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亿信贷规模控制松动

2008-08-06 19:10 590

贷款规模控制终于松开了一道口子。

  此次松绑的目标被主要锁定在中小企业,并由此衍生出贷款增幅的5%、10%之说。相关消息称,四大行和10多家股份制银行得到了中小企业等特殊用途贷款的5%的增幅,而城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则被给予了10%的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默认。

  不过按照商业银行有关人士的说法,这两个增幅默认不是从宽,而是“认数”,即满足条件的贷款总量微增,央行是认5%、10%这两个数的。

  以全年原定贷款规模3.6万亿计算,四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占到2/3,新增5%,在足量授予的情况下约为1188亿元;地方性金融机构占总贷款的1/3,以新增10%计,同样约为1188亿元。两者合计约为2376亿元。

  面对新开的口子,市场忧虑也随之而生。贷款规模控制之下,商业银行年初以来就有对大企业贷款的集中倾向,而新增贷款一旦主要发放给大企业的上下游关联中小企业,对大多分散的中小企业依然帮扶不大。

  问题最终回到松开口子的终极目标上。据商业银行人士透露,按他们理解的口径,央行货币政策已由年初的“两防”调整为“一保一控”,即由“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这就给了市场若干的想象空间: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否也应该按照贡献比例享受贷款?

  策略之变:“紧中求活”

  一位银行界人士称,从年初的从紧,到目前的继续从紧,是未变的既定战略。但从年初提法的紧中求好、紧中求稳、紧中求进,到目前的“紧中求活”,却显示了货币政策的策略之变。

  “紧中求活”的一个表现是从“两防”到“一保一控”的提法变化。

  1月初,央行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央行工作总体要求是:“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而到了近期,则被调整为“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

  由此引发了市场的两派争论。一派认为“保”应是下半年的重点,一派认为“控”仍是全年的重点。

  “保”派方的逻辑是全国上半年中小企业淘汰了6.7万家、7月CPI有望回落、奥运后经济走势无法预期,这些都给出了“保”的空间和必要性。按照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披露的数据,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更为甚者,不少学派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低于9%,将带来不少的社会问题。经过将近1年的从紧之后,可以适当松一松了。

  “控”派方认为,目前依然有通胀的压力,经济依然过热,控制通胀依然是下半年的重中之重,既定的贷款规模控制战略不能改变。如果是两个拳头全面出击,总有一个是没有力量的。

  一位来自金融机构的“控”派方人士称,虽然上半年全国不少中小企业被淘汰,但这要看有多少是高污染、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的,这类中小企业要么升级,要么转产,或者只有被淘汰。“新陈代谢是必要的。而且这种数量统计本来就值得商榷。就拿南方某省来说,上半年中小企业被淘汰了3000多家,却也新增了3000多家。”

    或许由于上半年控制较严,近期举措首先被祭起的是“保”字诀。

  消息人士称,日前,央行对四大行和10多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5%的中小企业贷款增幅给予默认。同时要求,贷款用途规范为灾害、三农、中小企业、助学、展业等,获批该额度的商业银行前提为:今年上半年对中小企业的实际贷款额占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去年。

  该人士透露,随即,央行又对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调增10%的额度进行默认,信贷规模调升以再贷款、再贴现及削减上缴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出现。该批贷款主要发放对象为小企业。他说,就在之前不久的7月,曾有数十家城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向当地人行申请调升信贷规模,以缓解当地小企业融资难之急。

  新增贷款需出台相关细则

  不过, 就2000多亿的新增贷款而言,这个数字并不像之前想象的4000亿元,也就是回调到去年的贷款增幅水平那么多。此外,新增贷款能否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头上,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建议央行和银监会对新增贷款出台细则,以确实对中小企业有真正帮助。”南方某金融分析人士称。不少市场人士担心,这些贷款是否会有一部分转嫁到地产商那里。

  “要考虑的是贷款行业走向。如果银行合规操作的话,是不会的。”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称,因为地产贷款是单独科目的,不会和中小企业贷款混在一起。

  “但是,如果地产商想通过关联公司或其他公司,变相获得贷款也不是不可能。这一方面要看银行的操守,另一方面,银行也只能监控到贷款的第一种用途,贷款再发生转移就不得而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股份制银行年初要求按“一行一策”区别对待贷款规模调控未果之后,不少商业银行采取了贷款向大企业集中的市场操作。这对他们来说,贷款风险更容易控制。

  不仅如此,数年时间以来,包括四大行在内,全国性中资商业银行纷纷围绕行业供应链开展综合贷款。这也就是说,围绕一家或多家大企业,向其上下游中小企业客户发放贷款,由大企业或中小企业之间进行担保,银行通过控制资金流和物流来防范贷款风险。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平时收效甚大,但在贷款规模控制之下,也有向大企业变相输送资金之嫌。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某支行人士称,该行今年获批的一些中小企业贷款,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大企业的关联中小企业或者上下游中小企业贷款。表面上看,这些属于中小企业贷款,但实质上银行的政策还是保大,今年银行也没有这么多的钱。“这是市场的客观法则。银行要控制风险,就有这种倾向。”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