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交所或将成为真正的高收益债市场
票据交易所的成立一直都是最近票据业的热门话题,在电票成为趋势的背景下,票据交易所成立似乎水到渠成,但是其具体细节和对市场未来可能的影响并不明朗。
来源:银行联合信息网(ID:yinlianxin888)
票据交易所的成立一直都是最近票据业的热门话题,在电票成为趋势的背景下,票据交易所成立似乎水到渠成,但是其具体细节和对市场未来可能的影响并不明朗。
票交所很可能成为未来真正的高收益债交易所市场,该市场是否繁荣、是否充满淘金机会,和票交所的规则关系很大。
高收益债市场即为高收益债、低等级债市场。在多年前中小企业私募债推出时,很多人看好私募债能成为中国的高收益债,但最终发展不佳沦为券商鸡肋业务。
商业汇票本质上是一张短期债券,且商票签发无须信用评级要求、券商承销、主管方审核等步骤,相对于其他债券发行方式十分便捷。
另外,相对于纸票,电子商票增加了一个信用约束环境,在ECDS系统中,企业的每一笔签发、背书和违约都有透明的记录,企业实际控制人违约的成本增加。
虽然电票可以防范很大程度上的操作风险,也增加了对借款人还款意愿的约束,但是企业的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票交所中不同信用质量的票据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定价,即有高等级高流动性的电票,也有低等级高收益少人问津的电票。
说到高收益债,人们会想到高收益债券最大的市场美国,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奇人物——高收益债大王米尔肯。当时美国经济处于长期衰退中,但米尔肯发现了高收益债的机会,并主动找发展良好但信用级别很低的公司放债和提供杠杆收购资金,并打包卖给投资人,在帮助企业融资的同时也赚的盆满钵满。
那么,票交所成立后能否产生这种神话?
现在中国和上世纪70年代经济管制增加的美国有某些相似之处,大型企业在经济衰退期盈利下降违约增加,而一些处于发展中的小微企业的债券性价比有可能好于大型企业。
在票交所成立后,票据市场参与者面临挑战也面临机会。其挑战是原来的业务模式不再适用,机会是新的模式也更多。例如电票对超短融资券的替代、保理公司受让电票资产后证券化业务、为电票流通提供信用增级业务、对熟悉信用质量的企业提供做市服务等。
总之,电票交易所中企业数量多,信息费用高,金融中介机构降低交易费用的价值依然存在。
目前票交所相关规则还不确定,因此存在一些政策风险,比如设定利率上限和上市流通门槛;同时,高收益债市场的机会要基于一个长期发展的经济体,否则收益难以覆盖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