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供应链金融“平台战略”试破微贷难题

2015-05-15 09:47 835

文/本刊记者李立群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4期伴随产业细分化、线上化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网络金融服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必将衍生出不同的行业特性,这将促使其向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诉求企业的需要,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最终将“平台战略”作为落脚点,并发

文/本刊记者 李立群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4期

伴随产业细分化、线上化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网络金融服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必将衍生出不同的行业特性,这将促使其向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诉求企业的需要,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最终将“平台战略”作为落脚点,并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

一场深刻的变革已席卷全球制造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细分化、特色化的趋势日趋明朗。与此同时,暗合互联网大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产业链条信息流程进行了重构,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高效率的要求。与之相适应,商业银行也在经历深刻的转变,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探索兼具标准化与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嗅觉灵敏的中信银行就是其中的一家。

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链式服务”不同,中信银行主打“平台战略”,更加注重生态圈服务。在中信银行的电商供应链金融平台上,既有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信用融资等融资产品模块,也有网银、现金管理、网关、银企直连等接入渠道,还有电商系统、票据系统等交易产品支撑系统。

“用形象的说法就是我们提供的是‘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当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产生不同需求时,我们将平台上与之匹配的产品或服务模块与企业供应链或平台对接,进行协同,为其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中信银行小企业及个人信贷部副总经理李勇表示。

2014年,中信银行与海尔集团跨界合作,打造了全国首家互联网供应链跨界在线融资平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海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其平均贷款利率为8%,放款时间不超过15秒。目前,中信银行已与包括海尔集团、宝马金融、怡亚通(002183,股吧)在内的众多优质企业实现了合作。李勇表示,随着企业供应链全链条信息化的推进,下一步中信银行还将对供应链上游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供应链融资服务。此外,还将为准备筹建电商平台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电商供应链金融“平台战略”

一直以来,供应链金融是中信银行的特色服务,然而伴随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力量的崛起,传统供应链金融几乎陷入困境。一方面,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传统供应链金融所依赖的钢铁、有色金属等规模型大宗商品行业贸易风险骤增;另一方面,传统业务操作中高度依赖的“控货”模式,由于存货第三方监管的有效性不足而受到挑战。

在制造业变革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突破口在哪里?中信银行一直试图突围困境。李勇认为,要找到突破口关键点有三个:一是找到合适的行业;二是找到合适的的业务模式;三是契合客户多样化的需要。

2012年开始,中信银行实行了“金融网络化”与“网络金融化”两条业务并进的策略,这无疑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新契机,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电商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从狭义角度来看,所谓“电商供应链金融”是指,依托电商平台,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乃至消费终端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模式。但中信银行所定义的“电商平台”,并非仅为传统意义上的B2C或B2B平台,而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线上协作平台也囊括其中。

在李勇看来,电商供应链金融并非单纯的供应链融资,其产品具有系统化特征。特别是随着产业呈现出细分化、特色化的趋势,电商供应链金融服务将向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诉求企业的需要,中信银行最终将 “平台战略”作为落脚点,并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目前,该平台分为服务功能、基础产品、服务渠道和支撑体系四大部分,囊括了线上融资、线上结算、电子商务和现金管理四大特色服务体系。

“用形象的说法就是我们提供的是‘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当不同企业产生不同需求时,我们会将平台上与之匹配的产品或服务模块与企业平台或供应链对接,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调整,为其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据了解,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处的阶段,目前中信银行可提供三类电商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是通过双方平台的对接,为有电商平台的核心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支付结算等服务;二是可协同第三方为有意打造电商平台的企业构建电商平台,并嵌入相关金融服务模块;三是为没有电商平台的企业,基于 ERP直连提供金融服务。

2014年,中信银行与海尔集团共同打造了“海尔模式”的电商供应链金融平台。在海尔集团旗下的日日顺平台上,聚集了三万余家经销商,随着客户订单的增长,经销商对资金的需求日益紧迫。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建立电商平台的初衷之一就是依托平台,实现便捷、快速、低成本的融资,以解决经销商资金问题。

家电所属的消费品行业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物流的高速周转;二是链条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多为小微企业。由于规模不经济,传统消费品行业通常不是商业银行的理想客户,中信银行依托电商供应链金融找到了突破口。

中信银行根据消费品行业的特征,结合日日顺平台的情况,在短短4个月时间内为其“定制”了以“信息交互+货权控制+资金流管理”为核心的融资模块,并与海尔集团的“日日顺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对接,实现了与海尔产业供应链的协同,为产业链条上的小微企业提供了低成本、便捷的融资服务,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的业务模式问题。

截至今年4月,中信银行海尔项目开户数已超过600户,为海尔集团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额近2.5亿元,最小贷款金额只有几千元,放款时间不超过15秒,平均贷款利率为8%左右,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并且没有出现一笔逾期。

“数据质押”破解微贷难题

身处三峡库区云阳县的海尔经销商老杨,再也不必为了资金问题而愁眉不展。每当亟需资金追加订单时,老杨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日日顺平台,寻求在线融资服务。没有繁琐的申请程序、无需抵押品、没有动辄15%以上的贷款利率,只需十几秒,申请的贷款便会达到指定账户中。

如今,已有上百户海尔经销商享受到了中信银行简单、便捷的电商供应链融资服务,那么,中信银行是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的呢?

