一个互联网行业数据统计名词,MAU。 喜茶MAU每个月几十万,跟动不动就过亿MAU的互联网产品门相比,还不是一个体量的。 所以,其实很多人都只是听过喜茶是什么,而并没有喝过喜茶。 为什么喜茶还那么有名?因为喜茶早就超越了一个茶饮店的存在,它是一个被标签化的超级文化符号。 2017年,喜茶被很多的标签关键字,通过网络媒体扣上,比如说排队、营销、黄牛、网红,各种各样标签扣在了喜茶上,各种网络媒体的各种新闻接踵而来,让喜茶莫名其妙地走红,但其实早在2013年,喜茶就已经开始排队了,并没有什么刻意而为之,仅仅是互联网大背景下网络媒体的黑暗旋涡。 但是,今天会议主题是“未来零售”,现场的朋友更多是互联网行业和电商行业、科技界大佬们,所以我更想回答大家一个问题:在茶饮行业中,放一个做技术的人做CTO,有什么作用? 上一周我听到一个新闻,我从朋友圈到国内的人工智能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做了一个项目叫做Landing.AI,这个Landing这个词让我触电了,这个词给我特别奇妙的感觉,我觉得这个翻译成中文叫做“落地”,绝对是里程碑式的单词。 很多人问,你一个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多年的人,为什么跑传统行业的人会问你一个互联网过来可以干嘛?其实很多人都理解不到。我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一直到上周为止,我上班的时候经常收到类似的消息,说: 诶,我电脑开不了了,能不能帮助我修一下? 过了一阵子一个人会说:Hello,微信客户端打不开了,能不能帮助我看一下? 我们今天谈论很多先进的概念,大数据、云计算、新零售、无人店等等,但是结束这一切以后,回到了公司,有可能很多传统行业的人可能觉得你是修电脑的。 为什么我看到吴恩达这个单词Landing让我非常有感触?因为这就是数字鸿沟,我亲身经历才能够比较深刻感受到“数字鸿沟”的存在。任何高科技,都必须落地。 我觉得这个翻译成“落地”不能表达内在内涵,我们翻译成“智能升级”。 传统企业在智能时代如何实现智能升级,有三部曲:第一,数据赋能分高第二,全面触网;第三,智能商业。 第一步,数据赋能。 利用数据化给公司管理赋予能量,大面积降低成本。 我从互联网行业来到传统行业发现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60%的人会花费80%的时间做各种各样的Excel表格,主要工作就是做各种各样的Excel表,为什么做Excel表?做表格就是为了生成各种各样的数据,当这一个情况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传统行业来说,因为店开多了,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要管理、要记录,Excel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大,这个情况下,Excel变成了一个公司管理的毒药。 不仅如此,每一个人都是通过Excel处理个人的Excel表格,除了表格之外部门之间也会形成Excel表格体系,就会形成数据故障,每一个部门的人经营、工作、数据都会孤岛,数据不会流通。 我在思考后,创建了这么个词语,叫「智能指数」,它跟企业的“重度使用Excel的人数”是直接相关的。 数据化,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让重复的重复劳动消失,这个过程,就会节省大量的金钱。 对传统行业的老板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公式,就是“数据=人工成本=钱”。 所谓的数据赋能就是为管理做赋能,本质上有各种各样的系统,我认为系统就是要做数据化这个事情,是节约成本的,我的观点是,系统是资产而不是成本,它反而是节省成本的。 要选择一个系统,我在这里就有三个选择策略: 一是移动优先,必须支持手机,以往没有这个条件,对于线下零售业来说很多店员没有电脑,只有手机,移动优先是最基本的条件;二是敏捷,你会发现管易云也提到ERP,以往的过程中我们沉淀了很多管理系统的名词,比如说OA、ERP、CRM、POS,这对以往来说很抽象,不知道怎么产生,敏捷的意思就是更关注底层逻辑,这些管理系统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有就是数据、流程、表单、权限,比如说OA、ERP都是基于表单数据流,外加流程。它的最终的目的是生成数据。 不过我在这里再加上一个最核心的因子,叫做“权限”。比如说OA、ERP关注的也是解决“功能”,为管理赋能,他们缺乏的东西就是整合,怎么做到整合? 底层要有权限,权限就是对应某一个人,当基于权限做数据化系统的时候,很多的理念都会为之改变。 第二步,全面触网。 