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脱农倾向 资金外流严重
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不断扩大与农村金融服务相对滞后的矛盾不断凸显。农行浙江省分行高级经济师吕志强建议,为农村经济“输血”,除了农村信贷稳定增长之外,还需有效拓宽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本报记者 付碧莲 实习生 李芬丹
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不断扩大与农村金融服务相对滞后的矛盾不断凸显。因此,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及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成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之一。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在延续以往风格和功能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四部分内容的介绍:一是直接融资在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涉农业务的情况;三是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的建设、使用及协助涉农贷款发放的相应情况;四是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
多渠道为农村金融“输血”
尽管农村信贷多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然而“资金贫血症”依旧严重。《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的21.6%,较2007年末增长188.6%,5年间平均年增速为24.4%。农户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5.4%,较2007年末增长170.1%。
不过,财经评论员项峥指出,虽然农村“三信工程”(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建设初见成效,但总体来看,农村信用环境仍然存在欠缺,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创新的绊脚石。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脱农倾向,县域资金外流情况较为严重,主动金融创新意愿不足,再加上外部农村信用增级机制建设不完善,影响到农村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发展落后,增加了农村金融创新的风险。
农行浙江省分行高级经济师吕志强建议,为农村经济“输血”,除了农村信贷稳定增长之外,还需有效拓宽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农村金融机构可以综合运用信贷、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资源,提升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比重。
量体裁衣式推进金融创新
除了“输血”,创新是提升及发展农村金融的不二法门。鉴于中国广阔农村市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量体裁衣”式的金融创新成为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的特色。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较有影响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包括: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农村特殊群体创业促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涉农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等。湖南耒阳油茶林权抵押贷款、吉林粮食涉农直补资金担保贷款、陕西订单农业和供应链融资、河南农村金融创新典型示范县建设、湖北咸宁“1+1”金融模式创新都作出了地方特色。
近日,银监会印发《关于持续深入推进支农服务“三大工程”的通知》,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持续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推动“三权”抵押,在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抵押贷款业务。
项峥呼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增强信用意识;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农村信用环境的机制;完善外部信用增级机制建设,由省市政府拨款建立统一的支农风险代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推进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