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贸易融资:从铁矿石到铜再到黄金
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强劲需求不仅仅体现在工业需求上,还体现在融资需求上。黄金融资交易涉及了现货黄金的进口和黄金半加工品的出口,这也是外汇进入中国的方式之一。而世界黄金协会则认为,市场上的过剩黄金可能要么来自诸如央行等官方机构的购买,要么是大量用于融资操作。
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强劲需求不仅仅体现在工业需求上,还体现在融资需求上。融资需求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铁矿石到铜,再到黄金,甚至大豆和棕榈油也已经包含在内。
黄金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融资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黄金价值更高。近年来,黄金的金融属性早已远远超过其商品属性。
黄金融资规模或达千吨
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报告认为,在中国,将黄金纯粹用于金融操作是需求的一种形式,也是影子银行的一小部分,这部分黄金在2013年年底总量可能达到了1000吨,规模约430亿美元。
黄金融资交易涉及了现货黄金的进口和黄金半加工品的出口,这也是外汇进入中国的方式之一。
在与多位大宗商品贸易商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凭借用于进口黄金的黄金贷款或信用证,部分个人或企业能够取得低成本短期融资,甚至避开资本管制,将资金带入中国,尤其是在传统银行贷款条件趋严的背景下。
据《第一财经日报》此前报道,国内黄金贸易融资交易涉及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在岸黄金厂家把信用证支付给离岸子公司,并从保税区仓库或中国香港进口黄金到内地;然后,离岸子公司以收到的信用证作为抵押,从离岸银行借入美元;第三,在岸黄金厂家收到离岸子公司的美元款项,并把黄金半加工品出口到保税区仓库;第四个步骤则是循环上述三个环节。
高盛集团估计,2010年以来,通过商品贸易融资活动流入中国的热钱约810亿~1600亿美元,占了中国外汇短期借款的约31%。在这些交易中,黄金、铜和铁矿石是三种主要的融资商品。
“而国内新增基础货币供应的不断增加,也可以部分归咎于商品融资导致的廉价外国资金或热钱的流入。”一位投行匿名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高盛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不同类型的外汇流入,包括商品贸易融资活动,因为它们能带来廉价的外汇资金,增加中国的基础货币供应,这是中国快速信贷增长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
“把黄金纯粹用于金融操作,是需求的一种形式,在影子银行比较广泛的增长中只占一小部分。这部分黄金在2013年年底总量可能达到了1000吨,用于融资交易的黄金大多是自2011年以来积累而成。”世界黄金协会认为。
此外,部分贸易商还向记者透露,用黄金融来的资金,投资范围也很广,不仅包括购买房地产等高收益资产,甚至还包括民间借贷、投入汇率套利等等。
内地进口黄金的主要渠道是香港,在2011~2013年,香港累计向内地净出口黄金高达1930吨。以2013年为例,内地从香港进口了1160吨黄金,当年内地黄金产量约为428吨,而2013年内地黄金需求约为1066吨,这使得业界对不知去向的522吨左右黄金产生疑问。
而世界黄金协会则认为,市场上的过剩黄金可能要么来自诸如央行等官方机构的购买,要么是大量用于融资操作。
但是,进口增加的同时,官方黄金储备并没有增加,2013年底,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依旧是1054吨,是世界上第六大黄金持有国,黄金目前只占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总量的1%。
风险如何化解?
世界黄金协会还预计,2014年中国对黄金的需求会因为经济增长压力和信贷市场紧缩而逐步冷却,这将使黄金价格失去重要的上涨因素。
世界黄金协会还称:“除非中国央行更严厉、更有效地打击商品融资行为,或是中国的信贷分配和定价体系有所改进,否则可能仍会大量黄金被进口用于融资操作。”
值得指出的是,包括黄金在内的商品贸易融资并非没有风险。
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将升值不同,随着监管层不断扩大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市场参与者进行外汇对冲的成本也在增加,商品贸易融资交易的汇率对冲成本随之升高,对冲成本缓慢侵蚀贸易融资的利润空间,并最终扼杀利差的套利空间。
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最新报告显示,3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环比下降2.7%至117.45,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创2013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信托违约和信贷收紧等系列事件,导致铜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纷纷遭遇暴跌,不仅显著提升了铜和铁矿石的融资成本,还导致融资铜和铁矿石库存逐步流出,进而导致抛售的压力不断增加,多位业内人士担忧,黄金融资或许将出现同样的问题。
法国兴业金属研究主管RobinBhar分析称,过去那些购买黄金作为融资交易抵押品的中国买家可能有些胆怯了,并非所有黄金进口都被用于实物消费,在中国,黄金可能和铜一样,面临库存过剩问题。
至于如何监管铁矿石、铜和黄金等商品贸易融资,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记者:“监管层可能会考虑降低信用证融资的规模,进而降低商品融资交易的可用融资总量,拉高信用证融资的成本,进而拉高给融资商品交易的成本。”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