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荒多米诺 房地产或是最后骨牌

肖君秀 蓝姝 | 2013-06-27 19:33 873

  本报记者 肖君秀 蓝姝 广州、深圳报道  “当时想死的心都有!”6月25日下午,在A股暴跌100多点后又被拉回时,深圳股民张先生面对记者

  本报记者 肖君秀 蓝姝 广州、深圳报道

  “当时想死的心都有!”6月25日下午,在A股暴跌100多点后又被拉回时,深圳股民张先生面对记者长叹一口气说,仿佛经历了从地狱重回人间。此前一天,上证指数已暴跌5.3%,创下了4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股指一夜跌到“解放前”。

  股灾直接源于金融界的“6·20惨案”,彼时,银行间资金紧张到极致,恐慌性情绪迅速向下传导,资本市场哀鸿遍野,在进入6月以来银行资金链绷紧的20多天里,上证指数已暴跌20%,债市亦是一地鸡毛。如果多米诺继续传导下去,此前沉淀资金多的任何一个链条都将受到冲击,包括“不缺钱”的房地产市场和积病不断的地方债务,最让人担心的实体经济也是其中的一块骨牌。

  对市场资金面紧绷一直袖手旁观的央行不得不出手了。6月25日晚,央行宣布,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次日,央行继续输血市场,原本120亿正回购到期,但未见央行发央票和正回购,变相向市场注入此笔流动性。

  “央行手里的牌还多得是,不用担心!”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说。央行此举也效果立现:6月25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较“6·20”回落592个基点至5.83%;6月26日中午,14天回购加权利率大降808个基点至6.92%。银行方面的态度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如恢复正常的相互拆借、主动与投资者沟通、系统正常运转等。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钱荒”闹起的“心慌”高潮迅速退却,倒下的多米诺却不会立即停止。

  “央妈”紧急维稳

  6月25日晚间,金融界和资本市场人士纷纷奔走相告,“央行出手了!央行出手了!”短信、微博都在争相转发这一消息。

  当晚,央行网站发文称,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

  有消息称,6月21日央行就运用了SLO逆回购操作,额度约500亿左右。SLO操作,即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是指央行对12家主要银行机构进行一般不超过7天的回购或者逆回购操作。当时“央妈”只是悄悄出手,市场并不知晓。

  此时,市场对资金面紧绷已现恐慌,6月24日股市暴跌109点,跌幅高达5.3%,创下近年来最大跌幅!6月25日,A股沪指盘中再次狂泻100点,从前期的“解放底”1949点,直冲至“鸦片底”1849点。

  “央妈”打了“孩子们”之后,还是不放心,给了根胡萝卜。

  “这样的紧急局面,猜到央行会宣布出手相救了!”一位私募公司老总在25日午盘反转时对本报记者表示,且果断进了场。此后午盘迅速拉升重回平盘,投资者对盘中的惊涛骇浪均记忆深刻。

  央行还明确表示,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

  事实上,进入6月以来的资金紧缺期,除了银行们不断习惯性地向央行“哭奶”,券商、机构们更是纷纷上书请求救市。

  据了解,钱荒几乎把一些银行快逼到了“绝路”,近期银行股多日领跌,坊间关于投资者打着白色标幅声讨某大行理财产品欺诈的消息更是在网络上疯传。

  记者从某上市商业银行人士处了解到,此前银行之间已相互不信任,大行也不愿意出钱,一些小型区域性银行已被大中型银行列入“黑名单”。

  非常巧合的是,平时一直稳定的银行转账取款系统,近期故障频发,如工行、中行等均曾出现系统故障。本报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银行系统会有灾备系统,系统出现问题会自动对接替代。某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称:“现在资金紧张,加上股市暴跌,对民间情绪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影响,央行这次虽然是短期操作救急,但对市场心理有极大的安抚作用。”

  央行急救之后,“现在拆借除了利率稍高一点,基本回到了正常的状态。”上述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称。本报记者还获悉,6月25日下午,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举行电话会议,针对近期资金面及经营情况与券商及投资者积极沟通。

  在谢国忠看来,国内金融机构的胆子很大,已间接“绑架”了政府,“调控很多次都是效果不佳,这次能否调整成功,要看政府有没有决心做下去。”

  危险的传导链条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发生在银行间的资金紧张,已经迅速传导至整个资本市场,近期市场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其惊险程度超过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统计显示,6月以来,A股市值蒸发了3万余亿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此解释称,很多机构都规定设有止损点位,当时触发强制砍仓机制,“跌的时间长这种平仓盘就会出来,私募、公募都有很多止损。”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资金面紧张冲击波分为三波,“第一波是银行间资金极度紧张,已发生;第二波冲击影子银行体系,表现为票据和理财产品利率飙升,已初露端倪;第三波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这三波,都对股市造成直接的下拖作用。

