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企业:从“跷二郎腿”到转型突围
“现在‘跷着二郎腿’轻松做外贸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努力转型才有出路。”何卫红透露,该公司2013年在柬埔寨金边投资建立的服装工厂,全年完成服装500万件,销售额达900多万美元,当年即实现盈利,目前正在扩建;下一步还拟在越南开办印染厂,在缅甸、孟加拉等地设办事处。“未来几年,我们打算把一半以上的产能转移到东南亚。”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李晓喻) 说到招工,身为公司总经理的邵龙河笑得有点无奈。
邵龙河所在的浙江汇孚集团,是一家以进出口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纺织、服装等。他告诉记者,每次过完年,该公司的劳动力成本都要上涨15%-20%,“过年就像‘过关’。”不过,工资涨了,招工旺季也到了,眼下公司仍然存在30%的用工缺口。
邵龙河透露,如今该公司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约为3500元(人民币,下同),已远远超过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800-1500元的水平,甚至高于东欧。
廉价劳动力和较低的人民币汇率,曾是中国外贸的两大突出优势。然而近年来,越来越贵的劳动力,不断升值的人民币,以及来自要素价格更低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让不少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出口业务的中国企业直喊“压力山大”。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双重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外贸型企业走出了转型升级的突围之路。一些企业选择顺应趋势,推动产业转移。
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何卫红表示,该公司正逐步在美国等目标市场设置离岸仓库,将出口业务前置,节省时间;同时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更便宜的东南亚国家开办生产基地和办事处,将货源生产后移,以获得新的生产优势。
“现在‘跷着二郎腿’轻松做外贸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努力转型才有出路。”何卫红透露,该公司2013年在柬埔寨金边投资建立的服装工厂,全年完成服装500万件,销售额达900多万美元,当年即实现盈利,目前正在扩建;下一步还拟在越南开办印染厂,在缅甸、孟加拉等地设办事处。“未来几年,我们打算把一半以上的产能转移到东南亚。”
除“顺水推舟”之外,推行品牌战略也日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
长期以来,缺乏知名品牌一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不能承受之重”。危机和压力,倒逼不少中国企业加强了品牌建设,向产业链高端攀登。
“我们的计划是巩固利润率不高的OEM(贴牌制造),努力做好ODM(原始设计制造),发展自有品牌(OBM)。三条路并举,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总裁谭亚羡对中新社记者说。
这一举措成效初显。在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的2013年,该集团的出口额超过1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2%。
除了推动自主品牌走出去,收购国际品牌也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营销渠道,开辟新发展空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2012年,汇孚集团收购了一家有60多年历史,在全欧洲拥有1500多家门店的芬兰服装品牌FinnKarelia。在邵龙河看来,FinnKarelia的客户群比较忠实,销售网络成熟,出口服装可借此直接进入欧洲销售终端,比到国外开设专卖店更方便,也更容易为海外消费者所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这样一家知名品牌,公司只花了几十万元,就从9家竞争者中成功胜出。“我们对这个品牌的态度是保护而不是吞并,这赢得了芬兰方面的信任。”邵龙河告诉记者。
据介绍,品牌易主之初,曾有部分客户因不认可“中国老板”而流失,不过现在已经稳定下来。“品牌经营需要耐心。我们认定这条路可以走通,会长期坚持走下去。”邵龙河说。
主营丝绸纺织服装的万事利集团公司则开辟了另一条合作路线。2013年,经法国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牵线搭桥,万事利与里昂一家有120多年历史的丝绸企业马克·罗茜启动了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万事利集团推出的“法国制造”高端丝巾品牌,将由马克·罗茜代工,从原料采购、设计到制造生产的全过程都将在法国本土完成。
公司总经理马廷方表示,与法国成熟企业合作,可以提高设计研发能力,更好地把握国际时尚,缩短和国际大牌的差距。“不能再靠价格和数量竞争,必须以质取胜,走高端路线。”
此外,在巩固美、欧、日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大开拓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也成为企业的新选择。
“外贸面临的挑战的确大于以往,但我们始终在以‘小步快走’的态度,不断转型升级。”邵龙河说。(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贸经理人”微信公众平台:trade-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