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F利率突降 央行投石问路
央行11月19日通知,为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探索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结合当前流动性形势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决定于2015年11月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
央行11月19日通知,为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探索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结合当前流动性形势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决定于2015年11月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7天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75%、3.25%。
常备借贷便利(SLF)是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时的应急措施,刚开始推出时,隔夜和7天的利率分别为5%和7%,只有当市场拆借利率超过这一水平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才能提出申请。后来,隔夜和7天SLF的利率逐步下降至4.5%、5.5%。
机构解读:
针对央行下调SLF利率的举措,有机构人士评论称: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但是不能等同于降息,或许也有投石问路的意图。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让地方分支机构直接对地方金融机构SLF,有助于解决流动性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利率下调,有助于引导预期,降低融资成本。但汇率高估不解决,企业产品销售乏力不解决,光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是没有意义的。
海通证券对此点评称,SLF下调顺应低利率环境,货币宽松延续。
利率顺势下调。当前R007稳定在2.3%,R001稳定在1.8%,7天逆回购利率为2.25%,本次SLF下调顺应低利率环境,货币宽松延续。
利率走廊成形。利率市场化后,逆回购利率成为基准利率,SLF、SLO、MLF和PSL利率形成从短期到长期的利率走廊,SLF利率为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封顶,新传导机制开始生效。
货币利率仍低位。与我国经济通胀匹配的货币利率应在2%左右,无论是逆回购利率低位、降准投放流动性,IPO取消预缴款,还是下调SLF利率,都旨在呵护资金面,货币利率低位无忧,稳定债券短端利率。
长期坚定债牛。我国经济增速换挡,货币宽松和低利率是趋势,长期看好债牛,抓住4季度调整期,布局来年。
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刘东亮则指出:
1、此举意味着央行设定了利率走廊的上限,是利率走廊管理的具体体现,当市场利率触及上限时,央行可以及时提供流动性,平抑市场利率,此次特别提及针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中小银行的扶助之意明显。
2、有利于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避免资金利率的大幅波动,此前SLF利率较高,此次调整即是随行就市的体现,也有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意图,总体上利好债券市场。
3、表明目前已进入新老基准利率体系过渡阶段,新的基准利率体系呼之欲出,但仍有待央行进一步明确,也是央行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性调控转变的体现。
4、还不能认为央行调整SLF利率等同于降息,但央行或许也有投石问路的意图。
央行公布的信息显示,2015年4月至10月,央行已经连续7个月没有开展SLF操作。
虽然此次调整幅度较大,但是当前货币市场的隔夜和7天拆借利率分别在1.8%和2.3%附近,明显低于2.75%、3.25%。因此,此次下调的实际影响有限,更多是对市场预期的影响。SLF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意味着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不会超过这一上限。
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创设于2013年初,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主要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一些高信用评级的债券和一些优质信贷资产。
2013年是使用常备借贷便利最为频繁的一年,累计发放常备借贷便利23650亿元,期间,央行通过常备借贷便利释放了一定数量的流动性。
2014年1月20日起,央行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十个省市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由当地央行分支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2015年2月11日,为了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央行决定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
今年3月,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期限缩为只有隔夜和7天,取消了2014年试点时的14天期。在3月的调整中,指导利率方面,央行明确,如果符合宏观审慎的要求,隔夜回购利率水平由5%降为4.5%,7天利率由7%降为5.5%。如果不符合宏观审慎的要求,则分别要加100个bp。一旦资金价格触及此线,央行便会通过SLF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11月17日,中国央行网站刊登牛慕鸿、张黎娜、张翔、宋雪涛、马骏的工作论文《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该文指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过渡中也应建立利率走廊机制,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率,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供基础。
而在《2015年1季度常备便利开展情况》中, 中国央行就明确提出,探索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作为货币市场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此举显示出,中国央行正在推进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重大转变,并愈渐清晰勾勒出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的价格型调控机制,以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模式。
综合整理自:新浪、和讯、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