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当中小企业走出“婴儿期”,步入迅速扩张的“青春期”,家族式经营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企业转型升级有赖于现代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
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开春以来,宿松县某服装加工厂老板祝和顺一直在谋划一件事:企业转型,创立品牌。计划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品牌附加值。“可我就是一个搞技术和销售的,电子商务、网络根本不懂。 ”祝和顺说。
和祝和顺一样,当前,全省许多企业负责人都面临“成长的烦恼”。全省中小企业有26万多家,其中安庆市有中小企业2.7万家,超过全省总量的十分之一。全市每年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产值、利税、创造的就业岗位分别占到全市总量的70%、50%和80%,中小企业成为安庆乃至全省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然而,和全省许多地方一样,安庆市中小企业普遍以传统加工制造为主,产品结构单一,层次较低。面对全球化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企业不得不思考升级转型之路。
“前段时间,沿海一些中小企业老板纷纷跑了。表面上是资金链断裂。根子上是一些企业没有转型或转型失败。转型发展已经关系到企业生死和地区经济转型。 ”安庆市一位从事中小企业辅导和研究的专家分析。
“现在,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形态,基本走到了头。国际市场不景气,订单价格不断下降,大家还拼命抢。一年下来,除了给工人发工资、缴房租、水电费和国家税收。我还欠银行几十万。转型还有一线生机。不转,只有死路一条。”安庆市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成长壮大遇“天花板”
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安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力量相对较弱。要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核心技术和工艺的支撑。要获得技术有两条路:一是自主研发,但周期长,投资大;二是合作研发或购买。同时,这种途径需要对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市场风险有良好的防控能力,也需要大量资金。
“有一家小企业,与我们同时开发一项船用产品。投入了500万元后,我们的产品先出来了。结果这家企业很快关门了。因为他们自身实力不太强,政策支持又没到位,资金链断裂,拖死了!”安庆泰邦集团副总经理詹诗久说。中小企业的创新看似美丽、实则危险,不经意就会头破血流。许多企业吃了亏或怕吃亏,都选择固守现状。
中小企业要想成长壮大,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主任郑德秀告诉记者,当中小企业走出婴儿期,步入迅速扩张的青春期,家族式经营成本低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家族式经营已成必须突破的“天花板”,突破不了只能消亡。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中国内地每年新生15万家家族企业,同时每年消亡10万多家,有60%的家族企业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消亡,平均寿命只有2.9年。
即使这样,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家依旧宁愿固守家族式管理。一些人认为,企业改造后,反而要受到其他股东和经营层的制约,失去了对企业的绝对控制。
安庆某老牌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在同行内独步十多年,效益也很好。但是,创办者一直拒绝外部人参与,结果企业一直无法快速扩张。现在,第二代经营者上台,现代企业制度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这样的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如果在沿海发达地区,早就改造上市,做大做强了。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破制约需多方合力
中小企业走发展壮大之路,在于企业者对科技创新和现代经营理念清醒的认识和自觉行动,还在于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上的培育和支持。
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包括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在内的企业家队伍,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近来,怀宁县从党政机关选派10名县委特派员,进驻中小企业,在帮助企业规划目标,做大做强的同时,帮助企业协调内外关系,扶持一批企业家快速成长。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也正与安庆市工商联合作,创办企业家俱乐部,帮助企业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但是,探索明显跟不上现实发展的步伐。 “创业培训工作出现了撒胡椒面现象。多个部门都在搞。钱花了不少。效果却并不明显。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企业需要运用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2003年,安庆泰邦集团从一家民营贸易公司转型升级成一家船舶设备制造企业;2007年,通过技术积累升级为数控机床制造商。现在,企业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船舶机仓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然而,不可否认,在安庆乃至全省,这样企业毕竟是少数。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主动做好政策和资金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由创新带来的风险,在政策层面宽容失败。
政府和社会需要建立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服务体系。 2006年,安庆市成立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管理咨询以及财务会计代理等全程服务。去年,中心为100多家创业的中小企业提供无偿项目论证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4000多万元。但是,从宏观环境上来说,中小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容乐观,头上的“天花板”依旧坚固。 “一家企业倒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家信心的坍塌。因此,最重要的是把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地减轻企业负担。”安庆市一位从事中小企业辅导的人士告诉记者。(胡劲松)
【链接】
2011年,全省经信委系统紧紧围绕增强服务发展能力,加快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按照市场化要求,引导各级主管部门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全省市、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已经发展到161家。另一方面,编制实施《安徽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方案》,由省服务中心平台与全省各地级市、2个产业转移集中区和若干个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通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协同服务形成服务平台网络。去年,全省共争取国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专项资金2500万元,支持18个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