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各种各样业务。 在座的各位都有钱包或者卡包,一般是门店某一个品牌的会员卡,某一个门店的积分卡、银行卡、身份证,我归纳成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都叫会员卡。 我认为会员卡其实是一个历史的枷锁,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它只是大家的使用习惯罢了。 卡有两个底层功效:识别、符号。 就拿身边有的银行卡来说,识别要知道这个卡是什么号码,这叫识别。身份证也一样,识别这个人是谁、这个卡是不是真的,卡的主要功能就是识别,会员卡也一样,我会用来做消费。 符号,什么是符号,比如说我是某个银行白金用户,这就是一个身份的象征。 识别和符号,我认为是会员卡最主要的功能。 到了数字化时代,卡的概念有点变味了。比如说我们来到会场以后,很多人说交换名片,有没有留意交换名片以后发生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再加一个微信。因为微信的识别是更可靠的,是电子化和数据化的。 数据化的东西其实是节省成本的,电子化已经取代了识别功能,很多时候已经不需要卡了。 符号也是可以电子化的,电子化也是可以满足符号和象征的。你比方说,我没有真钻石,但是却一直是QQ的各种黄钻绿钻的会员,也是可以满足符号性的。 既然卡在数字化时代是历史的枷锁,既然是个枷锁,那就是说,它是可以被打破的。大家都知道一个成功案例就是电商。 我可不可以思考,「用电商思维做实体店」? 淘宝是怎么开店的?我们在淘宝注册一个会员,我们注册了就成为了会员,没有卡,我再申请淘宝要开一个店,就可以开,成本很低。 曾经一个实体的面包店,有一天总部巡店发现这个店为什么卖肉松包,我们总店没有,经过调查发现这个肉松包是店长做出来的,而且这个肉松包卖了3年总部才发现,在电商不可能发生,因为数据化,假如说用电商思维做实体店是一个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因为很多管理漏洞都消失了。 我们可以萌生一个新的思维就是网的思维,我不想用互联网思维这个名词,因为互联网思维又被标签化了,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电商、新零售或者已经前端存在的东西,而我觉得网状思维不仅仅是业务层面的,而是方方面面。 我认为“合作是杠杆,管理是内耗”。比如说,我们做一个电商,跟SEE小电铺合作,单点对接,就架设起了一整套电商平台,而招团队自己开发自己管理,去实现电商平台,就很不容易,很麻烦,做一整套流程是一种内耗。所以,合作是杠杆,本质最核心的就是网状思维。 前面这两大主题,数据赋能、全面触网,把数据赋能当做守,全面触网当做攻。 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阵痛,可能思维习惯东西无法适应,还可以有第三个选择,可以重来,比如说永辉超市做了超级物种,阿里巴巴做了盒马鲜生。 第三步,智能商业。 上周还听到一个比较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是AI产业爆发的前提”,这是猎豹移动CEO傅盛说的一句话。 传统行业老板们,经常说,你们好厉害,有各种各样的系统,我可以多卖货、多赚钱吗?确实,什么大数据、云计算、未来零售,终究都会回到一个问题,究竟怎么样是商家赚钱? 智能商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智能决策。 前面所说的所有,都是为了数据化做准备的,我们有了数据就可以引爆AI,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说无人店、虚拟现实、机器人,实现更多人工智能化的可能。 那么,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不会,人是在不停的升级的,从执行升级到管理,以后智能商业,最终目的是智能决策,人成为一个决策者,我们可以有一个定论,人是不停的智能升级,包括线下零售店也是。 传统行业会设立各种各样的部门,比如说IT部、信息部、互联网事业部等等,来尝试推动企业的改革,其实这些名词都定位不了现在所处的时代,现在是智能时代,“智能”才是核心关键字。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表达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怎样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智能升级,是分三步走:数据赋能、全面触网、智能商业,希望我的分享没有给大家带来尿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