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难题国际保理解决
台海网3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钟榕华)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商面临买家付款的信用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回款延缓、账务管理成本增加、账款催收成本的增加、汇率风险增加等风险,而进口商也需更加注意避免信用证欺诈等风险。上周,民生银行贸易金融部就相关问题,专门举办讲座,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解决方案。
进出口商都适用
民生银行总行保理部高级产品经理林伯勇介绍,充分运用国际保理业务,即可实现风险担保、资金融通、账务催收、账务管理、汇率避险、美化报表等功能。
对于出口商而言,通过国际保理业务,可获得100%的买方信用风险担保,而且担保不仅仅限于买方正式破产或倒闭,还可以降低呆、坏账拨备;出口 商出货后就可获得80%左右的资金融通,融资额度随交易量同步增长;融资后即可办理结汇,提前锁定汇率,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
此外,繁琐的应收账款簿记工作将由银行来处理,银行提供专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并定期提供对账单、明细表。应收账款到期时,将由境外专业的保理公司为出口商提账款催收服务,免除每月繁琐的跨境催收工作,以最迅速的实效提升账款品质。
进口商则可利用进口保理业务,免费获得信用担保,提升进口商的信用实力和企业形象,并可先收货、后付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省财务费用。在业 务手续上也很简便,企业无需通过银行收单,无需处理复杂单据,无需主动申请银行授信,有效避免信用证项下的商业欺诈。另外,企业还能简化账务管理,银行提 供对账服务、到期提醒服务。
成功案例已有不少
“成功利用国际保理业务的,已有不少案例。”林伯勇说。
2000年,出口企业E公司与英国B公司签订了出口成衣合同,年出口额150万美元左右,信用证结算。但随着交易进行,B公司越来越感到信用证 繁琐昂贵,并且占用了宝贵的银行额度。而E公司考虑到赊销结算收汇风险过大,不同意采用赊销结算方式,转而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商采购。
此时,银行向E公司推介了国际保理业务,并通过FCI在英国的会员公司H公司为B公司核定40万美元保理额度。
2003年初两公司签署新销售合同,改用60天赊销方式结算。E公司发货后,将贴有转让条款的发票寄送B公司,并将发票副本交给银行,由银行为E公司提供发票金额80%的融资。B公司付款状况良好,业务进展顺利,E公司因此留住了客户。
随着B公司快速扩张,到2005年下半年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付款出现拖延。H公司在2005年底开始调减对B公司的额度。银行通知E公司有关 情况,并建议E公司减少了对B公司的赊销量。2006年底,B公司正式进入破产保护程序。E公司此时对B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约20万美元,最终由H公司进 行了全额担保付款,E公司未遭受任何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