一般来说,困扰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融资的关键因素有两个,分别是信息不对称和规模不经济。与之对应,未来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两方面的特征:一个是利用科技手段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二是从根本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在电商供应链金融中,中信银行不再局限于传统信贷业务中的“控货”思维,而是以货权控制为基础,在“数据质押”的信息化理念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关键信息交换和资金流管理,从而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近两年随着企业供应链全链条信息化成为可能,出现了依靠交易数据进行金融服务的新型融资方式,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融资的各个环节皆以真实的交易数据为基础和核心,形象的说法就是“数据质押”。在这种融资方式中,核心企业是否具备对上下游企业的管理能力变得十分重要。

李勇认为,目前很多优质核心企业具备了全链条信息化的管理能力。以海尔为例,早在几年前,海尔集团便开始了对内部ERP的信息化再造,构筑了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ERP系统、物流配送系统、资金流管理结算系统以及遍布全国的分销管理系统,并实现了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各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

中信银行将研发的融资模块接入企业电商平台,实现与企业内部数据的交互与共享。“比如在海尔项目中,海尔向我们提供了经销商近三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经营信息,包括经营年限、订单情况、订单生产情况、物流等信息。同时,中信银行也为海尔提供了相关的信贷信息,双方信息对接后,就产生了更完整,更具有价值的信息。”

具备完整、真实的数据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环风险控制就有了切实的支持与保障。在对风险的把控方面,中信银行采取了线上与线下(O2O)相结合的模式。

一方面,中信银行获取了核心企业提供的经销商“白名单”。核心企业经过多年的数据积累和评估,逐渐形成了经销商“白名单”,这些信誉可靠、经营情况良好,对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优质的客户资源。“核心企业提供的‘白名单’实际上先为商业银行把了一道关,这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相当于帮商业银行做了一个准入和筛选。”李勇表示。

另一方面,中信银行将信贷操作拆分为线下审批环节和线上放贷环节。在线下审批环节中,中信银行对符合要求的经销商,通过传统风控手段,进行了额度预审批,“这个环节意味着经销商有某个信用额度的潜质,可以承担相应的风险。”

当经销商产生真实融资需求时,可在企业电商平台直接选择“银行融资”,进入线上放贷环节。在此环节,由于中信银行已依托企业电商平台,掌握了大量真实信息,因此仅凭系统对放贷规则的执行就可实现快速放贷。李勇表示,为了进一步控制风险,中信银行还在系统内建立了完善的自动预警体系,一旦贷款人出现可能影响授信安全的预警信号,银行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必要时可马上终止信贷流程。

由于省去了传统业务中琐碎的操作细节和人力成本,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大大降低。以经销商老杨为例,此前老杨的融资渠道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一般融资成本为15%,而老杨在“海尔模式”下的融资成本只有8%,相当于节省了近一半的融资成本。“电商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业务模式问题,反过来为了保证线上融资业务的风险,商业银行也必将更加专注于小额、分散的业务类型,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意味着业务方向的转变,中信银行将更加专注于小微企业。”李勇表示。

“面签”坚冰待破

然而,与其他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一样,横亘于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现实鸿沟,也常常让李勇感到困惑,“面签”问题是最为突出的一个。

银行要想顺利开展业务,开户是一个基础且必经的环节。按照现有监管规定,“面签”成为银行开户的硬性要求。比如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的通知》的规定,“被授权人应是授权单位工作人员,银行应采取审核被授权人工作证件等措施予以核实。”虽然从政策字里行间来看,并未出现“面签”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管机构默认的做法即为当面核实被授权人的工作证件及相关资料。

但矛盾在于,一方面在追求效率的互联网金融中,能否实现高效的在线开户日益成为业务执行的关键,甚至成为能否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从传统金融监管理念来看,“面签”是商业银行“了解你的客户”(KYC)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银行控制风险的一环。可以说,如何恰当地协调金融创新与控制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信银行在执行海尔项目时也遭遇了此类问题。在海尔为中信银行提供的“白名单”上,有几千家经销商,这些经销商散落在全国各地,既有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偏僻地区的一隅。为了执行现有监管政策的“面签”要求,中信银行发动了青岛分行相关部门几十号信贷人员。

在李勇的记忆里,这个开户过程紧急又漫长,为了尽快让业务走上正轨,几十名信贷员在两个月时间内,飞赴全国各地,不是在办理开户就是在办理开户的路上。“在这两个月中,这些同事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假期,甚至生病都在坚持。”李勇至今回忆起来还颇为感慨。

尽管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操作可以提升效率,但不可否认由于现行部分监管政策、制度与互联网金融难以匹配,甚至存在严重冲突,实际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操作成本,这也折射了创新与监管之间的矛盾。

同样,我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也面临“面签”这道关卡。由于没有物理网点,微众银行将采用完全线上化的操作方式,是否实现在线开户直接关系到微众银行业务的开展。此前,微众银行曾尝试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比如指纹、声波、虹膜,尝试寻找在线开户的途径,并期望能将其应用到未来的金融服务中。微众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他们还在加紧与监管部门的协调,但由于目前各方意见尚未达成一致意见,“面签”问题暂时没有进展。

互联网时代,当银行与客户的距离变成一个“账户”的距离时,“面签”就成为一个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目前,监管机构正试图通过将传统风控手段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寻求在线开户的突破。去年,人民银行对《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通知》(讨论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一大亮点为将个人电子账户根据核实程度的不同,分为弱实名电子账户和强实名电子账户。“由于不同银行利益诉求难以达成一致,相关政策一直难以落地。但我们期待最终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网络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机会。”微众银行人士相关表示。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4期。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落地分行首个汽车场景“天元司库”

2024-06-04 14:43
90973

中信银行“一站式”服务 助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2024-01-08 18:06
191858

互联网与平台化:中信银行引领外贸服务的转型

2024-01-05 17:36
246062

新时代外贸:中信银行跨境金融服务体系的 创新与升级

2024-01-02 18:28
294339

中信银行:外贸新业态创新服务体系 引领跨境数字金融服务新潮流

2023-12-29 17:44
374602

中信银行:外贸新业态创新服务体系 引领跨境数字金融服务新潮流

2023-12-11 21:02
62651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