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收缩信贷阵地

2008-09-11 18:09405

汇丰控股、东亚银行、渣打集团、恒生银行近期公布的中报显示,受宏观调控影响,上半年外资行在中国内地的信贷增速有所放缓。如汇丰控股内地信贷(包含汇丰中国和恒生中国)比今年年初仅增长8.6%,恒生银行内地贷款增长14.7%。

    这背后是被动收缩还是主动退出?汇丰控股在中报里提到,由于2007年下半年监管当局限制在中国内地经营业务的银行扩大贷款额,业务扩展略为放缓。但另一方面,一些外资行上半年的信贷额度却并未用完,他们选择了收缩阵地而非大举扩张,意味着他们对信贷违约风险上升存在担心。

    外资信贷刹车

    “我们怎么会没有额度控制?外资法人银行和中资银行一样,贷款并没有比中资行宽松多少。”9月9日,一位港资法人银行信贷员表示。

    2007年上半年四家外资行成立首批法人银行,在下半年贷款就飞速扩张,但到了2008年增速明显放缓。以汇丰控股为例,2007年6月末中国内地客户贷款为67.87亿美元,到了2007年底一跃增长到116.47亿美元,增速达到71.6%,但到了2008年上半年贷款仅为126.53亿美元,较去年年底仅增加了8.6%。

    根据汇丰控股有关人士的解释,上述中国内地客户贷款主要指汇丰中国和汇丰控股的附属机构恒生银行在内地的法人银行恒生中国发放的贷款。

    由于外资行贷款余额基数小,因此其增速往往比中资金融机构要快。但是央行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2008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较今年年初增长8.7%。而汇丰控股的内地贷款增速也仅是8.6%,与其他金融机构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尽管从恒生中国来看,略超过了平均水平,恒生中国上半年贷款较去年年底增加14.7%,与去年同期比较,贷款增长55%。

    信贷刹车的背后,一方面是上半年央行对外资行同样实行额度控制。汇丰控股2008年中期报告几次提到“中国人民银行限制当地货币贷款”。

    “从监管层给我们定的增长指标来看,今年的增长速度要慢于前几年。”花旗中国副行长、商业银行总经理张之浩也表示。

    “去年年底银行开始对贷款刹车,但是一季度贷款增长仍然很快,直到二季度才发生滞后效应,贷款放慢了。”东亚银行副行长林志民说。

    这从央行上海总部数据可获佐证,上半年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77.1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增量的33%,同比少增62.2亿元,其中第二季度仅增加74.2亿元,同比少增150.8亿元,也较一季度少增128.6亿元。

    外汇贷款增速也在放缓,上半年,外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增加24.9美元,同比多增4.8亿美元,6月末外汇余额存贷比为237%,较上年末下降5.3个百分点。

    7月和8月外资行上海信贷同比增速仍在下降。7月,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甚至减少11.6亿元,同比多减99亿元;而8月,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9.4%,增幅比上月回落3.1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5亿元,比上月多增47.1亿元,同比少增25亿元。

    与额度的“紧缺“相反,林志民表示东亚银行上半年信贷额度还未用完,“一方面是信贷控制,另一方面也有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

    在外资行中,东亚银行去年的贷款增速相对比较快,去年上半年该行内地信贷业务增长78%,存贷比较高。

    不过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东亚银行内地贷款增长了60%,还是远超过东亚(中国)行长余学强之前定下的30%的目标。

    一位转为法人的小型外资行信贷人士说,近期坏账上升得比较厉害,因此贷款审批的条件已有所严格,新增贷款很难。“年初收缩信贷,导致一些企业更加困难,像浙江一些民营企业出问题,就会带来一些互保企业陷入困境,坏账增加银行就更加不敢放贷了,是恶性循环。”

    盈利之辨

    在“规模控制之下”,外资行的盈利有所下滑。汇丰控股上半年除税前盈利共9.07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的15.49亿美元大幅减少71%。

    渣打集团在中国的收入增加24%至3.06亿美元。然而,在中国的经营溢利下降53%至5700万美元。

    这让人联想到了一年多前渣打经济学家王志浩发布了题为《被牙医修理的狼: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报告:“也许明年当这些外资银行的头头脑脑们返回总部报告业绩的时候,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中国内地的利润增长不如预期中那般灿烂辉煌?”

    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内地盈利同比下降的“祸首”并非如此,而似乎仅是失去了某项“特殊收益”。以汇丰控股为例,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恒生银行入股兴业银行,这两家银行在2007年A股上市,由此2007年上半年汇丰控股录得了11亿美元的特殊收益。

    渣打则将盈利同比下降归咎于“上半年概无任何私募股权收益”。如果扣除去年同期由私募基金录得的特殊收益,实际溢利上升50%,中国区业务总收入上升24%。

    这也表明,前两年外资行“飞来横财”数目庞大,对利润产生很大影响。

    而从银行本身业务来看,外资行正通过其他方式抵消规模控制,盈利仍在稳步增长。

    以汇丰控股为例,尽管贷款限制,但闲置资金增加,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业务收入上升带动,中国内地的“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的除税前利润大幅上升。

    其工商业务也是如此,尽管贷款受到了限制,但汇丰继续透过重新定价资产及收费业务而实现收入增长。

    渣打商业银行业务在中国的经营收入增加16%至2.29亿美元,渣打称净利息收入由于贸易及信贷融资的使用率上升,补偿了因监管限制之影响。

    不过一个新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由于在中国增加人员、网点等,外资行的个人银行业务亏损严重。如渣打中国个人银行业务出现了5000万美元的亏损。汇丰控股除去联营公司的个人理财业务,今年上半年亏损也在扩大。

    “外资行现在基本上都是以企业银行养个人银行,亏损是普遍的,个人银行要想赚大钱必须要熬3-5年。”另一家外资银行高管说。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