  眼下,第二波冲击波正在来袭。近日,广州、深圳甚至北京随处可见理财产品的宣传单,各地客户也频频接到银行理财短信。记者看到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促销中,一个月期的产品收益率超过了6%,广州某中型股份制银行发给客户的短信中甚至有一款50天期限的收益率达到7.5%,而以往基本在4%以下。

  据悉,在6月15日至21日这一周中,72家银行共发行了563款理财产品,银行数增加11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27款。银行“钱荒”在银行间拆借市场上已无法满足,便寻求第二种途径——发行理财产品高息“抢钱”。

  市场除了狂抛股票,也在不惜一切代价狂抛债券。在6月23日前后的一周中,全部开放式债基收益率下跌1.4674%,可转债基更是大跌4.2591%,指数债基下跌0.8940%;同时,国债和信用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如1年期国债和金融债幅度超过50BP,导致长端影响逐渐减弱。此外,个别银行取消了拟发行的金融债,期间还出现银行金融债发行流标现象。

  另外,银行间交易也近似狂热,如6月20日市场紧绷之时,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结算总量为8776.23亿元,较上日上涨了37.84%;其中质押式回购交易量为8049.12亿元,较上日大涨了37.88%。

  票据市场也早已滑入泥潭。“票据已经涨得很高了!”上述银行资金部人士说,已出现商业银行暂停票据业务。6月初,直贴市场的报价约在4%左右,但端午之后一路狂奔曾突破10%。本报记者从银行内部获悉,各家银行都对企业的贴现业务要求前所未有的严格,如提前预定、额度限制等等。

  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本报记者分析说,现在抛售资产的顺序正在由流动性好的短期产品,向中长期产品蔓延,如此持续下去,最后抛售的是房地产,而资金紧张最终也传导至实体经济。

  事实上,实体经济的影响已若隐若现,上述上市商业银行人士透露,目前已有部分银行惜贷,个别银行甚至已不对外办贷款业务。

  谢国忠认为,降杠杆是必行之路,目前最关键的是把最危险的堵上,未来盘活存量资金影响将会显现,“由于短期利率的高升,一年期甚至较长期的钱就不愿借了,投到短期拆借中来,于是资金价格体系进行自我调整,届时隔夜等短期利率就会慢慢便宜,又会买一年期和更长期的。”

  在这之前,资本市场“拆短买长”套取利率空间大行其道,造成资产错配,同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许多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杠杆操作,资金大量进入地方基建和房地产,实体经济却在缺血。

  房地产是最后骨牌?

  当整个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切身感受“钱荒”之后,影响正在悄悄袭向房地产。而这里恰是流动性宽裕时资金沉淀最多的环节之一。

  6月24日,记者在深圳侨香路翠海花园附近的中原地产了解到,6月以来房地产成交与前几个月相比明显清淡。销售经理小丁告诉记者,3月份他卖了4套房子,4、5月份各卖一套,而进入6月一套都没卖出去。

  记者从深圳多家地产中介了解到,现在银行二套房已不放贷,一套房虽然放贷,但6月份均难批下来。浙商证券数据显示,6月第二周45个重点跟踪城市整体二手房成交面积401.9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6.81%,同比下降19.9%。

  “时间一长当然会传导过来,银行没钱可贷,对房地产就会造成影响。房地产每天资金都不能断,而且量特别大,无论供需都需要钱,开发商也贷不到款,消费者也贷不到款,市场就会萎缩。”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对本报记者分析说。

  上述基金公司总监也认为,由于资金面紧张,一些个人和机构为了融资,除卖流动性好的股票债券等产品,最后实在没办法就会卖房子,“但这会是最后一步,现在还不会大量出现。”

  谢国忠则认为,土地价格以及房价下不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此前银行和影子银行不断输血,“这样泡沫越来越大,‘绑架’了政府和经济!”

  房地产属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央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银行的信贷还远远无法满足房地产的融资大胃口,用益信托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5月共成立344款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908.53亿元,占信托总成立规模的29.85%,较去年全年21.83%的占比提升了8个百分点。普益财富最新报告则称,流动性困难会使流动性资金无法接盘,问题信托产品将会暴露更多。

  资金面紧张就像给了房地产当头一棒,宋丁认为,未来地产商或面对销售与资金双重压力,“对房价快速上涨有遏制,现在开发商手里囤积了很多房子,如果资金面紧张,供给就会降价,通过降价回笼资金,保证现金流。”

  不管你承不承认,房地产仍是经济的支柱。如果房地产市场的那一天到来,面临转型路艰、经济下行隐忧的经济将迎来更严峻的考验。6月24日,高盛已将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原来的7.8%下调至7.4%。

  如今,政策和央行联手,拟将大量进入虚拟炒作中的资金赶入实体经济。央行坐看银行调整的这一险棋,最终能否拯救实体经济,还要看市场进一步演化。

0
标签: 深圳 多米诺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